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宠冠后宫: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娘娘她宠冠后宫》 60-70(第10/14页)

要奴才去禀告皇后?”

    闻褚点头,满不在乎地允了:“去吧。”

    “奴才告退。”

    孟问槐和刘义忠躬身退出殿内。

    刘义忠苦着脸,朝孟问槐拱手道谢:“这一次,还要多谢孟总管。”

    孟问槐笑道:“都是伺候陛下的,何必说一个谢字?”

    “松萝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总归认了我当她的干爹,我这个做干爹的,难道还能不为她打算?”

    刘义忠神情微松,动容道:“不论如何,这一次,还是多亏了你的提醒。”

    孟问槐揽过他的肩膀,边往旁边挪步,边低声问:“依你所见,昭嫔如何?”

    刘义忠竖起一个大拇指:“孟总管的眼光,一如既往,先前打的赌,是我输了。”

    孟问槐闻言,笑而不语。

    这位昭嫔,可不是能小觑的主。

    *

    沈听宜不担心闻褚会对于刘义忠的话无动于衷。

    闻褚对永州案一直耿耿于怀,对于江家,也一直觉得亏欠。前世,刘义忠应该并未将此事告知闻褚,而是私下里联合了人——沈听宜猜想,大概是沈媛熙,打压薛家,并造成了贞妃早产。而后,大约是被闻褚察觉了,他二话不说,立即发作了薛家,甚至没有责罚刘义忠。

    沈听宜之所以对此事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后宫中因薛家嫡子被下了牢狱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所有人都在议论,贞妃是否会因此失宠。

    不过,薛家虽然被惩处,薛家嫡子也被关押,贞妃却好好的,地位丝毫没有被动摇。

    如今,刘义忠选择告诉闻褚,不知是否能保全他的女儿女婿?

    沈听宜之所以这样想,也是因为在薛家被处置之后,忽然有一天,刘义忠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明面上直接针对起了贞妃。

    他是一个宦官,这样针对一个宠妃,丝毫没有好处。

    可闻褚的态度也十分奇怪,对于刘义忠的所作所为,只当做没看见。

    而被刘义忠所选择的人,是她,刘义忠要扶持她对付贞妃,并给予她切实的好处。只是,她那时候心里没有争宠,不在乎这些。

    后来,新人入宫,刘义忠又选了一名新人对付贞妃,自然这背后是有闻褚的默认和支持。

    闻褚那样奇怪的态度,看着似乎是觉得亏欠刘义忠,可他是帝王,怎么会亏欠一个宦官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与刘义忠那女儿女婿,有着特殊的关系。

    所以,昨晚在听完刘义忠的解释,沈听宜恍然大悟。

    前世,刘义忠的女儿和女婿,应当是亡故了,而刘义忠将此事归咎于薛家和贞妃,所以他不顾一切针对贞妃。而闻褚,心怀愧疚,默认他的举动。最后,受害的只有贞妃。

    ……

    宫里还在议论莲淑仪的事,但那日之后,帝王除了去临芳馆,就是在延清殿,未曾召幸任何人,于是,谣言渐渐淡下来的同时也让人更加深信了。

    皇后听闻孟问槐传来的话,惊疑道:“陛下将薛大人斥责了?”

    孟问槐道:“是,陛下斥责薛大人教子无方,已经罢免了薛大人的中书舍人一职。”

    中书舍人虽是五品官,可到底是陛下近臣,参与机密,又负责草拟诏令。可以说,是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想坐上的位置。

    如今,却轻飘飘地被罢免了。

    皇后心惊的同时,又觉得诧异:“不知薛家,出了何事?”

    孟问槐嘴巴紧的很,哪里会说实话,只道:“朝政上的事,奴才哪能明白呢?陛下吩咐,务必瞒住此事,不必惊扰贞妃。”

    皇后微微颔首:“陛下的旨意,本宫明白了,还请陛下放心,本宫这就修书一封告知明妃。”

    孟问槐完成了任务,也不逗留,躬身告退:“奴才告退。”

    第068章 早产(上)

    皇后让若素送他离开,扶着安之,轻叹道:“这宫里,又不太平了。”

    安之笑道:“殿下,宫里又有哪一天是平静的呢?”

    皇后目视前方,嘴角噙着笑意:“是啊,宫里哪里有平静的日子。”

    安之意味深长地道:“陛下处置了薛家,又要瞒着贞妃,可贞妃那儿,当真瞒得住吗?”

    皇后看着她,淡然一笑:“瞒不瞒得住,又与本宫何干?该做的,本宫已经做足了。若是没瞒住,陛下怪罪下来,最先受到牵连的,该是宫里的人才是。”

    安之会意道:“殿下特意将明妃留下来,倒也有了用处。”

    皇后眼里闪过一道不明的情绪,轻笑道:“她的用处还多着呢。”

    不管处在哪个位置,都有一份责任在身上,她既然是“明妃”,就该担负起肩上的责任,若担不起,这个位置也该换一个人坐了。

    皇后的目光在花瓶里的朝阳花上停留,漫不经心地拨弄了两下,“昭嫔那儿如何?”

    “乔医女说,昭嫔的病症还需细细养着。”安之迟疑了一阵,“乔医女还有句话,不知当不当真。”

    皇后微微扬眉,“哦?什么话,你但说无妨。”

    安之小心翼翼地道:“陛下仿佛没给昭嫔留。”

    皇后抬手打断:“从哪看出来的?”

    “昭嫔每每侍寝以后,陛下都让御前掌事宫女今微去伺候。”安之缓缓说着,“昭嫔体内本就寒气过重,不宜服用避子汤,想必陛下是顾及到了这一点……”

    旁人或许不知,可皇后太清楚了,今微她虽是御前掌事宫女,地位却比孟问槐还要高,她擅长医术,尤其是女科,她的母亲,还是孝德皇太后身边最受倚重和信任的女医。

    她本人与陛下,可以说是自幼相识,在陛下登基那年,孝德皇太后将今微给了陛下,让她做了御前女官。

    乔颂声也擅长女科,却不敢说和她比一比。这个或许只是猜测,却令皇后琢磨不透了:“陛下从未不留,这昭嫔还是第一个。”

    安之悄声:“莫不是因为荣妃?”

    皇后蹙了蹙眉,陷入沉思。

    ……

    长安城皇宫

    唐文茵看着皇后传来的书信,只觉得脑子密密麻麻地疼起来。

    胡婕妤坐在下方,好奇道:“皇后殿下说了什么?”

    唐文茵将信递到宫女手上,传给她,“你自己看罢。”

    胡婕妤接过,扫了一眼后,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

    手中的信纸轻飘飘的,本应没有重量,可她攥着,却忽然喘不过气来。

    她失色道:“这……殿下的意思,是让我们瞒着贞妃?可是后宫中,这样的消息,谁能瞒得住?”

    唐文茵抚眉道:“陛下责罚了薛家,又顾念贞妃和腹中皇嗣。如今陛下和殿下不在宫中,我们既然管理后宫,就必须遵旨将这消息封锁,不让贞妃听到一丝一毫。”

    可这何其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