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陛下成了我的外室: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和离后陛下成了我的外室》 20-30(第14/29页)

继位时,唯有她的父亲赵怀义主动请命,出使西北寻找失踪的陛下,并与鞑子谈判。

    那时赵清仪尚未及笄,父亲就抱着必死之心前往西北,不久后竟也失踪了,母亲孟氏本就体弱,得知消息后一病不起,而弟弟那会儿才八岁,还是要人照顾的年纪,整个大房除了她,根本没人能去救父亲。

    所以那一年,堪堪十四岁的赵清仪瞒着所有人,在表哥孟嘉文的帮助下,不远千里前往西北寻父,她只有一个念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但一个少女,即便有兄长同行,后果也可想而知。

    临近边关,她便遭遇鞑子,敌人的箭矢直逼她面门而来,是位少年将军及时出现,一把握住射来的箭矢将她救下,在得知她的身份来历后,那人又将她带回大梁的军营安顿,并告诉她,他是平西郡王。

    也是在回到军营后,赵清仪在平西郡王的营帐里看到了一份西北舆图,舆图之详尽,让她一眼就发现了“陛下失踪”另有隐情,那时她救父心切,猜到所谓的失踪不过是陛下玩弄人心的手段,而自己父亲却因为他真真切切陷入险境,气得她当场大骂陛下胡闹昏庸。

    那时平西郡王就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半天回不过神,她骂完以后,抬头就撞进了那双充满惊愕的桃花眼。

    细说起来,赵清仪还得感谢平西郡王没把她那些大逆不道的话传到陛下耳中,否则保不齐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想起这桩陈年往事,记忆中少年的面庞逐渐清晰,与眼前长成大人模样的楚元河重合起来。

    楚元河端着汝窑天青茶盏,左手虎口处还有当年为赵清仪挡箭留下的伤疤,他不紧不慢地浅啜一口,注意到她的视线。

    “赵大小姐是想起本王了?”

    含笑的声音惊破回忆,赵清仪倏然回神,掌心里早已浸出薄汗。

    座上的长公主与驸马同时呛出一口茶来,当着满屋子人的面,他居然大喇喇地说出这种想不想的话!

    赵怀义与孟氏面面相觑,惊诧于楚元河居然认识自己女儿,甚至忽略了他对赵清仪的称呼。

    赵清仪也没料到他如此直接,不过两世为人,她还是正色道,“郡王救命之恩,臣妇怎敢忘?”

    这事她没和父母说过,赵怀义便好奇问,“般般,郡王当真救过你?”

    赵清仪嗯了声,孟嘉文也作证确有此事。

    赵怀义当即就要冲楚元河跪地道谢,被楚元河拦住,“都是些过去的事,赵大人不必如此。”

    那坦然的姿态,再次赢得赵家人的好感,若非长公主知道他的身份,也快被他这副样子骗过去了。

    有了这份救命之恩,赵家人对待眼前的平西郡王更添三分恭敬,长公主适时提议,留赵家人在府上用膳。

    席间没有外人,楚元河便与赵怀义把酒言欢,除却赵清仪曾大骂陛下一事,他几乎把自己与赵清仪相识的经过和盘托出。

    赵清仪坐在长公主下首,一颗心七上八下的,就怕楚元河酒吃多了,将她那些不堪言论吐露出来。

    一直熬到夜色浓稠,该散席了。

    长公主是为君,自不必前来相送,而是由楚元河代劳,横竖两家是邻居,楚元河十分自来熟地与他们一同步行回府,有说有笑。

    赵清仪则与孟嘉文落在后面。

    孟嘉文用手挡着口型低声说,“表妹,这郡王怎么回事?”

    熟络得好像他和姑父才是一家人。

    赵清仪用最大的恶意揣测后,抿唇道,“我应该……不曾得罪过他。”

    孟嘉文眉梢抽动两下。

    他是觉得平西郡王太热情了!表妹想哪儿去了?

    表兄妹不再说话,到了赵府门前,临分别了,楚元河才回头看向赵清仪,明知故问道,“赵大人,不知您膝下可还有大小姐这般未出阁的好女儿?”

    赵怀义今夜小酌了几杯酒,面上泛着浅浅的醉意,闻言顿时清醒过来,拱手道,“下官只一儿一女,小女已出嫁了。”

    这都盘着妇人发髻,他看不出来吗?

    “这样啊,”楚元河略显惋惜,“倒是本王没有这个福分了。”

    赵怀义额上悄然滑落一滴汗。

    孟氏面色颇为古怪,等楚元河的身影入了王府,才忍不住嘀咕,“这平西郡王……未免太过孟浪。”

    赵怀义并不认同,“郡王一直养在西北,不比京城中人含蓄,便有话直说了,想来也没什么坏心思。”

    夫妻俩齐齐回府,结果没一会儿,下人就来禀报说平西郡王送了好些药材,孟氏一看,里头都是些专治气血亏虚之物,其中几株上百年且品相完好的野山参更是难得。

    前来送礼的是小内侍福贵,“郡王见孟夫人脸色不好,估摸您是气血亏虚,恰巧府上有几株山参,就让奴才送过来,万望赵大人与孟夫人收下。”语罢,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就告辞了。

    孟氏看着成箱成箱的药材,当即忘了自己先前才说楚元河孟浪,“……这郡王倒是观察入微,粗中有细。”

    倒比她的女婿还要上心。

    “是啊。”赵怀义表示认同,“确实可惜了,若我们再有一个女儿……”

    他话音一顿,察觉不妥后,余下的话化作一声叹息。

    相比之下,论出身,平西郡王自是高出李彻一大截,与他们赵家门当户对,论相貌品性么,李彻有探花之名,相貌不差,可终究有股小家子气,不如平西郡王落落大方。

    不过自己女儿嫁都嫁了,赵怀义收住话头叮嘱,“哎,这话往后切莫再说了,若叫李家听见,会对般般生出嫌隙。”

    此时赵清仪已经回到了自己未出阁时的院子,院门匾额上写着龙飞凤舞的“揽月阁”三个大字,格局与李家的相差无几。

    她在俏月的搀扶下跨过院门,就看到院中等候着的李彻。

    他已经在这儿等一晚上了,听到脚步声走近,才缓缓转过身去,面色在暖黄灯笼的映衬下忽明忽暗。

    “你去长公主府,为何不叫上我?”

    他是在赵清仪一行人走后不久方知晓此事,便匆忙追去,可他刚到公主府就被什么郡王拦下,远远驱逐开,叫他好生没面子,独自回来后就开始生气,将一切推到赵清仪身上。

    能拜见长公主,那是多么难得的机会,赵清仪却故意撇下他!

    赵清仪想到管事妈妈汇报的消息,觉得好笑,“夫君与其质问我,怎么不说说你当时去了何处?”

    “休要转开话题!”

    李彻上前几步,眸中闪着怒意,“我若不好,你跟着我就能过得顺心如意吗?你知不知道见长公主一面,对我来说是何等重要的大事?”

    “既然对夫君而言,见长公主一面是极重要的事,当时你为何要去西跨院?”

    李彻脸色一僵,她怎么知道?

    赵清仪唇瓣溢出讥讽的笑,“夫君,你莫忘了,这里是赵家,即便西跨院是二房的地盘,那也是赵家。”

    又有什么消息能瞒得过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