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90-200(第4/19页)

让她准备入宫守丧的衣物。她是雍王的嫡女,这个时候必须出现在宫里。"

    贾珍点头应下,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的妻子明月郡主是雍王最宠爱的女儿,这门婚事是隆兴帝一手促成的,现在看来,简直是神来之笔。

    待贾珍离去,贾攸才对长子道:"瑾儿,你媳妇是宁国公府世子夫人,也要准备入宫。让你媳妇和你母亲一起准备好,领着府上有诰命的女眷一起。这个时候,我们府上的人不能缺席,免得被人抓了把柄。"

    贾瑾沉稳地点头:"儿子明白。只是"他犹豫了一下,"陛下突然驾崩,朝局必然动荡。父亲,我们该如何自处?"

    第193章 第193章【VIP】

    贾攸走到窗前,望着皇宫方向,嘴角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自处?我们早就选好了位置。"

    他想起母亲襄宁长公主半年前留他在静康院密谈时说的话:"攸儿,你记住,四皇子非池中之物。其心机深沉,善于隐忍。我观他近日动作频频,怕是已有准备。我们府上也要早做打算。"

    当时贾攸还不解:"母亲为何看好四皇子?太子虽被废,但八皇子势力更大啊。"

    襄宁长公主却给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咱们府上与雍王结为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顺王与景王亲近,绝不能让甄氏一脉得势。况且"她压低声音,*"周皇后无子,四皇子自幼养在她膝下,算是半个嫡子,这份情谊,比血脉更珍贵。"

    如今想来,母亲果然慧眼如炬。贾攸不禁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如今的局面,也是先帝一手造就的。想来先帝早就开始暗中布局,不仅让自己的长子娶了端华郡主,拉拢了宗室与北静郡王府。二弟次子贾珍娶了雍王的女儿,稳固关系。三弟长子贾琤赐婚西宁郡主,拉拢了勋贵将领。自己的幼子贾珹之妻出自宣城侯府,三弟幼子贾玮之妻出自安平侯府,俱是手握兵权。

    宁国公府必要时就是陛下手中的底牌!错综复杂的姻亲,决定了宁国公府举足轻重的地位。

    "父亲在想什么?"贾瑾的问话打断了贾攸的思绪。

    贾攸回过神来,轻声道:"在想你祖母的深谋远虑。若非她老人家早做准备,今日我们府上就该如热锅上的蚂蚁了。"

    贾瑾会意地点头:"祖母确实高瞻远瞩。只是"他眉头微皱,"先帝待我们一向亲厚,如今他突然驾崩,儿子心中实在悲痛。"

    贾攸拍拍长子的肩膀,叹了口气:"为父何尝不伤心?但政治就是如此,悲喜必须分开。我们悲痛的是亲人离世,欢喜的是家族前途无忧。这两者并不矛盾。"

    正说着,管家赵德全匆匆来报:"国公爷,宫里来人了,说公主殿下让您即刻入宫。"

    贾攸神色一凛:"可说了何事?"

    赵德全摇头:"来人只说公主殿下悲痛过度,需要国公爷陪伴。"

    贾攸心下了然。母亲这是在召唤他商议对策。他迅速吩咐道:"备马,我即刻入宫。瑾儿,你去告诉你母亲和媳妇,让她们领着府中女眷准备好,府上也要安排人看顾。等宫里的消息再进宫为先帝守灵。"

    当贾攸骑马穿过京城街道时,发现街上已经挂起了白幡,商铺纷纷关门歇业,行人神色惶惶。隆兴帝驾崩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无数涟漪。

    宫门前,守卫比平日多了数倍,全都身着素服,神情肃穆。贾攸亮出宁国公的腰牌,守卫恭敬地放行,还低声告诉他:"长公主在紫宸殿偏殿等您。"

    紫宸殿是先帝寝宫,此刻已经布置成了灵堂。贾攸远远就听到哀乐声声,宫女太监们穿梭忙碌,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药草的混合气味,令人窒息。

    他在偏殿见到了母亲。襄宁长公主已经换上了孝服,素面朝天,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十岁。但她的眼神依然锐利,见到儿子进来,立刻挥手屏退了左右。

    "攸儿,情况有变。"她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急切,"皇兄临终前留下了遗旨。"

    贾攸心头一跳:"什么遗旨?"

    "事关新帝。"襄宁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新帝继位,根基不稳。皇兄担心会有皇子和朝臣联手,动摇大乾的江山社稷。"

    贾攸倒吸一口冷气:"难道是"他没有说下去,但母子二人都心知肚明——如今诸皇子中,顺王嫌疑最大。

    襄宁长公主冷笑一声:"不管是谁,现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兄临终前嘱托我,让我在关键时刻助雍王一臂之力。"

    她从袖中取出玄武鱼符,递给贾攸:"你收好,此物是关键。本宫要守在宫里,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本宫身上。你暗中将鱼符交给瑾儿,他是小辈,不容易引人注意,让他小心堤防。若遇意外,随机应变,调动北衙禁军护卫新君。"

    贾攸接过鱼符,感觉重若千钧。他知道,这小小的鱼符代表着的,可能是足以颠覆朝局的关键。

    "母亲打算

    襄宁长公主眯起眼睛:"等。等顺王先出招。如果他不生事,那等雍王继位,地位稳固后将鱼符交给新君。如果他谋反"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贾攸突然明白了母机,而是一场精心设后,实则留了后手,确保无论局势如何变化,都能完成隆兴帝的嘱托,

    "儿子明白了。"他将鱼符贴身收好,"府里已经按您的安排开始准备了。"

    襄宁长公住,从现在开始,明面上我们不管其他,只一心一意为皇兄守灵。这场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陛下驾到——"

    眼神,随即贾攸退后两步,跪倒在地,而襄宁长公主则拿起帕子,瞬间泪如雨下。

    当雍王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姑母悲痛欲绝,表兄恭敬跪迎。他的目光在二人身上停留片刻,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姑母,表兄,请起。"雍王的声音温和而威严,"朕来是告诉姑母,明日大殓,请姑母主持。您是父皇最亲近的人,这仪式非您不可。"

    襄宁长公主拭泪谢恩,心中赞叹连连。让她主持丧仪,既是抬高她的地位,也是将她推到风口浪尖,将众人的目光集中在她身上。这位新君的手段,果然非同一般。

    但她早已准备好了应对之策,本就打算以自己为饵,这般也算错打错着。在这场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