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90-100(第12/27页)



    杜思苦叹气道:“上回肖哥说在路上看到你了,你跟你对象在一起,他大受打击。”她说完,立刻又道,“我就是跟你说一声,要是你这边真有对象了,肖哥那边肯定不会再来……”

    凤樱打断了杜思苦的话:“那不是我对象,是我哥。”

    杜思苦看着她。

    过了一会,又说,“你要是不喜欢肖哥,我就跟他说那就是你对象。”

    这毛线跟棉花的份量沉甸甸的的,足以让杜思苦把天平倾向凤樱。

    “你跟他说,那不是我对象。”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心力交瘁。

    前几天下雨了,小姑子的家具放在院子里,被雨水淋着了。当天晚上小姑子硬是把家里人全喊了起来,让他们把家里搬到屋里来。

    这黑灯瞎火的,家具又重,家里就杜父一个男的,小五十的人了,一个人哪搬得动。

    外头又那么大的雨。

    杜母没让杜父去。

    任由杜得敏在外头又喊又闹,拍着门。

    杜得敏一个淋着雨去拖桌子,桌子没搬进来不说,还淋了一身雨,第二天就生病了。

    这还不算,小姑子病了就病了吧,她闹着要人去她冰棒厂帮她请病假。

    后来还是杜父去的。

    除了小姑子的事,再就是于月莺的事。

    她那天带于月莺去了贺家,有一个姓赵的女人带着丈夫在贺家门口闹事,杜母就回来了。后来就说,这事她自己跟贺大富说。

    让杜母不要再管。

    杜母是真不想管,顺势就答应了。

    后头贺大富来过杜家两回,被于月莺带到了外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算到贺大富往于月莺手里塞钱,于月莺还收了。

    杜母让于月莺还回去,于月莺还不肯。

    杜母把于月莺说了一顿,两人大吵了一架。

    于月莺这次来了脾气,不跟杜母说话了,也不干家务活了,成分闷在屋里,也不知道会不会闷出病。

    杜母敲了几回门,于月莺都不开门。

    这事杜母没敢跟杜父说。

    要是说了,以老杜的性子只怕又要把于月莺给送走。

    杜母正心烦的想着事,杜奶奶从屋里走出来了,贴了膏药后,杜奶奶的情况好多了,能走动了。

    “彩月,得敏病着,你想法子去农贸市场瞧瞧,有没有鸡,买一只回来给她炖炖汤,她爱喝鸡汤。”“

    杜母听到这话,头更疼了:“妈,之前跟大伙借的腊肉、火腿肠都还没还完呢,这哪有钱去买鸡。”

    这下雨了,有几块瓦片漏雨,还得让老杜买几块新瓦片换上。

    老五又长个了,以前的衣服都短了,给得老五做套新衣服,哪样不花钱?

    杜奶奶沉默的看着杜母。

    杜母只能当作看不到,“中午有鸡蛋汤,等会让得敏出来喝汤。”

    鸡汤没有。

    杜奶奶往杜得敏的屋里走去。

    杜母站起来,准备去看看隔壁有没有鸡蛋,借一个过来。

    家里的鸡蛋吃完了,没买。

    她也不想买,人多,只买几个鸡蛋也不够吃的。

    “姨妈。”于月莺听到说话声,早就从西屋出来了,她站了有一会了。

    杜母诧异的看向于月莺。

    哟,不闹脾气了?

    知道喊人了?

    “姨妈,我等会要搬走。”于月莺说,“以后我就不住在这了。”

    那正好,少了一张嘴。

    杜母问:“是回老家吗?”

    “不是的,朱婶给我找了一份活,那边有住的地方。”于月莺脸上露出浅浅的笑,这是早上朱婶过来的时候说的。

    那会姨妈不在,好像是有个姓李的邻居家里有什么事,姨妈过去了一会。

    “户口呢?”杜母问。

    “在那边单位办个寄挂户口。”于月莺脸上的笑更灿烂了。

    工作有了,还有了住的地方,她再也不用在杜家的屋檐下,低人一头了。

    “姨妈,我去收拾东西了。”于月莺现在没什么跟杜母说的。

    她早瞧出来了,姨妈天天家长里短的,知道得也不多,以后也帮不上什么忙。至于姨夫,那就更不用说了,姨夫跟她关系不好,压根指望不上。

    “是哪个单位?”杜母问。

    于月莺进了屋,把门一关,似乎压根就不打算告诉杜母。

    “月莺?”杜母在外头喊了好几声,于月莺都不开门。

    杜母在门口站了一会,这是她家,她倒是可以闯进去,可有那必要吗?

    这孩子,在杜家住了这么久,虽说杜家也有亏待她的地方,可毕竟给了住的给了吃喝,还给找了个对象……

    成不成的不说。

    现在于月莺这态度,让杜母挺心寒的。

    供销社。

    杜思苦问了一下毛线针的价钱,有几毛钱的,也有几块钱的,不同的样式不同的材料,这价钱就不同。

    “哪一套最便宜?”

    “这一套,一张工业劵,再加五毛钱。”供销社的营业员说道。

    “给我来一套。”杜思苦掏出五毛钱跟工业劵递了过去。

    营业员把一套毛线针递给了杜思苦。

    一套毛线针共有四根。

    杜思苦带把毛线针拿好,背着蛇皮袋,走出了供销社。她的毛钱团已经塞进蛇皮袋里头了,这样一来是好拿,二来她怕供销社的人误以为她是在供销社买的毛钱。

    到时候扯不清。

    买完毛线针,杜思苦就回机修厂了。

    这毛线针,做起来不难。

    一车间有钢丝跟不绣钢,切成跟这毛线针一样的长度,打磨,抛光,两边磨尖。

    一套毛线针就做好了。

    到时候做三四套吧,袁秀红一套,余凤敏一套,宿管张阿姨那边也可以做一套……

    对了。

    还有长和大队,上次她去帮忙收割的。鲁队长的媳妇(姜婶子)对她特别好,走的时候还送了不少晒干的笋干给她呢。

    到时候给姜婶子送一套毛钱针过去。

    反正到时候自己做,又不花钱,还能磨练手艺呢。

    杜思苦回到女工宿舍,把蛇皮袋放下来,把里面的毛线拿了出来,之后就带着毛线团跟毛线针去楼下找宿管张阿姨了。

    “张阿姨,你教我织围巾吧。”

    这个肯定比织毛衣简单。

    晚上。

    袁秀红回到宿舍,把制好的玉红膏交给了余凤敏,“晚上试试?”涂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