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100-110(第12/26页)
卫科的人带走了,杜思苦相信吴队长的办事能力。
到了二楼。
袁秀红不在206宿舍,杜思苦关好门,便去了209宿舍。
门关着,杜思苦敲了敲门。
“谁?”袁秀红的声音。
“是我,送饭的。”杜思苦道。
袁秀红开了口,杜思苦在门口把饭递了过去,顺便往屋里瞧了一眼,只见庞清燕躺着,脑袋上扎着银针。
袁秀红往里头走,“还有二十分钟才能取下来。”
她还得在这呆一会。
“进来坐?”袁秀红指了指旁边的小椅子。
杜思苦:“我要去趟供销社,走了。”
杜思苦正要关门,袁秀红放下饭盒过来了,门得反锁,不然怕人进来看到她给庞清燕扎银针,不好。
万一有人脑子进水非说这是搞封信迷信,她就麻烦了。
“解决了吗?”袁秀红回头看庞清燕像是睡着了,低声问了一句。
“送到保卫科了,以后估计进不来了。”
杜思苦说了这一句,就走了。
袁秀红反锁门后走到椅子边,打开饭盒开始吃饭,下午她还要去仓库呢。
供销社。
“同志,这墨水怎么卖?”
“你要哪个?”
“这个。”杜思苦挑了一个英雄牌的。
“五毛,加一张工业劵。”
杜思苦比问了英雄牌的另一个墨水,有二毛的,有三毛的。杂牌的便宜一些,一毛二毛都有,而且瓶子跟这边五毛的一样大。
杜思苦打开闻了一下,最后选了一个英雄牌的墨水,三毛钱的,黑色墨水。
贺家。
贺母急得嘴上冒泡,昨天贺大富一晚上没回来,她去酱油厂找了二儿子贺大贵:“老二,你哥工作没了,这再去顶罪,只怕不好吧。”
贺大贵:“妈,难道你想让我去蹲大牢?”
贺母连忙道:“不至于,那王家不是说了吗,只要娶他姑娘,结成亲家,出点医药费就行。”
贺大贵:“那你跟他们商量吧,反正我是不会娶的。”
他最近搬到了酱油厂住。
现在不回家了。
那姓王的老赌棍腿瘸了,要找也找不到这里来,再说了,当时贺大贵发了狠话:要是老赌棍再来找他,就把他另一只腿也打断。
反正打都打了,一只是关,两只也是关。
贺母:“你哥的事……”
贺大贵:“他那么大个人了,还要我这当弟弟的管吗?妈,家里的事你们自己做主吧,你不要老过来,咱们家可就我这一份工作了。”
再没了,一家老小喝西北风。
贺母怏怏的回到家。
刚到家不久,民警同志就找过来了,还是为打人的事,老赌栏说是贺大贵打的,但是贺家咬定是贺大富打的,这证词不一。
而且当时没有第三方的证人,事情僵持不下。
再说了,那老赌棍是有前科的。
这事情其实对贺家有利,可惜,贺母目光短浅舍不得花钱,贺大富又是个木脑袋,贺大贵除了打人冲动了一把,之后更多的想的是自己的利益。
一家人一盘散沙。
下午二点。
余凤敏带着顾主任去了革委会,见了了余父,顾主任两手空空,之前从仓库支取的烟跟酒,已经提前送到了余家。
“余主任,您好。”
“顾主任,久仰久仰,我家凤敏说你在厂里帮了她不少。”
两人握着手,笑脸盈盈。
余凤敏在旁边看着他们虚情假意。
一直这么笑,不累吗?
要是换了她,她可学不来。
外面的人送来了三杯热茶,人出去后,余凤敏坐到余父身边,跟父亲说了顾主任提茅台酒跟酒送到了她们家里。
余主任听到这话脸都板了:“小顾,你照顾我家凤敏,算得上一家人,还这么多虚礼做什么。”
顾主任笑着道:“余主任,一点小东西,那是单位给小余的福利,不算送礼。”
余主任跟着笑了。
单位福利,那这东西收得。
快到下班的时候,两人终于聊到了正题上,工业局,机修厂的新车间方案审批。
余主任道:“小顾,这样,我跟工业局的梁副局长有些交情,等会我跟他约个时间,看哪天有空,咱们一起吃个饭。”
“余主任,那就太感谢您了。”顾主任听到副局长这三个字,就知道这事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顾主任说,“我们厂小余同志进厂之后表现突出,今年年底的个人先进我觉得有她一份。”要是事成了,别说个人先进,这机修厂筒子楼的房子都可以给余凤敏一套。
余凤敏就在旁边呢,听到这话眼睛一亮:“顾主任,我真能拿个人先进吗!”她真是又惊又喜!
顾主任笑着:“是啊,之前你说的分房,要是你得了个人先进,肯定有人钱份啊。”
余凤敏扭头主看向余主任:“爸,你听到了吗!我可是优秀干部呢!”
余主任笑呵呵的看着她。
晚上。
顾主任请余主任一家人吃了顿饭,去的是余凤敏说的味道特别好的国营大饭店,东西好吃,就是价钱有点贵。
顾主任爽快的带着他们去了。
这钱,虽然是顾主任出,但这是业务支出,回头可以找厂里报销的。
杜家。
杜父回到家,就看到自家灯没亮。
没人在家?
他妈呢?文秀呢?
杜父赶紧开门往屋里走,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这时,隔壁传来刘芸的声音:“杜哥,婶子在我家,早上你家里就剩婶子一个人,她提着水壶去院子里接水,差点摔着,我就把人接到家里来了。”
老太太腿脚虽然好了些,但是杜爷爷去了后,这老太太像是丢了半个魂,人一直没什么精神。
这提水都没力气。
杜父赶紧去了隔壁沈家,“小刘,这回谢谢你啊。”
“都是邻居,客气什么,”刘芸带杜父往屋里走,“杜哥,我瞧你家也没人,今天就在我家吃饭吧。”
杜父提着手里的东西,“打了饭的。”
一共三份。
杜奶奶神情憔悴的坐在沈家的桌子边上,倒不是沈家待她不好,而是杜奶奶觉得活了半辈子,就没这么憋屈过。
活了一辈子,到老了成了家里的拖累,连亲闺女都不待见她。
儿子再孝顺,这儿媳妇一走,就没人管她了。
杜奶奶心凉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