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之往: 4、步履之往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步履之往》 4、步履之往(第2/2页)

?英灵魂归故里,一了百了,活着的人后半生独守一座衣冠冢?

    单单一个“惨”字,不足形容这场面。

    步蘅突然就想起两年前封疆的入伍通知书下来的那个时节,差不多就是在鬼节。

    人总会有一些抱负,纸上谈兵不足以实现,必须亲身实践。

    她支持。

    父亲步一聪是位理想主义者。

    因为步一聪这类人的存在,步蘅能理解任何人的志向。

    步一聪早年舍弃前程,扎根关中谷地,立志投身教育基业。他不止是想,且躬身力行。渐渐年轻的妻子与他道不同不愿相为谋,他失去婚姻。他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无论是对广大学生,还是对女儿步蘅。他力排众议把女儿步蘅带在身边,教她所有的为人处世,教她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并且他投身教育投得很彻底,年纪轻轻便骤然与世长辞,死在关中。留下步蘅一个人带着他“与人为善”的这则教诲,在离他生前从教的那所学校最近的尼姑庵里,跟着几位师太生活。师太们对步一聪的评价用一个词可以概括:雷锋。

    是个好人,但不长寿,极为贴切。

    步蘅和师太们一起生活了数月之久,结束于爷爷步自检将她拎回第一故乡北京。

    起初,步蘅排斥过更换生活环境,没有离开关中地区的意愿。但要是她没回来,便不会那么早结识如今她不愿割舍的那一个又一个人。

    少时的那场迁徙,使她舍了旧,但也获了新,不亏。

    回北京,圈子里的兵个挤个儿的多,比如爷爷步自检的警卫员。

    最初听闻封疆决定入伍,步蘅并不觉得稀奇。

    总以为他会和她见过的无数兵一样,仍旧停留在不远处。

    但不巧,封疆的选择是南海。

    那数年,南海争端四起,气氛紧绷,似弓已拉满,箭在弦上。

    步蘅生出了些要送他上沙场的感觉,她不知道千百年来的老祖宗,送人远行时是什么感受。

    于步蘅,是她突然想起了有生之年见过的一些词: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那些词在舌尖堆叠,一个叠一个,叠得密密麻麻,像人藏了又藏的心事,不可说,不敢常想,却又不能不想。

    如果封疆还乡时只剩衣冠归来……

    步蘅无法……想象。

    祝青发完微博见步蘅走神,推她一把:“魂呢,想什么呢?”

    步蘅看向她。想倒没有,确切地说是后怕。

    她冲祝青摇头。

    借着祝青的微博去看热搜榜,上面没有出现任何跟α、跟师父骆子儒或者辛未明有关的字眼。

    是好事儿,安安静静,悄无声息的。

    创投圈的事,总体还是乏人问津,不像引流无数的明星轶事、八卦新闻。

    待步蘅浏览完热搜界面,祝青接手id,查看她发出新微博后收到的评论。

    最前面一条赫然是:“想x。”

    后一条是用词质朴的称赞:“太好看了吧!”

    “我的爱汉服dna动了。”

    还有一条是粗暴卑劣的三个字母“zuo”,以及无端冒出的莫名揣测“鼻子新做了?”。

    私人领地被侵犯,恶意拂面而来,祝青心底浮现两个字儿:晦气。

    一样瞄到这些字眼的步蘅:“先拉黑,我切个耗教做人。”

    见她拿手机,祝青喊:“别费劲,用不着,这么多年还没习惯?老子穿汉服出街,都一堆人看我像看精神病。跟我一起出门的时候,忘了那回头率了?”

    祝青喜欢汉服,日常偶尔也会穿,有一些非议,步蘅耳闻过。

    确实惹眼,但不犯法,何况一颗热爱之心百般可贵。

    步蘅立刻予以订正:“说话可不可以严谨点儿?之所以有回头率,跟衣服无关,是因为长街之上你最美。”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