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50-60(第26/32页)

    大鸡腿她就不客气了。

    杜母:“老四,跟你表姐分分。”月莺明天就走了,瞧瞧这孩子可怜的,在桌上都不敢夹菜吃。

    还是老杜等明天的话太重了。

    杜思苦直接开吃。

    杜母表情一僵,这老四怎么这么听话。

    “老四,你懂不懂礼数?”

    当着这么多人的呢,一点面子都不给她。

    杜思苦:“你再买一只鸡只独煮给表姐呗。”继续吃。

    就记忆里于月莺干的那事,她就不能够把这鸡腿分给于月莺,分了心里不舒服,脑子可能也会不舒服。

    “你真是不像话,像你这样,以后嫁了人怎么办!”杜母声音越来越高。

    嫁人?

    杜爷爷眉头青筋一跳,“好了,彩月,孩子们爱吃就吃,下次再买就是了。”

    怎么还提婚事。

    现在老四这状态可不能随便嫁人。

    这是想去祸害谁家呢?

    杜母再气也没办法,爸都这么说了,她能不听吗?

    杜思苦把嘴里的食物吃完,直接说:“下午拍完全家福还有事,之后就回厂里了,晚上就不回来了。我现在上班了,不能老请假。”

    杜母脸色难看。

    老四要走?

    那这晚饭怎么办,谁做?

    老四这班有什么好上的,工资又不给她,耽误一两天怎么了。

    杜母:“半天假你都请不到吗?”

    杜思苦:“之前请过了,现在不好请,我才去不久,不好多请假。”

    “不行就别干了。”杜母语气不好。

    杜思苦瞧着杜母,就明说了:“妈,晚上你带表姐去相亲,爸他们可以去下馆子,你怎么老惦记着让我请假留下来做饭呢?”

    那不是花钱吗!

    杜母瞪杜思苦:“最后家里花的还不够多的。”

    杜有军:“大嫂,晚饭我请。”

    不用再吵了。

    既然晚饭有着落了,杜母就没再说了。

    不过,这心里依旧不痛快。

    照相馆那边,杜父定的是两点。

    杜家吃饭晚,等吃完都一点多了,洗碗洗锅是来不及了,一家子人匆匆往照相馆去了。

    “姨妈,我就不去了。”于月莺不是杜家人,就留在了家里。

    她自己不想去。

    她刚得的红料子还没缝好呢,要是去拍照,得耽误不少时间呢。

    她拿了之前的衣服,在衣服领子跟袖口处缝上红花边,这样一来,衣服又是新款式了。

    还让人眼前一亮。

    正好晚上穿去贺家相看。

    杜母一听也有道理,就没再劝。

    到了照相馆,爷爷奶奶坐在中间,杜父跟杜母坐在左边,杜有军跟杜得敏坐在右边,孩子们全部站在后面。

    一共十二个人,坐了六个,站着六个。

    文秀在杜得敏身后,杜思苦跟老五是挨着站的,站在杜父杜母身后,杜文三兄弟站在中间,他们个子高,站中间照出来的相好看。

    “好,笑一个。”照相馆的师傅喊道。

    咔嚓一声。

    闪光灯亮了。

    照好了。

    “你们是要洗黑白的,还是彩色的?”照相馆的师傅问,“几寸的?”

    尺寸不一样,价钱不一样。

    杜爷爷:“要彩色的,要大一点的。”

    照相馆的师傅:“那这可不便宜,彩色六寸照得二十块钱。”

    杜父过来,“爸,就洗黑白的。”

    照相馆的师傅道:“黑白的六寸照十块钱。”

    杜爷爷想了想:“要一张彩色的,再要一张黑折的,要有框。”

    大客户啊。

    照相馆的师傅笑了:“行。”

    “等一会,我再拍一张。”杜爷爷突然说。

    杜父心提了起来,单独拍一张,什么意思?

    等杜父看到是他爸跟他妈一起拍了一张合照,这才放心。

    他真怕是遗照啊。

    拍完照,杜文过来跟杜父说了一声,有事要去办,晚点回家。

    杜二也是一样,跟老朋友们聚聚。

    要不是晚上二叔请他们下馆子,他晚上都不一定回来吃。

    杜文带着杜思苦去了煤厂。

    找卫东。

    卫东出来了,他个子一般,不高不矮,单眼皮,因为在煤厂干活,手指甲缝里常年是黑的,倒不是没洗手,而是洗不干净。

    “杜大哥,你什么回来的!”卫东看到杜文很惊喜。

    “昨天回的。”杜文道,“我过来是有点事想找你帮忙。”他说了煤的事,现在就在一车煤,便宜点的。

    等会送到纺织厂去。

    “没问题。”卫东拍着胸脯保证。

    他爸在煤厂干了几十年了,他也在这边干了几年了,煤厂的人给他爸面子。

    “纺织厂挺远的,要煤也多,厂里能用拖拉机运吗,油钱我出。”杜文把钱都拿出来了。

    第59章 059

    ……

    拖拉机运煤, 当然没问题。

    卫东带着杜文跟杜思苦去了里头休息室,他去找人装煤了。

    煤厂开拖拉机的师傅姓伍,爱抽烟, 回头他去他爸那拿包烟送给伍师傅就是了 。

    过了一会。

    卫东又来了,“杜大哥, 要多少斤煤?2吨够不够?”

    他们厂的拖拉机能运两吨。

    一吨是二千斤,两吨就是四千斤。

    杜思苦:“ 这煤什么价?”

    卫东压着声说, “给你们十块钱一吨, 出厂价。”这是一点钱都不赚,还倒贴路费。

    是个实在人。

    杜思苦也压低声音:“我们去纺织厂买毛线, 买布料,你们家要不要买一点?”也是便宜价钱。

    大家互利互惠嘛。

    卫东:“这事得问我妈。”

    不知道他妈要不要毛线。

    杜思苦:“你今年冬天不穿新毛衣?不要毛裤?”

    围巾呢,帽子呢?

    “要!”卫东下定决心了, “买一些。”

    他那旧毛衣穿了三年了,该换新的了。他自个买毛线, 就不信他妈(朱婶)还能退回去。

    他妈最近这几年抠得厉害, 说什么要攒钱给他跟弟弟娶媳妇用。

    除了在吃的上大方一些,用的穿的都小气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