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190-200(第12/20页)
怕沾上事。
杜母回到家后,话少了很多,不也爱出门了。
杜父的腿伤好了些,能走路了,只不过不能走远,两口子现在不爱出口,老在家。
杜老三有些担心。
之前杜母托人说亲的媒婆,来了杜家,杜母见了她们后心情更差了。杜老三后来问过了,听媒婆的意思,现在杜家这么个情况,没人肯把姑娘嫁过来。
杜老三倒是不急,可杜母愁得很。
至于小姑,原本赖在家不肯走的,杜母回来后,小姑听着风声不对,带着孩子回程家了,生怕被牵连。
这做法让杜老三觉得心凉。
杜父跟杜母似乎习以为常,也没什么不高兴。
杜老三又问了杜思苦在学校的情况,因为三月报纸上登出的消息,全国备战,铁路这边比往常更忙了。
杜思苦把信又看了一遍。
杜母放出来了。
小姑从杜家搬走了。
杜母从派出所出来后,名声受损。
总之,虽然有小波折,但是家里一切都好。
至于三哥信中说,媒人不愿给杜家说亲,说不定还是件好事。这样三哥就可以挑自己喜欢的姑娘了,家里也没法干涉了。
当天晚上,杜思苦就把三封回信写好了。
次日一早,她起床后就拿着信投到学校附近的邮筒去了。
阳市。
机修厂。
袁秀红一早就到了车间。
昨天向医生交给她的任务,给厂里的车间贴‘防四害’的标语,以往厂卫生院都是派三个人一起干的,这次只让袁秀红一个人去。
那意思是说厂卫生院人手不够。
几个车间都特别大,要贴的不止一处,浆糊要自己准备,标语要自己用毛笔手写。
红底白字。
昨天袁秀红写到很晚,今天早上起来手都是酸的,现在还得贴标语。
车间这边怕袁秀红乱走,去哪都有人带着,还帮着杠梯子。车间的标语要写到大家看得到的地方,不用梯子贴不着。
“袁医生,不是我不想帮你,这是上头组长的意思。”工人小声解释。
“我明白。”
这光是贴标语,都忙了一天。
新车间那边管控更严,袁秀红没贴完,第二天还要过去。
晚上。
袁秀红一身疲惫的回到筒子楼,她还是住的杜思苦的屋子,一是帮杜思苦看房子,二是在这边一个人住自在。
她刚给手腕贴上膏药,余凤敏就风风火火的过来了。
“你小心些。”袁秀红吓得赶紧站起来。
余凤敏怀孕这事就是袁秀红给诊出来的,原本余凤敏自个都不知道呢。
“我知道的!”余凤敏赶紧找了把椅子坐下,坐稳后,她望着袁秀红道,“你知不知道,厂卫生院要抽调医生下乡去支援赤脚医生。”
她从招工办的李主任那知道的。
袁秀红听到后并不吃惊,“是不是有我的名字?”
年后她就感觉出来了,厂卫生院的向医生跟其他人对她的态度不一样了。袁秀红又不傻,自然能察觉出来。
她能猜到一点,可能是阮副厂长的意思。
阮副厂长不希望她跟阮子柏在一起。
其实,袁秀红觉得这做法太下作了些,没必要这样。她又不是为了男人要死要活的人。本来,因为阮子柏的家庭,她都不太愿意继续下去了。
可阮副厂长这么搞的话,袁秀红反而不想如他的愿了,就没分。
余凤敏凑过来问她:“你是不是得罪人了?”
袁秀红摇头:“我一直在厂卫生院,与同事们相处的也算不错,应该没有得罪人。”这些烦心事她不想跟余凤敏说。
余凤敏脾气都写在脸上了,她怕余凤敏下次路上见到阮副厂长会甩脸色,这样不好。
余凤敏道:“没有就好,你说厂卫生院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抽调人手下乡呢?”
袁秀红:“可能是近几年下乡的知青太多,人一多,这生病的人就多起来了,乡下的医生不够用了。”
好像也是。
余凤敏心里想着,“我听说人民医院的老医生都被下放到乡下了。”现在主冶的都是年轻医生,没几个老面孔了。
她妈都还说呢,这老医生走了,她生孩子都不让人放心。
“我明天回家。”余凤敏说。
“自行车太颠了,前三个月你还是小心些。”袁秀红叮嘱。
次日。
袁秀红先去了新车间,把‘除四害’的标语贴完,之后便回了厂卫生院。刚回来,就有护士找她,“袁医生,副院长找你。”
这副院长正是向恒医生,他想着法子把厂卫生所改成厂卫生院后,这职位就升上去了。
现在他也是厂卫生院领导的一员了。
袁秀红去了副院长办公室。
“副院长,您找我?”
“对,小袁,你坐。”向副院长对袁秀红的态度还跟以前一样,好得很。
袁秀红坐下。
这时就听向副院长说道:“小袁,有一件好事,我觉得以你的觉悟,这事你去最合适。”
来了。
袁秀红脸色不变:“您说。”
向副院长就把抽调医生下乡的事跟袁秀红说了,那面上的话是一套一套的,无非就这件事有多么好,去了增加历练,对袁秀红有多大的助力。
“也就去二三年,回头还让你回来。”
第197章 197
……
袁秀红昨天从余凤敏嘴里知道了这事, 这会并不意外。她早有准备:“副院长,这是好事,我听从咱们厂卫生院的安排。”
向副院长正准备好好劝劝, 没想到袁秀红一下子就答应了。
这就同意了?
他笑着道:“小袁,那我可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
袁秀红医术好, 工作上认真负责,厂卫生院的人都挺喜欢她的, 只不过, 她得罪了上头,有人不愿意让她留在卫生院。
向副院长也没办法, 他还想把职位的这个副字给摘掉呢。
一早,余凤敏便回了娘家。
到了中午。
余母特意抽了空回来给她做饭。
吃饭的时候,余凤敏提起了一件事:“妈, 我们厂卫生院的袁秀红你记得吗,上回我手受伤, 就是用她做的玉红膏给冶好的。还有上回阮思雨的脸受伤了……”
“记得。”余母一边说一边吃。
她得赶紧吃完, 妇联那边事情多着呢,昨天又有一个要嫁女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