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10-120(第1/20页)

    第111章

    李老伯家的猪肉送来的时候,黄州落了一层薄薄的雪,饕餮小筑后院的梅花盛放,已呈凌霜傲雪之姿。

    六郎看着这上好的猪肉,跟在圆娘脚后问道:“阿姊,我们用这些肉做什么好吃的?”

    圆娘笑道:“先用粗盐腌制一些火腿,等来年做腌笃鲜吃,然后再做些猪肉脯,这些做法让猪肉更容易保存,至于鲜吃的,去问问师父的意见。”

    六郎好奇问道:“阿姊,火腿和猪肉脯好吃吗?”

    圆娘点点头道:“自然!保准你爱吃!快去吧!”

    六郎点了点头,得了圆娘的话如得了圣旨一般,飞一样的跑去问苏轼。

    苏轼今日没去雪堂,正抱着跳跳在庭中赏梅,听了六郎的话后,他踱步去看那些肥瘦相间的猪肉,略一思索道:“大块炖了吧,拌米饭吃起来应该十分过瘾。”

    任嬷嬷得了吩咐去烧火,苏轼摸了摸跳跳,将它放在梅树上任由它去跑跳玩耍,自己去里间净了手,将整块的五花肉分割成两寸见方,五花三层的精肉块。

    圆娘在另一个案板上切了一条猪里脊,去掉筋膜,切成小丁之后剁成肉泥,然后加入细盐,糖粉,胡椒粉,酱油,少许花雕酒,一点点的红曲粉,搅拌均匀后,放在一旁腌制。

    趁着肉泥入味的这会儿功夫,她悄悄跑到苏轼身边,看苏轼在做什么?

    苏轼将五花肉块焯水后,另外起热锅,将晾干水分的肉块依次皮朝下放入锅中烧制,直将肉皮烫出焦层来,才又往锅里放调料煸炒。

    圆娘看着他左一勺花雕酒右一勺酱油的,十分诧异,他甚至还往里面添了些红方腐乳的汁,她不禁问道:“师父先前不是经常清炖嘛?”

    苏轼道:“害,那不是之前家里穷,调料少嘛!能不放就不放了呗,这种荤腥之物,还是需要浓油赤酱来配,才能衬出它的香气。”

    圆娘默默伸出大拇指道:“英雄所见略同!”

    苏轼开怀大笑。

    圆娘见之前剁好的肉泥腌制的差不多了,她寻来油纸和烤盘,把肉泥摊在油纸上,用擀面杖擀成薄厚均匀的肉片,然后轻轻移到烤盘上,烤制。

    来回吸净烤出来的油水,又刷了一些蜂蜜水,放入烤盘中重新烤了两次,撒了些白芝麻又烤了一次,才将猪肉脯烤好。

    六郎围着苏轼转了转,又围着圆娘转了转,好不忙活!

    最后见圆娘的猪肉脯先出锅,他彻底走不动路了,圆娘将烤好的肉脯从烤盘中倒出来,然后揭去油纸,将有些糊的边边用菜刀切掉,一会儿喂给金猊奴吃。

    她转身拿了个细竹篾编制的小箅子,将切好的猪肉脯放在上面,六郎是个嘴急的,迫不及待的拿了一条放在嘴里,烫的哇哇乱叫都舍不得吐出来。

    “如何呢?”圆娘笑问。

    六郎来不及说话,只一个劲儿的点头,圆娘端着猪肉脯给大家品尝。

    叔寄刚刚散学回来,他吃着猪肉脯,忽而问道:“阿姊,这个能放几日?”

    没有防腐剂,圆娘也不知到底能放多少时间,略微估算了一下,她道:“三五日吧,不过再风干一些,保存的时日应该更长些。”

    叔寄闻言点了点头,有些失落。

    圆娘忙问了几句,得知叔寄在想着二哥,她也有些沉默,不说话了。

    宛娘叹道:“二哥只能暂时失些口福,不过,他去享更大的福了。”

    圆娘也道:“如果是新鲜做的,还能让二哥吃上一些,只是从黄州千里迢迢给他往汴京带的话,说不定会发霉变质,二哥若吃坏了肚子,可就得不偿失了。”

    叔寄闻言点了点头,也释怀了。

    他又好奇的问道:“阿姊,这猪肉脯,稍后店里也卖么?”

