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种植]: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种植]》 90-100(第26/28页)

,且有一定排水能力的区域。因为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和块茎的膨大。而排水性强,才能避免积水过多导致的病害。这些要求,西沙区的黄沙就很符合。

    而且马铃薯是喜光作物,西沙区刚好光照充足。

    食用菌适合西沙区,则因为它们可以直接在温室或大棚内种植,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沙漠中的风沙、虫害等对食用菌的危害。

    不过马铃薯不需要大棚,直接在室外就行。到时候长出来的庞大根系,不仅能固土防风,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唯一的问题是,马铃薯是喜凉作物,西沙区中午的气温会比较高。不过也没关系,百清之前研究出来的液态覆膜也进行了多次迭代升级,回头可以直接喷洒在植物上,减少高温的危害。

    土壤处理起来也很容易,直接把砒砂岩和土壤改良剂一起混合到了黄沙中就行了。

    种小麦的话也可以,本来就是基于西沙区条件进行的实验优化过程,所以在培育过程中,他们也特别注重植物本身对环境的适宜性。因此,小麦15还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盐碱的特点。

    一切准备就绪,西沙区的农作物种植,率先拉开了帷幕。

    第100章 第 100 章 农作物推广

    初期的小麦种植规模不宜过大, 主要是以积累种植经验为主。所以他们计划的第一批次的小麦试验田的面积为15亩,1亩约等于666.67平方米,15亩就是10000平方米。这个面积既方便他们的管理, 又能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

    这15亩地选在了种植区的附近,因为周围的植物,能最大程度降低风沙对小麦的影响。

    而15亩小麦大概需要300斤左右的种子, 这大概是半亩地的产量。但还要考虑优良率和损耗之类的,所以叶柠直接在种植室内, 培育了一亩地的小麦出来。

    让麦种成熟又结出新的麦种, 整体循环下来,再加上种植室内的源石做辅助,她花一天的时间, 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把这一亩地的小麦培育了出来。

    她故意延缓了时间,但大家已经觉得非常惊喜了。

    而且因为这一亩地,是完全由她异能培育出来的, 所以质量非常好, 各项数据远胜于实验室最优结果。

    土壤改良已经提前做好了, 种植小麦需要地形较为平坦的土地。所以他们在之前, 已经把所有沙地推平了,保证整体的地表高低差不超过5厘米, 这样能最大程度让水源均匀分布。

    之前她在种植室内种的小麦和水稻之类的, 剩下的秸秆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现在已经结合着动物排泄物一起混合了进去。

    他们还特地为此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开幕式。

    其实知道消息的时候,西沙区高官们就去找了鹤央, 说想来参加, 并提议搞一个大型开幕仪式,但叶柠觉得太麻烦了。

    他们很快还会种植马铃薯和食用菌,没必要种点东西就请一堆人过来搞个仪式。

    不过该有的记录还是要有的。

    他们之前精心策划并拍摄的生态恢复区系列纪录片, 早就剪辑好,发布在了网络上。整个纪录片生动真实地,记录了生态恢复区从一片黄沙到生机盎然的蜕变过程。

    包括后面的生态教育日,他们也制作了视频发了上去,这些纪录片在网络上发布后,关注和反响都很热烈。越来越多的人观看了视频,她的金币也就越来越多了。

    到了正式种植小麦的那天,研究员们都非常激动,天还没亮,就陆续出现在了农作物区。

    叶柠过去的时候,研究员们正在检查着种子和机器之类的道具,确保今天的种植能万无一失。

    但是,叶柠看着门口的东西,小声问侯临,“那个是什么?”

    半人高的东西,外面被一层鲜艳的红色防水布密不透风地遮盖着,只是大致能看出来,里面是一个梯形的东西。

    侯临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带了一丝神秘,“是一个雕塑,你待会儿剪完彩就知道了。”

    这个体积的雕塑,肯定不是她的模样。叶柠的好奇心被安心地勾了起来。

    他们之前就提议过,在种植区门口竖立一座她的超级大雕像,或者能不能在植物园或是西沙区的正中央放一座,但都被她拒绝了。出门到处都是她的照片,已经是她的极限了,她可不想还要到处仰头看自己的巨大雕像。

    正式开启试验田之前,叶柠照例说了一些肯定、期许大家的话之后,时丛将一把剪刀递到了她的手上。

    叶柠“咔擦”一声,用手里的金剪刀,剪开了覆盖在防水布上的红色绸布。

    彩带在四周飘散了出来,落在了她的身上,研究员们热烈地鼓起了掌。

    下一秒,周围的人拉开了覆盖着的那层红布。

    雕塑的真容终于展露了出来,雕塑……竟然是她那把铲子?

    叶柠看看那个雕像,又看看她身后的研究员们。

    众人都期待地看着她,侯临也凑过来询问道:“惊喜吗!”

    叶柠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连忙点了点头,“非常惊喜。”

    侯临看她表情就知道,她在瞎说。

    他解释道:“你那把铲子,现在已经成为了研究所的镇所铲了。所以大家投票后,一致认为农作物种植区的门口应该放你那把铲子。”

    研究员们立刻说道:

    “对啊,叶柠大人的这把铲子太好用了,每次用它翻完土,都觉得土质好像变得更好了。”

    “我上次遇到一块大石头,用它一下就铲掉了,比机器人还好用。”

    “是啊,比我用过的所有工具都要顺手。所以每次看到这把铲子,我都会觉得很踏实。”说这话的研究员,已经扑在了铲子的雕像上,温柔地抚摸着它,眼中满是珍视。

    他们甚至在网上找遍了同款,都没有找到一把能和叶柠的铲子相媲美的。以至于现在用铲子都需要提前预约排队。

    叶柠其实已经很久没见过铲子了,因为她一直在育苗。而且有系统在,她也不担心铲子会失踪。

    用铲子混合改良后的土壤是她的硬性要求,但如果有大面积的翻地需要,都是机器人用铲子操作的。

    而且铲子只有她能调整大小,也只有她能真的“毫不费力”,对其他人来说,就是一个趁手的工具而已,不过对土壤的加成是真的,但本来翻土就是在混合了各种添加剂之后,土壤变好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她没想到,大家喜欢铲子喜欢到了这种程度。

    众人热热闹闹地说着话,时丛将按键放在了叶柠面前。

    “叶柠大人,您来开启今天的种植吧。”

    叶柠按下了启动键的按钮,同一时间,所有机器人都运转了起来。

    撒种机器人腾空而起,随着机器人的精准作业,一粒粒优质的小麦种子被精准地播撒在了沙土之中。

    麦种的适宜种植深度在3-5厘米之间,西沙区土质疏松,可以种植地浅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