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陛下成了我的外室: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和离后陛下成了我的外室》 20-30(第11/29页)

  这是存心不让他去。

    可他偏要去。

    “青石,去牵匹*马来。”李彻回头冷声吩咐。

    赵清仪没有要等他一起走的意思,人刚坐稳,马车就滚滚驶向赵家,管事妈妈和俏月快步跟在马车两边,檀月则被赵清仪留下看守揽月阁。

    李家其余人愣在原地。

    李彻为了追上赵清仪,好同时到达赵家,便也忘了备礼,等他到赵家门前时,赵家的下人已经在搬卸马车上的回门礼了,管家见到李彻,还笑着迎上去,“姑爷来了,可有什么东西需要老奴帮……”

    管家视线移到李彻身后,看他空着手,马背上也光秃秃的,并没带任何东西过来,话音便戛然而止。

    李彻脸色更加难看了,他假装看不到赵家下人怪异的目光,“礼物都在夫人车上,我临时回去换了身衣裳,所以比夫人晚了一步。”

    管事何等精明,讪笑两声,就将这事儿揭过去,让小厮领着他进门。

    这是李彻第三次来赵家,第一次是他和罗氏上门提亲,第二次就是大婚当日前来迎亲,直到如今,才是第三次登门。

    赵家府邸位于内城,距离皇宫不过三条街,府邸之大远胜李宅,两樽石狮昂首镇压在门阶两侧,内敛而庄严,一如赵家的清流门风。

    李彻走上石阶绕过长廊,才到二门,就看见背对着他,立在厅中的赵清仪。

    和面对他时的冷静自持不同,回到娘家的赵清仪像是变了个人,此刻就在孟氏怀里落泪,是他从未见过的脆弱。

    李彻微微一愣,原先满肚子火气莫名淡去不少。

    至于赵清仪的母亲孟氏,今年不到四十岁,还是个肤若凝脂,身段婀娜的美妇人,眉眼五官与赵清仪有六七分相似,只是面上透着一股淡淡的病弱之气,是当年生产时留下了气血两亏的病症,这么多年一直靠老山参调养身体。

    她原在安抚女儿,一抬眼看到李彻,赶紧低声安抚,“好了好了,快别哭了,待会儿让李家以为你是来诉苦的。”

    回京路上,孟氏已经听说了不少流言,也猜到女儿在李家的日子不好过。

    听到她的小声提醒,赵清仪站直身止住泪水。

    恰好赵怀义从内院过来,他这一路风尘仆仆,便先回去沐浴换了身素色直身道袍,他看到对面廊下的李彻,客气一笑,“贤婿来了。”

    赵怀义身量颀长,须髯齐整,眉目清隽,加上他素来低调不张扬,并没有身居高位的傲气,反而很是平易近人。

    李彻回过神,低头快步上前,冲二位行礼,“小婿拜见岳父岳母。”

    赵怀义拍了拍他的肩,“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孟氏立在一旁,倒不像赵怀义那般儒雅客气,掩唇轻咳两声后,扯了扯嘴角道,“般般方才一直哭,很是担忧她弟弟,我先带她去后院。”

    般般是孟氏给女儿取的小名,取自“婉婉有仪,般般入画”。

    赵怀义这些年一直体恤孟氏不易,听她咳嗽忙说,“那快去吧,这里有我招待贤婿即可。”

    孟氏母女俩福了福身,就被仆妇引着去了后院,李彻眼睛还追随着赵清仪的背影。

    后院是赵家子女的住所,想来赵漫仪也在后院。

    “岳父,小婿听闻舅弟伤了头,不知眼下情况如何?”他想顺势跟去。

    “小伤而已,不打紧。”赵怀义却让他坐下吃茶,李彻无奈,只好在此应付。

    赵清仪与孟氏走远后,她才问起,“母亲,怎么不见祖母?”

