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200-210(第17/20页)

险些泼洒出来。她强压下心头火气,转头对身旁的薛宝钗温声道:"宝丫头,前儿个你舅舅送来的那幅《雪景寒林图》,可请老太太赏鉴了?"

    宝钗会意,起身盈盈一拜:"正要请老太君指点呢。听舅舅说,这画是范宽真迹,价值连城,特意送来给老太君赏玩。"

    史太君冷哼一声:"老眼昏花,看不得这些精细物件了。"她故意提高声音,"湘云啊,去把我那对羊脂玉镯取来,你戴着正合适。"

    花厅里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丫鬟婆子们低头屏息,连窗外枝头的麻雀都识趣地噤了声。这样的场景,近来在荣国公府几乎日日上演。

    "又开始了。"廊下的小丫鬟金钏儿悄声对玉钏儿道,"这都第几日了?老太君和太太斗法,苦的可是咱们这些下人。"

    玉钏儿撇撇嘴:"你小声些!听说连宁国公府那边都知道了,昨儿映雪姐姐还派人来打听呢。"

    确实,荣国公府的热闹早已传到了隔壁宁国公府。此刻,襄宁大长公主正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贵妃榻上,一边吃着水晶葡萄,一边听丫鬟映雪绘声绘色地描述荣国公府的闹剧。

    "今儿个又怎么了?"襄宁大长公主懒洋洋地问,手指轻轻敲击着榻边的金丝楠木小几。

    映雪忍着笑:"回公主,史家姑娘得了对羊脂玉镯,薛姑娘转头就戴了支金镶玉的凤钗,听说是政二太太从私库里取的。荣府老太君气得午膳都没用,现正叫厨房重新做呢。"

    "呵!"襄宁大长公主嗤笑一声,"荣国公府这些年的架子,全靠祖上余荫撑着。如今内里斗得乌眼鸡似的,外头看着还装什么钟鸣鼎食之家。"她捻起一颗葡萄,"继续盯着,有什么新鲜事及时报与本宫。"

    荣国公府的内斗如火如荼,谁也没注意到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雍景元年三月初一,春寒料峭。

    泰安殿上,改元雍景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正在进行。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肃穆而立。殿内龙涎香与檀香交织,却掩不住那股隐隐的紧张气息。

    雍景帝端坐龙椅,冕旒下的目光如炬,扫过满朝文武。他鬓角已见几丝银白,那是先帝驾崩后这半年殚精竭虑的痕迹。

    "诸位爱卿。"雍景帝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今日是雍景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朕有几件事要与众卿商议。"

    吏部尚书卢敏之微微抬头,花白胡须下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作为三朝元老,他自觉早已摸透了新皇帝的脾性。

    "第一件,"雍景帝的声音忽然提高,"户部账册显示,自先帝朝至今,各部衙门及勋贵之家共借国库银六百七十二万两有余,至今未还。"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卢敏之的笑容僵在脸上,手中的象牙笏板差点滑落。

    "朕决定,"皇帝一字一顿道,"自今日起,户部开始追缴欠款。三月内还清者,免息;半年内还清者,息减半;逾期不还者——"他顿了顿,"革职查办。"

    "陛下!"卢敏之再也按捺不住,出列跪地,"此事万万不可啊!先帝在时,这些借款皆有缘由,或是赈灾,或是军需,或是"

    "或是中饱私囊?"雍景帝冷冷打断,"卢爱卿,朕查过账册,你卢家就借了八万两,说是修缮祖宅,可你家乡去年才报过旱灾,百姓流离失所,你的祖宅倒是修得富丽堂皇啊?"

    卢敏之面如土色,额头抵地不敢再言。

    宁国公贾攸站在武官行列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带。此刻他眉头微蹙,心中暗忖:陛下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朝堂上已乱作一团。文官们交头接耳,武将们面面相觑。有人高喊"陛下圣明",更多人则是面露难色,窃窃私语着"这如何使得"。

    "肃静!"。

    雍景帝站起身,冕旒上的玉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朕意已决。退朝。"

    贾攸随着人流退出大殿,春麟的朝服上,却驱不散心头的寒意,乌云正在聚集,怕是要下雨了。

    宁国公府的轿子早已候在宫门外。贾攸上了轿,沉声道:"回府,直接去静康院。"

    轿夫们脚步匆匆,穿过京城繁华的街市。贾攸掀开轿帘一角,看见街边茶楼*里已有官员聚集,想必是在议论今早朝会之事。他放下帘子,闭目养神,心中却思绪万千。

    静康院是宁国公府最幽静的院落,院中古树参天,奇花异草间点缀着几方太湖石,颇有江南园林的雅致。

    贾攸穿过月洞门,远远看见母亲正在亭中煮茶。,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通身无半点奢华,的威仪……

    襄宁大长公主抬眼,手中茶壶稳稳地注满青瓷杯。"这时候来,朝中有事?"

    贾攸在石凳上坐下,接过母亲递来的茶,将朝会上雍景帝要追缴欠款的事一一道来。

    "皇上命户部清点各府历年所借库银,限期归还。儿子正为此事忧心,咱们府上"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父亲在世时,曾以修府邸和置办田产为由,随大流向户部借了十万两。"

    襄宁大长公主眼中精光一闪,她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咱们府上这些年经营有方,库中存银不少。你立刻去寻嘉悦,让她提十万两现银出来,你亲自带着去户部还款。"

    贾攸一怔:"母亲,这是否太急了?其他府邸都还在观望"

    "正是要赶在他们前面!"襄宁大长公主放下茶盏,声音虽轻却斩钉截铁,"你父亲在世时,为你继承爵位留下遗泽,使得你不降等袭爵,你也该为瑾儿袭爵考虑了,如今正是机会。陛下登基不过半年,急需立威。咱们第一个响应,必得圣心。"

    贾攸恍然大悟,起身深施一礼:"儿子明白了,这就去办。"

    离开静康院,贾攸直奔宁安堂。妻子嘉悦郡主正在核对这个月的账目,见他匆匆进来,放下手中账册笑道:"国公爷今日下朝倒早。"

    贾攸挥退左右,将母亲的意思说了。嘉悦郡主出身皇室宗亲,自幼耳濡目染政治权谋,闻言立刻领会其中深意:"母亲高见。我这就去开库房,备齐银两。"她略一沉吟,"既要大张旗鼓,不如用咱们府上那辆鎏金顶的马车运银,再派二十名小厮护卫,从正阳大街绕一圈再去户部。"

    贾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