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100-110(第7/26页)



    杜母带着老五下了车,这会都中午了,去附近找个馆子吃了点东西,吃饭的时候问老五:“今天坐车晕不晕?”

    要是晕车,等会就走着回娘家。

    要是不晕车,等会坐公交回去,快一些。

    “不晕。”老五道。

    那就坐公车。

    杜母娘家以前在青林路,住了二十年,后来家具厂搬了地方,他家就跟着一块搬了,现在他们家搬到开阳路去了。

    杜母吃完带着老五去了最近的公交站,等到从公交车上下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了。

    还要走。

    “妈,怎么越走越偏了。”

    “家具厂在这边。”杜母道,“这边做家具噪音大,不让在居民区。”这边除了位置稍微偏一点,其他都好。

    到了。

    杜母娘家住的红砖瓦房不在家具厂里头,而是在旁边,地基是自己的,花了钱买下来的。地基大,建了两个平房,左边是黄老汉两口跟大儿子一家。右边则是小孙子的家,大孙子当初分到文化馆了,在市里头,有空的时候会过来。

    “妈,我回来了。”杜母高声喊道。

    左边屋子很快就开了门,“彩月回来了,哟,我家忆甜也回来了!”黄姥姥高兴得很,尤其是看到外孙女,更高兴了。

    她出来拉着老五就不放了,“我家老五这手真好,是学琴的手。”

    黄姥姥年轻的时候还是文化人呢,后来家道中落,嫁给了黄老汉这个大老粗。生了一儿两女,都不像她,不爱学习,倒是隔代的大孙子跟杜忆甜,这两个有天分。

    大孙子跟她学了琴,上了学,毕业后分配到文化馆。

    这忆甜离得远,这大女儿又是个俗人,只知道让孩子柴米油盐,她以前就说把忆甜放在她这,她来教,杜家不肯啊。

    “妈,外头风大,别把您吹坏了,咱们进屋去。”杜母挽着黄姥姥的手就往屋里走。她妈什么都好,就是爱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这跟他们老黄家不搭啊。

    黄姥姥另一只手拉着外孙女。

    “姥姥,你保养得可真好,你抹的什么香?”

    “没抹东西,人逢喜事精神爽。”黄姥姥笑呵呵的。

    杜母听到这话,心里一动:“妈,是不是彩荷回来了?”

    黄姥姥先是高兴,后又重重的叹了口气,“是啊,你妹妹回来了。你说她,才四十五岁,这脸熬得比我还老。”这些年过的是什么苦日子啊。

    之前彩荷结婚那会,跟家里置了气,闹了一通,后来就跟那姓于的走了。

    那于的是外地来的,这人一走,他们也不知道去哪找。

    这么些年了。

    黄老汉只当是没这个女儿了,不管了,黄姥姥心软,倒是惦记女儿的,尤其是这次黄彩荷顶着白发满脸沧桑的回来,连黄老汉都没说什么了,直接就让闺女进门了。

    杜母进了屋,瞧了一圈,“彩荷不在家?”

    “她说没脸吃家里的,非要去找活干,最近在国营饭店那边打下手呢。”黄姥姥道,“活不重,就是打扫一下卫生,收一下盘子。不用她洗!”

    有洗碗工。

    杜母问:“那还回去吗?”

    “说不回去了。”黄姥姥失笑,“话是这么说,这母女连心,还有孩子呢。”气话不作数的。

    杜母:“妹妹怎么突然想通了?九月的时候她带着了丈夫跟女儿去我家,走的时候两口子感情好得很。”

    没看出闹掰的迹像。

    黄姥姥收了笑,看着老五:“忆甜,你表哥家里吃瓜子,还买了甜糕,你去尝尝。”表哥就是黄姥姥的小孙子,叫黄海,28岁了,这曾孙子都6岁了。

    四代同堂了。

    “好。”老五知道,这是她姥姥跟妈妈说悄悄话,不想让她听。

    她也不爱听这些。

    很快出了门,去了右边的红砖平房,“表哥,表嫂。”

    老五走后,黄姥姥才跟杜母说:“你妹妹估计是听到那于的家里说了什么话,心寒了,我听她半夜做梦都说这辈子白活了,被人给蒙骗了。”

    这是黄姥姥给黄彩荷盖被子的时候听女儿梦里说的。

    唉,可怜的孩子。

    杜母:“那姓于的带着小女儿又上我家了,我怕有事,就过来看看。”

    黄姥姥听到姓于的这几个字,脸色就不好看,“你妹妹苦了大半辈子了,这老了总要换个活法。”

    要是姓于的有半点心疼她闺女,也不至于让彩荷老成这样。

    看那手,比干工匠的男人的手还糙。

    “办离婚?”杜母问。

    “不必办,这隔得远了,不必在一起,各过各的日就好。”黄姥姥道,“先这么着。”要是办离婚,又要见面,又要扯在一起。

    到时候让孩子哭两声,她怕自己的傻女儿又回去吃苦头了。

    阳市。

    卫家,老卫带着卫东去见了厂领导,这边安排好了,去北市,出差五年,那边福利待遇都要好一些。

    卫东听说会单独分房,立刻就答应去了。

    “爸,那我这婚事……”卫东有点发愁,北市离阳市远得很,坐火车都要两天两夜呢。

    老卫:“你是要带未来媳妇过去?”

    “那不能。”卫东道,“我是去工作的,这肯定工作为重。”

    老五道:“就是这个道理,婚事不急。那于月莺在你妈食堂才干了几天,这会要是跟你过去的话,你得安排她,要去派出所办个寄挂户口。她换地方就又没了工作,那就只能吃你的。”说到这,又道,“那这住哪也成了问题,你能住宿舍,她怕是不能……”

    卫东听在耳里,处处都要是钱,都是人情,要走动。

    他彻底冷静下来了。

    北市是新地方,不比阳市,他爸妈都在这,有关系可以走动。

    “爸,我还是自己去吧。”卫东觉得自己现在负担不了另一个人。

    还是等他安定下来再说吧。

    老卫叹气:“这边厂领导催得急啊,可怎么办啊,是明天走吧。”

    卫东:“不,厂里说有晚上的火车票,买好了。要是明天走,我们又得另买,还得自己掏钱,我晚上就走。”

    老卫:“行,那你赶紧回家收拾东西。”又看了看卫东,“要是来得及,跟小于说一声。”

    卫东点点头。

    父子俩正说着,忽然有个人找过来了,“卫叔。”是贺大富。

    卫东看到贺大富有些尴尬。

    贺大富有些天没来煤厂了,他运煤去纺织厂卖,被人给举报了,厂里停了贺大富的职。

    老卫看着瘦了一圈的贺大富,叹气:“想好了?”

    “想好了。”贺大富眼眶深陷,这段时间被折腾得不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