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20-130(第20/22页)

道:“是吗?我怎么觉得二哥当了真呢?”

    “瞎说!”圆娘否认,顾左右而言他道,“你什么时候回书院?想带什么小菜?我给你做去。”说罢,她作势要起身去厨房。

    六郎连忙拉住她说道:“不急,这活儿爹爹已经揽下了,阿姊刚刚到家,舟车劳顿的,先歇一歇,咱们姐弟说说话,我都整整一年零四个月没有见你了,难道你就不想我吗?”

    圆娘一时动弹不得,她又怕他提苏遇,只好先声夺人道:“你们在书院学的如何呀,可曾有考过试?”

    六郎果然老实了,蔫巴巴的坐在一处,支支吾吾道:“考……是考了。”

    圆娘睁着一双澄亮的大眼睛,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六郎难为情的挠了挠头,小少年难得露出这样犹豫的神色,他吞吞吐吐的半晌,只道:“别的还好,只是写赋太难了,二哥到底怎么学的?他仿佛学什么都很游刃有余。”

    叔寄轻笑一声,给弟弟拆台道:“苏过因赋得了全班倒数第一,其试卷被挂起来当反例给同窗们观览了好久!害得我也跟他一起隐姓埋名,每日在书院里低调的很,万不敢提父兄名讳。”

    “四哥!”六郎羞愤难当,为自己找补道,“那么曲里拐弯的东西,谁学得明白!”

    “可是,二哥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诗词歌赋样样精通,都是同窗楷模啊。”叔寄温温和和的说道。

    “哼!状元郎每科只有一个,岂是人人能当的,爹爹生了这么多儿子,不就二郎考出来了,哎呀,年纪轻轻的我厌学了呀。”六郎哀嚎道。

    苏轼笑道:“你们都还小,学问一事急不来的,日拱一卒便好,六郎大抵随了你们祖父,你们祖父一生不擅词赋,可他文章做的极好,亦成了一方大儒。”

    六郎眨了眨眼睛,突然问道:“爹爹,当初祖父带着你和叔父进京赶考的时候,他为什么不同你们一起报名参加科试呀?是不是怕自己考不上,儿子却都考上了,他尴尬呀!”

    苏轼睨了他一眼,正色道:“当时外地士子在京考试的要求极严格的,你祖父有不足之处,是以才没有报考。你祖父一生为人光明磊落,莫要将他想歪了去。”

    六郎吐了吐舌头道:“儿子知错了。”

    正说着,砚秋来报:“郎君,二郎来书信啦!!”

    大家立马来了精神!!

    砚秋又道:“二郎听闻惠州总闹钱荒,他将自己的俸禄兑成铜钱送了来,有好几箱子呢!”

    王闰之忙道:“他自己不需要花钱的吗?”

    砚秋道:“回夫人的话,传话的老奴说了,二郎说自己住官舍,吃公厨,除了春砚外,又雇了几个专职洒扫的奴仆,花费有限,倒是惠州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所以他将俸禄都送了过来,无妨的。”

    王闰之点了点头,这才放心了些,她又道:“二郎这孩子心眼实,惠州的钱荒一时半刻哪就好解决了,他多少得留些银钱傍身才是。”

    苏轼接过书信,一摸,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说道:“这次倒厚了,看看咱们辰哥儿都在信里说了什么。”

    他展信一读,还是老三样,问候长辈的身体,问候叔寄六郎的学业及圆娘宛娘八郎的近况,然后自己一切安好,勿念。

    真正厚的是下面那封信,封的严严实实,上面写着“圆妹亲启”。

    大家一同目光如炬的看着她,将圆娘臊的小脸通红,她大方的很,当众拆信,暗道:这有什么不能看的!

    六郎是个爱凑热闹的,立马凑过去瞄了一眼,不禁念出了声:“圆圆吾妹,半年不见,如隔三秋,思之若狂……”

    “咳咳!”苏轼立马低咳两声,六郎猛得噤了声,他抬眸看了圆娘一眼。

    圆娘简直羞愤欲死,这人!这人一会儿不作妖都不行。好端端的一句问候语,他说的这样暧昧做什么!!羞煞个人!!

    朝云捂嘴偷笑,给圆娘解围道:“好了,你们这对青梅竹马的体己话,自己关起门来悄悄看就是了,我们不好奇!”说着,她拽了拽苏轼和王闰之的衣袖道,“不好奇哈?”

    苏轼故作镇定道:“呵呵,不好奇。”

    王闰之亦温和的笑道:“不好奇,我们一点都不好奇!!”

    圆娘为证清白,将信铺在桌面上,道:“师父,师娘,小师娘,你看,他下面说的都是正经事儿,是关于天竺商人贩卖香料的事儿

    ,问哪种是我需要的?他最后决定每样都买一些,然后寄过来,你们知道的,天竺香料很奇特,很难得。”

    苏轼憋笑,点点头道:“我作证,确实难得。”

    圆娘有气无力的掀开第二页,是苏遇在回忆天竺寺的梅花茶!!又表达了一遍他对她的思念!

    圆娘心中愤愤,暗道:你大夏天怀念冬天干什么?!不能因为天竺,不能因为香料,你就怀念冬天,然后就想我呀!!苏遇,你一定是故意的!!

    她一把敛起桌子上的书信,跑回自己的房间了!!

    并不知道王闰之低问苏轼:“有戏?”

    苏轼笑呵呵道:“有戏!”

    六郎拍了拍八郎的屁股,道:“紫腚能成!”

    王闰之担忧道:“两个孩子身处异地,一个进一个退,怎么成?”

    苏轼笑道:“咱们这些做师长的给他们添添火?”

    “怎么添?”王闰之问道。

    “此事不急,静候时机。”苏轼神秘一笑道。

    朝云道:“这个不急,有急的,官人防瘴气的药做好了吗?需尽快给圆娘和宛娘服下。”

    苏轼道:“已经成丹了,在罗浮山的丹房里,待会儿太阳地不那么足了,再将药取来给她们。”

    朝云点了点头道:“那便好。”

    第130章

    朝食前,苏轼掏出两粒丹药递给圆娘和宛娘。

    两个小娘子打量半晌,不解其意。

    苏轼解释道:“岭南瘴疠之地,久处容易生病,将这粒丹药服下,可抵御一二。”

    圆娘目光一顿,宛娘心直口快,脱口而出道:“伯父,能说说这粒丹药的原料有哪些吗?”

    苏轼:“……左不过一些清热解毒之物。”

    宛娘眨了眨眼,十分诚恳的问道:“不……不含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吧。”

    圆娘闻言会心一笑,与宛娘相互对视一眼,二人默契的想起了苏轼在黄州炼丹的旧事。

    况且,罗浮山又是出了名的道家炼丹之所,所以她们不约而同的对这粒丹药的来历产生了怀疑,苏轼心不坏,但他真的沉迷于修仙,救命!

    “放心!都是些中药材!!”苏轼将丹方抖了出来,似笑非笑道,“你们想吃仙丹还没有呢。”

    圆娘抢过丹方,仔细一看,果不其然,确实都是些清热解毒的药材,她的心这才放回了肚子里,将手中的药丸一吞而尽。

    “哎!哎!别吃啊!”小饕餮阻拦不及,急得直跺脚。

    圆娘已经咕咚一声,将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