    “你祖母得知我们险些遇难,如今平安归来,她便说要去相国寺斋戒两个月再回来。”赵老夫人发了话,孟氏不好忤逆,只能由着她了。

    “却是不巧了。”没能见一见祖母,赵清仪略有遗憾,随即又问,“那母亲,你们路上是如何出事的?”

    孟氏简单说了一遍事情经过,她如今回想起来,心底还一阵后怕,“……对了,为娘还奇怪,先前你让你表哥送信是何意?为何要让我们绕路从顺德府回京?莫非,与这劫匪有关?”

    赵清仪当初紧着让父母避开这场祸事,就说自己想吃顺德府出的点心,出于疼爱女儿,赵怀义与孟氏亲自去了一趟,直到劫匪的事情出来,孟氏便猜测女儿是否提前知道了什么。

    重生之事难以解释,赵清仪便拿张婉琰做借口,“陛下召你们回京之前,婉琰悄悄与我说,父亲将要升入内阁,恰巧我又听闻山西频发劫匪杀人夺财之事,母亲您是孟家女,很容易被盯上,女儿就想着顺德府治下太平,叫你们回京时绕个路,没成想……”

    “哎,人算不如天算。”孟氏见她一脸内疚,握着她的手安慰,“若对方早盯着咱们,就算绕路到天涯海角,也是难逃此劫,但你看现在,我们都平安无事。”

    母女俩说话间,已经到了弟弟赵澜俨的院子,屋外守着几个仆婢,向她们行礼,榻上的赵澜俨刚喝过药,听到仆婢问安的声音,知道姐姐来了,飞快掀起衾被下榻。

    “姐姐!”

    赵澜俨鞋都顾不上穿,赤足跑到门边,他头上还缠着一圈纱布,因为激动,苍白的面色添了一丝血气。

    赵清仪眼眶又是一热,当初她出嫁时,弟弟才九岁,只到她腰腹这么高,转眼三年过去,如今站定在她面前小少年,只比她矮半个头。

    赵清仪摸着他的头顶,眼睛掠过他的伤,满眼心疼。

    “姐姐,小伤而已,不疼的。”赵澜俨龇着牙笑,还当场打了一套拳法,武得那叫一个虎虎生风,“姐姐你看,我还能练武呢。”

    孟氏哭笑不得,赵家一向出清流文官,就到她们这里,出了个不爱读书,只爱舞刀弄剑的小子,“瞧你这泼猴样儿,既然伤好了,明日就继续读书练字去。”

    原本还兴致勃勃的赵澜俨痛苦地“啊”了一声,小脸皱巴巴的,又扶着脑袋哀嚎,“哎呀,我头痛……好晕……”

    他踉跄着作势要晕,屋里婢子配合的过去搀扶他,把他扶到床上休息。

    赵清仪知道这个弟弟不爱读书,只因打小听说了当今陛下十六岁便征战西北的英勇事迹,自此生出满腔热血,就想走武将之路,平日里叫他读书,他就偷偷跑去练武,为此没少挨揍。

    赵清仪摇头失笑,又劝孟氏,“母亲,我瞧弟弟对习武一事有些天赋,不如就让弟弟试试,走他自己的路。”

    自程朱理学兴起之后,世人重文轻武,皆以科举入仕为荣,赵家更是有几代文人传承,在大梁地位斐然,只是到了她们大房一脉,只赵澜俨一个嫡子,父亲赵怀义自然对他寄予厚望,可惜赵澜俨实在不爱读书,时常被折磨得痛不欲生。

    想起上一世大房几乎死绝的结局,赵清仪觉得能活着便足够了,好不容易捡回性命,与其逼迫弟弟让他所求非所愿,不如索性成全,放他闯荡一番,至少也无憾了。

    孟氏这次死里逃生,心态有所转变,对赵澜俨不再像过去那般严苛,但还是嗔了他一眼,“难怪你一心想着回京,原来是知道你姐姐会惯着你。”

    赵澜俨听出孟氏有松口之意,继续嘿嘿傻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