    “卖的,当个果干零食也好,只是要归在卤味那一档里卖咯。”圆娘道。

    猪肉要比羊肉便宜数倍,圆娘的经营成本也直线下降,她舍得放料给肉,一时间饕餮小筑的生意好极了,日日赚得盆满钵满。

    王知州看在眼里妒在心头,月升楼如今在他这儿成了烫手的山芋,而且是扔都扔不掉的那种。

    月升楼在他的折腾下,天天赔钱,这么大的酒楼,甩都不好往外甩,没什么富商想接手,就算有的话,双方还要洽谈合作,都想要一个满意的价格,成交之日遥遥无期,可本却是天天在亏。

    王知州之前的积蓄也在狠狠的往里搭,家底越堵这个窟窿越薄,如今莫说圆娘的饕餮小筑,换做任何一个赚钱的商铺,都会变成王知州的眼中钉肉中刺,更何况圆娘的饕餮小筑还是个中翘楚。

    王知州听说圆娘的饕餮小筑在卖猪肉,他立马写了一篇关于猪肉的文章,里面将猪肉的坏处悉数罗列清楚,全篇引经据典,咬文嚼字,托与说书先生在茶楼里到处讲说。

    稍微识字的听了这篇文章,再看到猪肉都得考虑考虑了,饕餮小筑的卤猪头肉,卤猪耳朵什么的香是真的香,买来下酒更是绝妙,可听了这篇文章,他们望而却步了,文中说猪肉能虚人肌肤,听着怪吓人的,好好的吃个肉不仅不补身,反而伤身,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圆娘的生意陡然生了波澜,她看着手里的这篇文章,险些气笑了!

    于是也拿笔写文章,予以反驳,可写来写去总是差一点火候,她咬着笔杆抓耳挠腮道:“这个王知州,就欺负我哥哥不在家,我写文章骂不死他!!”

    苏轼路过,闻言笑道:“瞧瞧,这王知州真是可恶,一篇文章而已,都将我的乖徒为难成什么样了?你二哥是不在家,你师父可在家呢。哎,可叹,可叹,乖徒眼里没有为师!”

    圆娘惊起回头,忙把苏轼拉过来,把他按在椅子上坐下道:“师父,我是万万不能把您忘了的!!只是这点子小事儿,劳您亲自出手,显得我是不是太没用?”

    苏轼道:“你能搞定的自己搞,搞不定的,还有师父呢,不必逞强,区区一篇文章,算不得什么。”于是,他扫了王知州的文章一眼,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了一篇《猪肉颂》,去驳斥王知州的观点,行文流畅,一挥而就。

    圆娘的眼里渐渐有了光,她一路看下来,真真是小猫咪开口叫,全是妙妙妙!!

    写文章这事儿,还是得天下文章大宗来!

    只是师父的文章帮自己来吵架,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不够风雅?!

    苏轼用笔端敲了她脑袋一下,笑道:“文章本无用,用来吵吵架,倒也热闹。”说着,直接在末尾属上自己的大名,让砚秋拿去茶楼给说书先生唱了。

    本来稍稍识字的人都在观望,这下见苏轼都在为饕餮小筑发声,立马有了底气。

    而那些自诩风雅之人,本来是不屑于吃猪肉的,见一代大家也在吃猪肉,他们也赶来凑个热闹。

    饕餮小筑的猪肉卤味卖的更红火了。

    而苏轼深藏功与名,正抱着跳跳在院子里赏梅呢,何为风雅?苏轼即为风雅,他的一举一动便是黄州的风向标,读书人无论喜不喜欢他,都在学他,模仿他。

    而吃苦力的脚夫们,是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