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60-70(第8/15页)
个半大孩子又能如何呢?
宛娘思索片刻,开口道:“你们……心中可有章程了?”
圆娘亦不相瞒,只道是:“在金陵的时候,我与二哥拜访了王安石,他虽未说准一定帮扶师父什么,但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直言师父若迟迟出不了狱可找一人帮忙。”
辰哥儿继续道:“叔父有官职在身,离不开南都,拜访贵人之事,我与圆娘义不容辞。”
宛娘只记得他们在金陵的时候只下过一回船,就是卖旧物那次,此时听圆娘说她们见过王安石了,便立马想起来什么,说道:“那日在旧货行市左等你们不来,右等你们不来,原来你们偷偷溜去见人了。”
圆娘歉然道:“抱歉,提前瞒了你们,说实话,二哥一开始也是被我瞒着的,这件事恐怕还得瞒着叔父,王安石令我们找的也是新党的人,恐怕叔父听了不爽快。”
苏迟摆了摆手道:“事急从权,有何不爽快的?救人要紧,你们若进京的话,不给他知道的话,他是不同意你们走的,若偷偷溜走恐怕伯母会伤心惦记。”
圆娘略一思索,回道:“还是瞒着叔父吧,叔父眼里揉不得沙子,恐怕不会同意我去求新党的人,为稳妥起见,我与二哥偷偷溜走,等实在瞒不住了你们再和叔父好好解释,别说我们去见新党的人了,只说我们去求京中故交了,至于师娘那边,我还需再想想。”
宛娘眨了眨眼道:“路途遥远,圆娘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在外面跑着,家里肯定不放心,我跟你们一同去!再叫上九郎,他会功夫,可厉害了,到时候被爹娘发现了,三哥你就说我们出门游学了!”
“胡闹!”苏迟脸色铁青道,“你裹什么乱?叫王适一个外男跟着你们,我更不放心了!传将出去,姑娘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宛娘不甘示弱,叉腰道:“迂腐!三哥你小小年纪就如此迂腐!心思龌龊!什么都往姑娘家的名声上扯,老酸儒都不如你酸!二哥,你倒是说句话啊!”
辰哥儿低眉略一思索道:“婶婶同意你出门我便同意。”
宛娘气得直瞪眼道:“跟你们说不通,我找阿娘去!”
“哎!”圆娘伸手欲叫住她,她一找史氏不就什么话都藏不住了嘛,叔父亦什么都知道了,她们还怎么出门?!
辰哥儿在一旁道:“圆妹真觉得我们能瞒天过海啊?宛娘找婶婶说情,只要婶婶点头了,叔父那里不成问题。”
临近中秋节,史氏正带着人在膳房里准备月团小饼,烹制玩月羹,见宛娘匆匆忙忙跑进来了,故意板着脸说道:“都是大姑娘了,还这样莽莽撞撞的,没点安稳劲!”
宛娘摆了摆手道:“阿娘,都火烧眉毛了,我安稳不下来!”
“什么事?这么急?”史氏不禁问道。
“我先说,您一定要稳住!”宛娘将她手中的琉璃盏端走,放在桌案上。
“好吧,你说。”史氏失笑道。
宛娘道:“我们要进京一趟,拜访些故交给伯父求求情。”
史氏纳闷道:“你大哥不是在汴京?还用得着你们特意跑一趟?”
宛娘悄悄将她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其实,也算不得故交,是找新党的人给伯父求求情。”
史氏猛然一惊,不禁拔高声量道:“不可!”
宛娘竖起手指,堵在唇间轻轻“嘘”了一声,道:“阿娘,小点声,小点声!”
史氏点了点头道:“你不知道你伯父入狱便是新党搞得鬼,你们这群小的不知天高地厚,还一个个凑上去往刀口上撞!”
宛娘闻言轻“哼”了一声道:“怕是新党也并非铁板一块吧,我们回来路过金陵的时候,圆娘和二哥已经找过王安石了,被王安石指点着去见一个人,说是可以救出伯父,反正现在阿爹什么法子都试过了,收效甚微,不妨放我们进京去见一见新党的人,说
不定另辟蹊径倒可以救出伯父呢!”
史氏细一琢磨,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但还是说道:“咱们苏家与王安石并无交情,从你祖父那时起就跟他结了梁子,他又怎会真心实意帮我们?”
宛娘理直气壮道:“圆娘说了,王安石当轴时,伯父尚能做上州通判,可见王安石不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圆娘还说了,现在新党那些上蹿下跳的人,比起怕伯父,他们应该更怕王安石归朝,王安石跟他们也不是一伙的,但无论怎样,先瞧瞧去再说!”
“给你们大哥去信便好了,你们又何苦跑这一趟,再说你们一个二个还都是半大孩子呢,人家肯见你们?”史氏说道。
宛娘道:“圆娘手里有王安石亲手写的推荐信,此等重要物件不便托人传递,再者,我们担心大哥他……”
史氏点了点头道:“倒也是,只是你伯母现在受惊不小,恐怕不放你们走。”
宛娘晃了晃她的胳膊道:“阿娘,我现在走南闯北,是个颇有见识的小娘子了,到时候我,圆娘,二哥,九郎一道出发,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必会平平安安到汴京的。呃……不过,我们得瞒着爹爹和伯母……他们那边,有劳阿娘去说和了。”
史氏是个极其宠爱女儿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放她去苏轼家,此刻见宛娘又撒娇又耍赖的,心底便软了三分,她想起自己夫君那个炮仗脾气,不禁摇了摇头,问道:“你们什么时候走?”
宛娘道:“大抵要过了中秋节。”
史氏擦干净双手,带着她走入主屋,掏出一包银钱递给她,道:“俗话说,穷家富路,这些银子你们带上。”
宛娘摇了摇头道:“我们还有些零花钱,这些是您的体己钱,我不能要。”
史氏道:“汴京的花销大着呢,你们此去不知要待多久,你们手里的那点钱够做什么的?听话!”
宛娘颇为感动,红着眼眶道:“阿娘……”
史氏亦红了眼眶,嘱咐道:“此事无论成与不成,早日归家来。”
宛娘重重的点了点道:“嗯!”
次日,中秋节。
一家子虽然摆满了两桌酒席,但少了苏轼便少了主心骨,一大清早苏辙又出门了,王闰之到达南都后精神一松,顷刻便病倒了,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请了郎中来开了一副方子,饮了便歇下了。
只留几个小的在庭中赏月,与五年前在齐州时过中秋节的热闹完全不同。
圆娘抚弄着蜀国长公主送她的那张彩凤鸣岐,轻声吟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她的歌声空灵清越,让人无端起愁,想起苏轼写这阙词的情景,想起苏轼现如今的处境,众人皆沉默不语。
苏辙乘月归来,恰好听见圆娘唱兄长写给他的这阙中秋词,更是在月影下伫立良久,泣不成声。
此时一想到兄长,他便有锥心刺骨之痛。
第67章
数日后,圆娘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