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室(女尊): 120-125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外室(女尊)》 120-125(第2/6页)

鸟窝一样乱。

    她低声笑起来:“这就叫傻人有傻福。”

    崔棠被她说服了,抬起下巴,笑吟吟地瞧着她:“是啦,臣侍自然是个小傻子,不过妻主您喜欢一个小傻子,也不见得有多聪明!”

    穆念白勾起他的手指和他拉钩:“嗯,就让她们看看,两个傻子能做出什么样的事业来!”

    她看着崔棠的眼睛,静静等待他的回应。

    崔棠心中一阵激荡,他握住了穆念白的手,郑重道:“臣侍,臣侍愿意永远陪在妻主的身边。”

    “若有二心,人神共弃!”

    穆念白与他额头相贴,认真道:“我也愿意永远在你身前。”

    穆念白得到了崔棠的答复,沈宜兴也得到了穆念白的答复。

    从看到穆念白带回来的那张人皮开始,沈宜兴就打定主意,从这个无聊透顶的、让她感到无比厌烦的权力漩涡中抽身而退,把所有沉重的的担子全都一股脑地丢到穆念白身上。

    什么错综复杂的朝堂关系啦,什么嗷嗷待哺的黎民百姓啦,什么剑拔弩张的外交危急啦,全都交给穆念白。

    沈宜兴心里一点负担都没有,穆念白做得好,就让穆念白做。

    她已经将该做的事做尽了,在剩下的时间里,她要好好地回忆故人,回忆往事,回忆那些她早已经忘记了的吉光片羽。

    也许她会学着写一点诗词,画一点花鸟,既能打发时间,也能缅怀那些再也见不到的人。

    皇帝与太女秘而不宣的约定很快传遍了京师,在沈宜兴当朝宣布将早逝的兄长追封为广陵长帝卿,令钦天监择风水宝地修建陵寝,并以旧伤复发,精力不济为由,命太女监国以后,朝野上下,庙堂江湖,便心有灵犀地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权力交接做起了准备。

    天下权柄的交接,仿佛已经几百年没有这样平静安宁过了。

    礼部的官员和内务府的总管太监甚至感到几分陌生,须得借助前朝的礼典,才能将迎接新帝的典礼准备得十全十美。

    礼部忙得脚不沾地,穆念白也不遑多让。

    沈宜兴说不干,是真的两手一撒,什么都不管,一心钻到后宫里缅怀故人去了。

    没黑没白地忙了小半年,总算将一切都商定了下来。

    过完春节,来年正月十六,新帝登基。

    第122章 穆念白的烦恼 “殿下也遇见了这种事吗……

    尽管穆念白一再强调了要一切从简, 但是新帝登基,声势浩大,谁肯甘心放过这么一个露脸的天赐良机?

    文武百官, 从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到籍籍无名的文书小吏, 各个都钻尖了脑袋,挣钱恐后地想在穆念白面前露一手——毕竟穆念白看上去身体好极了,新皇登基这样的大场面, 显而易见几十年里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家里有什么私藏的宝贝, 心里藏着些什么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的恭维话,不称这个时候送, 不称这个时候说, 更待何时呢?

    连着看了七天不重样的、歌功颂德的折子之后,穆念白终于忍无可忍, 将桌案一掀, 叫来贴身的内侍们疾言厉色地将她们训斥了一顿。

    她用力将一沓奏折摔在缩着脖子们的内侍脚下, 怒气冲天道:“折子进了乾清宫, 你们就是第一道门!”

    “你们几个年纪轻轻, 又不瞎, 又不聋, 上好的茶水喝着, 上好的炭火烧着,怎么还能这些狗屁不通的废话上了御案?!”

    穆念白捡起几份奏折,给几个内侍一人扔了一本, 怒道:“你瞧瞧,你瞧瞧,这都写了些什么废话?!”

    内侍们小声念了起来。

    “昭慎贵君穆氏梦仙人而降殿下, 天无日月,惟室内红光闪耀,如新日初升”

    “殿下三岁作诗,五岁习武,七岁斩白蛇,九岁”

    穆念白很暴躁地打断了她们:“谁让你们念了?!不嫌丢人吗?”

    内侍们讷讷地止住了话音,其中年岁较长,行事略稳重些的首领内侍左右看看,趁穆念白喝水时恰到好处地站出来,小心劝解道:“臣等失职,愧对殿下厚爱。只是这些奏折也是诸位大臣们的一份心意。”她忖度着穆念白的神色,见她并不和沈宜兴一般无常易怒,如今虽然恼火,但仍然保有最起码的耐心与冷静,并没有要拔剑怒起杀人的征兆,心中略定,继续解释。

    “其实臣等已经筛出许多奏折来原路打回了,陛下看到的这些奏折都是身居要职的大人们送上来的,臣等实在不敢粗暴打回。”

    穆念白抬眸扫了她一眼,微微颔首,这话不错,这些奏折的作者,既有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也有兢兢业业的老臣、忠心耿耿的士人,总归朝中各党各派,都精挑细选了文笔出众,辞藻华丽的代表出来写了一封又一封拍她马屁的奏折。

    “纵是如此!”穆念白大声说,“这些话也太离谱了!”

    “什么我出生的时候满室红光,满屋异香,禅音绕梁三日不绝她们是亲眼看见我出生了吗?一个个说得言之凿凿的,好像和我很熟一样。”

    “还有这个。”她伸出一根手指,很嫌弃地点着桌子上那封奏折“三岁识文断字,五岁力能扛鼎,七岁上马杀敌呵,我三岁在讨饭,五岁在打架,这辈子没上过学,哪来的识文断字,吟诗作赋?”

    “这些马匹,简直是无稽之谈!”

    首领内侍了然,缓缓笑着上前将散落在地上的奏折一封封地敛起来,缓缓劝谏:“大人们的话虽然是胡说的,但是心意却是真的。”

    “新帝即将登基,人人都在揣摩您得心思,这一封封奏折,既是为了讨好您,也是为了投石问路,来探一探您的喜好。”

    穆念白心中何尝不明白呢?她只是心中无奈又气愤。

    “入冬以来,多地大雪,冻死了许多人,她们食君之禄,不思为君分忧也就罢了,竟还有心思,纠结这些无足轻重的琐事。”

    首领内侍还要再劝,穆念白却已经快刀斩乱麻,不容置喙地下达了命令。

    “将这些奏折都原封不动地打回去。去告诉她们,若真又这份心,就去好好想一想今岁大雪该如何安置灾民,年春旱,又该如何劝课农桑,狄戎虽灭,绵延几千里的边境线却仍有虎视眈眈的异族部落。”

    她拍了拍桌上成摞的奏折,冷着脸道:“我不需要这些假话空话大话,你们去整个名单出来。这些人既有闲工夫骈四骊六地写这样一篇雄文,你们就去告诉她们,登基以前,我要看到她们切实可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折子。”

    内侍们面面相觑,片刻道,仍然是首领内侍硬着头皮开口:“殿下,这些大人们也是好心”

    穆念白已经重新坐回椅子上翻开了从地方上递上来的折子,头也不抬地打断她:“是好心,但我不需要。”

    “你去和她们说清楚,我不管之前什么样,我不喜欢这些废话,让她们改了,”

    “以后有事说事,言简意赅,不需要歌功颂德,我做成什么样我心里有数,百姓心里也有数。”

    内侍们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