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玲珑小饭馆》 30-40(第18/32页)
徒!”
“叛徒!”
孟欢是山长的外甥,家世自带一份优越,但为人又大方,在同窗中十分吃得开。
他抢过自己的饭盆,从人群中冲出去,却在膳堂门口撞见了甲字院的学生。
梅鹤书院分批放饭。
丙字院最先,甲字院最末。
今日怎的甲字院这么早就放了堂?
孟欢看到队伍中的一人,像小鸡看到老鹰一样,顿时刹停脚步,规规矩矩站定了喊道:“表哥。”
在家里,他谁都不怕,只怕他这个严肃乏味,只有学业的表哥。
韩元冷淡地扫过孟欢,视线落在他红艳艳,像是肿了的嘴角上,冷声:“跑什么?”
“我……我吃完了,口干,回去喝水,表哥我先走了,你慢慢吃。”
从后面跟上来的丙字院学生,口中讨伐着冲到跟前,纷纷站定了刹住,一个个鹌鹑状缩着脑袋:“学长。”
韩元扫过人群:“成何体统!在追什么?”
众学子都知道,这位甲字院的学长,是披着学生皮的半个老师,撒谎逃不过法眼,还不如照实答:
“今儿膳堂的饭菜着实不好吃。”
“孟欢从家里带了卤味,嘴都辣肿了,可他吃独食,咱只是想从他碗里分点儿……”
“……”
韩元听着乱七八糟的答话,眉毛拧起来。
旁边的同窗看不过去,做和事老说:“算啦,咱们以前也吃不惯。饶他们一回吧?”
要说梅鹤书院,什么都好,唯独膳堂糟糕,吃的实在不可口。
可韩山长不为所动,依然让灶房卢大娘霍霍他们的饭食。
他坚持书院就是读书的所在,
吃得香睡得好,谁还有进取之心?
这歪理许多人不认同,但这么多年,从梅鹤书院出来考取功名的学子,的确无一脑满肠肥倒是事实。
韩元摆摆手,让丙字院的这些学生散了。
等走进膳堂,问道尚残留在其中的一缕卤香,甲字院着几人都露出陶醉表情。
“也怪不得那几个要追着孟学弟了,真香啊。”
“香!我也馋了……”
孟欢从表哥的眼神里死里逃生,追上已经遁走的张闯,一把抓住往墙上一推:“你小子金蝉脱壳,我替你顶了黑锅,给老子说,哪买的?说了饶你这一回!”
孟欢不讲理起来,就是混世魔王。
他手劲又大,扼得张闯直喘粗气
“是我邻居家自己卤的,听我娘说不一定天天有得卖。”张闯无奈,“你买不到,岂不又要怨我?”
娘说了,莫娘子估摸着是要开店卖暖锅,这卤鸭货只是权宜之计。
“滚你的蛋!能做出这么好的味道,咋可能不开店?!说!”
张闯无奈:“城东我家铺子往西第三家,莫记杂货铺。”
“杂货铺?”
张闯摊手:“我说了你又不信。”
孟欢呲牙:“反正我不管,到时候买不到我就去你家赖着,你替我想办法弄!”
闯:……
问就是后悔,非常后悔一时心软给了那半根鸭脖。
膳堂里,甲字院这几个学生是经韩山长特意安排,提早到膳堂来用饭的。
他们得出发去金安的码头客栈,接陆家族长。
吃着膳堂没滋没味的饭食,韩元思绪有些飘远。
陆如冈出事后,陆家族人来过一回,上回是来送官府督交还给莫家的银两,这次理应是还那剩下的部分,为何要特意来书院?
父亲要求好生招待,去金安的酒楼食肆买些招牌小菜。
可对方来自南江这个西南小城,听说嗜酸嗜辣,口味同本地差别实在颇大。
韩元一时烦恼。
他很少外食,便问同窗:“金安哪个馆子做的菜有酸或辣的口味?”
“酸辣汤不就都齐全了?”
韩元:“……这个我记下,还有没有像样点的菜?”
另一个同窗:“春雨楼的糖醋鲤鱼,是不是占了酸一样?”
韩元记下:“辣菜呢?你们可知道?”
“辣的,哎,刚才不说孟欢表弟吃的是辣的吗?”
孟欢是个嘴刁的,且从不吃辣。
他若能忍着辣都要吃,想必滋味出众。
韩元点点头,吃完去丙字院的斋舍找孟欢。
敲了敲门,屋内并无人应声。
他皱起眉。
梅鹤书院的斋舍管理比膳堂更严格,不许蹿房,他会去何处?
“孟欢?”
喊了两声,孟欢从隔壁寝房慌慌张张出来,嘴里不自然地含着什么,唇上还糊着一圈亮晶晶的油水。
顶着韩元渐渐严肃的目光,孟欢吓得贴住墙壁,含含糊糊:“表哥,你,你怎么来了?”
“嘴里什么东西?怎么不在自己寝房带着?”
孟欢快速裹了裹嘴,连骨头渣子一块儿咽下去:“没,没啥。”
天色不早,韩元不同他计较这些细节,问道:“我问你,你吃的这些是何处买的?别装了,嘴上都是油!私带食物进斋舍,不算违规,你若快点说,我也不骂你。”
不罚啊?
孟欢顿时松了口气:“早说嘛,不过表哥,这可不是我买的。我只知道这卤鸭脖子是莫记杂货铺卖的。”
韩元愣住:“莫记杂货铺?”
孟欢见表哥果然没有责怪,放大了胆子,舔干净嘴上的卤汁:“我也不信,但买的人是这么说的,说铺子在装修,只是暂时卖,以后有没有还不一定了。”
怪不得那日在四方街看到她,原来是要装修铺子。
这卤味,或许是别家借地方卖吧。
孟欢见自家表哥转身就走,长长地松了口气,转身进了张闯的寝房,把门一栓:“瞧见没,我又帮你顶了一次黑锅,这剩下三根鸭脖,你分我一根不为过吧?”
“……不给!你就是强盗!”
“不给我可要告诉所有人!”
“无所谓,你们能不能买着我不确定,反正我娘总能买着!”张闯突然想明白,硬气起来。
孟欢:“……你!”
一行人坐了韩山长的马车,疾速往城里方向去。
进了内城,韩元安排兵分两路,在青云桥会面。
其余人坐着马车去码头,自己则一个人往城东的杂货铺走去。
这条路他很熟悉。
陆如冈常和他在莫记杂货铺门口分开,各行各路。
那时他和陆如冈被称为“梅鹤双杰”,陆如冈的诗文比他出色,而他的策论略胜一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