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70-80(第14/17页)

感却十分爽利,只是不能多吃。

    辰哥儿指了指自家屋子西侧道:“西边山上有一大片薄荷呢,够你用的了。”

    圆娘深切的感觉到,靠山吃山的便利!

    辰哥儿将自己的碟子送给六郎舔,他仔细琢磨了一会儿,问道:“圆妹,你打算如何定价?”

    辰哥儿这一问,倒把圆娘问住了,她前世是个美食博主不假,那只是线上,她还没来得及打造自己线下的品牌就穿越了,也就是说她没什么线下经验的!

    圆娘仔细衡量了一下成本和黄州百姓的消费水平,仔细算了又算,决定茯苓糕五文钱两块,凉粉加料的七文钱一碗,不加料的五文钱一碗。

    宛娘凝眉,想了想说道:“这个价在吴兴之地不算什么,在黄州的话会不会太高了?那什么小酥饼十文钱给一大包呢。咱们在价格上没有竞争力啊!”

    圆娘道:“咱们明天不去横道大街卖。”

    “去哪里?”宛娘问道。

    “去府学门口摆摊。”圆娘说道。

    “哎,妙啊!明天正是府学生开学的日子,那群书生数开学第一天手头松,又好体面,无论家境好

    的家境差的,太便宜的东西他们反而不屑买,就这种卖相好看,说便宜不便宜说贵不贵的最适合他们。”宛娘笑道,“果然是你鬼点子最多!”

    苏轼跟黄州知州交好,圆娘她们去府学门口摆摊并未遭到官府的责难,至于地痞游侠们……呃,只要差吏不找麻烦,地痞游侠们也不敢有所动作,都是懂得察言观色的人精。

    圆娘和辰哥儿在府学门口卖糕点,宛娘和王适在另一个街口卖酒囊改装的包包,谁先卖完就主动去找另一拨会合。

    摊位之事是由苏轼出马,亲自为她们向知州讨要的,累的知州心里感慨万千,昔日陪侍君王的学士,士林中的翘楚,居然沦落到摆摊维持生计的地步,还不值得人同情吗?

    知州立马批了两个位置绝妙的摊位给苏轼,甚至拿出了自己一个月的俸禄来接济苏轼,苏轼摆了摆手问道:“城东那块废弃的旧营地使君可有旁的打算?”

    知州摇了摇头道:“那是块官地,特为训练军士批的,自新政后改了许多制,那块地便用不到了,也就废弃下来,黄州百姓少,一时半会儿也用不到那里……”他说着说着顿了一下,“子瞻兄的意思是?”

    苏轼道:“使君见笑了,家里人多俸薄,不足以糊口,到处筹借远非长法,不如自力更生,想厚着脸皮向使君讨要那块地来耕作。”

    知州略一思索道:“并无不可,只是……子瞻兄也知道,官场之事瞬息万变,我也只能保证在我任期之内用不到那块地。”言外之意是他离任之后,那块地还能不能由苏轼种就不知道了。

    苏轼道:“无妨,我暂且种三年过渡一下,等不能种时手中也有了些积蓄,可以自买他地。”

    知州点点头道:“既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于是知州大手一挥,将黄州城东的五十亩地批给了苏轼。

    家里没出来摆摊的丁口,都去城东开垦荒地了。

    府学生陆陆续续到了。

    有那家境殷实的,见圆娘她们的新摊位,一时好奇,上来搭讪一番,爽利的买了一碗加料的凉粉,十块茯苓糕,这对圆娘来讲是大买卖了,赢得开门红。

    只是这个人过去许久,也没人来搭茬儿,圆娘面上不表,心里渐渐有些着急,如果连成本都收不回来,那就太……

    旁边卖馄饨的大娘已经将馄饨卖完收摊了,她抬头看了圆娘一眼,见小姑娘长得白嫩水灵,文文气气的,便心生好感,不禁出言指点道:“小娘子,做买卖呢,干坐着是不行的,得吆喝出来,不吆喝旁人也不知道你卖的什么?怎么知道自己需不需要买?”

    圆娘道:“大娘,我有写牌匾的。”

    卖馄饨的大娘笑道:“你看咱们这一排的摊位,连带着对面那一排的摊位,哪个没写牌匾,这里人是不少,你们又是新来的,大家都急着入学,甚少有着眼看牌匾的,还是得靠吆喝。”

    圆娘点点头道:“受教了。”

    卖馄饨的大娘满意的笑了笑,收好摊位推着小车走了。

    圆娘放眼一看,果然每个摊位都时不时的吆喝两声,各有特色,也确实吸引了一些顾客。

    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吆喝不行。

    圆娘扯了扯嗓子,刚欲开口,却发现自己不会吆喝,她抿了抿唇,还在心里总结茯苓糕和凉粉的优点编段子。

    只听耳旁传来两声干咳,辰哥儿清了清喉咙,递给她一个放心的眼神,开口唱道:“卖凉粉,卖凉粉,酸甜爽滑的凉粉,一碗消暑解渴,两碗神清气爽,三碗金榜题名。”

    他的唱调跟市井小贩的唱调还不太一样,他的唱调暗合了韶乐之律,那些读书人瞬间停下脚步,左右观望片刻,见是辰哥儿在吆喝,他们提步走了过来,一边看凉粉和茯苓糕一边跟辰哥儿搭讪道:“看小哥儿这模样是读书人?”

    辰哥儿笑着点头道:“略读过几本书,不做睁眼瞎罢了。”

    来人听他刚刚那两声吆喝,便知他不只是粗读过几本书这么简单的,便笑道:“贤弟谦逊了,只是摆摊的营生绝非长远之计,为何不在功名一途上用功?”

    辰哥儿笑道:“家计艰难,得养家糊口不是?!”

    辰哥儿见他只是来找优越感的,一边笑着陪聊,一边给他递了一碗凉粉,那人落不下面子,被辰哥儿强卖了一碗凉粉。

    他刚想动怒,一尝凉粉,瞬间睁大了眼睛,三下五除二喝光一大碗,又接连点了三碗,还包了十块茯苓糕带走,最后付了五十五个铜板,对辰哥儿说道:“你也不容易,这两文钱不必找了。”

    辰哥儿含笑道:“多谢这位兄台,常来啊。”

    那人走后,圆娘悄悄拽了下辰哥儿的衣袖道:“二哥,要不下次你去城东跟着师父他们开荒吧。”

    这些读书人貌似挺瞧不上读书人摆摊的。

    辰哥儿笑吟吟道:“赚钱嘛,不寒碜。咱们又没偷没抢的,有何可避的?”他拍了拍她的手,将五十五文钱递给了她,继续吆喝茯苓糕。

    喊着喊着,喊来一个熟人,邻居潘大临。

    潘大临是在府学读书的,今日正好开学,他在路上跟几个同窗探讨文章之事,忽而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是辰哥儿和圆娘,他带着三位同窗走了过去,每人要了一碗凉粉,两块茯苓糕。

    潘大临的同窗还在惊叹道:“潘兄近日文章精进不少,隐隐得了苏文的精髓,想必这次秋闱定能金榜题名。”

    “就是,就是,常言道苏文熟吃羊肉嘛!”

    潘大临谦逊道:“哪里,哪里,我需要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

    另一个同窗好奇道:“潘贤弟可是得了什么特殊的机缘?可曾拜访了什么名师不成?可不能藏私啊!”

    潘大临半开玩笑道:“梦见神仙指点算吗?”

    大家屏息,叹道:“算,怎么不算?!昔日李太白还梦到过妙笔生花呢,若潘兄梦里真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