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120-130(第23/24页)

的明君,是救了你我的大汉陛下!”

    皇甫嵩依稀觉得,当刘协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隐约在那个“救”字上咬牙,发出了一声重读,但再看去,少年眉眼间终于挣脱了这两日间的阴霾,缓缓浮现出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又好像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他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皇甫将军,我们安全了。”

    安全了。

    这安全的处境,还不仅仅是因为郿坞之下少了郭汜那乱臣贼子,而是他刘协终于不必再做这名不副实的汉家天子,承载起这份本就不属于他的责任。

    当这种想法终于挤占出了生存的危机时,他整个人好像都因解脱了枷锁而轻松了起来。

    “陛……陈留王!”

    这个声音没有留住刘协,因为他已越过了皇甫嵩,拔腿跑了起来。

    早已有人因刘协的回应,自发地打开了郿坞的城门,就让这道雀跃的少年人身影一路狂奔,毫无阻碍地来到了刘秉的面前,站在了已翻身下马的青年面前。

    不知道为什么,当这一次换成仰头而望,不是自高处俯瞰下来的时候,面前这张陌生又恍若相识的脸愈发清晰地呈现在了刘协的面前,非但没让他因恐惧而后退,反而又有些想要哭了。

    刘协忍了忍眼眶里的泪意,“……阿兄,董卓他……”

    “他已死在了百姓的愤怒里,再无法作乱了,为他坐镇关中的李儒,也死在了我们破关讨贼的时候。”

    “若是你担心卢公的话也可安心了,把守长安的张济投降,除了莽撞行事的王允等人,其余朝臣都还好好地活着。等你们安然回到洛阳的时候,荥阳王一定会很欣慰的。”

    “当然,”刘秉又补充道,“我也很欣慰。”

    刘协有些分不清楚,这句欣慰到底是对他们未丢气节的嘉奖,是对他们选择了夺取郿坞、在关中发起反抗的赞叹,又或者,这句以“我”而非“朕”的口吻说出的话,就只是一位兄长对弟弟还活着的欣喜。

    他那跑动起来越来越轻的脚步,让他此刻有若置身云端,而在这云层的更高处,有一只手伸了过来,搭在了他的肩头:“有兄长在此,万事无忧。”

    “……阿兄。”刘协哽咽着又喊出了一声,随后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刘秉将他轻轻地推向了后方的亲卫队伍,“将陈留王送回长安去,好生安顿。”

    他转回头,又对上了疑虑未消的皇甫嵩与默然发愣的唐姬,停顿了片刻,从容颔首道:“诸位为朕攻取关中各有贡献,也请速回长安休息吧,随后朝会,自当辞旧迎新,一洗董卓昔日把控此间的旧貌。”

    刘协此刻已被士卒搀扶着,坐到了从郿坞中牵出马车上,连忙问道:“阿兄不与我们一并回去吗?”

    刘秉笑着答道:“还需继续扫清关中叛贼呢,哪是这么快能闲得下来的。”

    刘协总不好说,因刘秉而来的安全感,让他总有些担心,在离开了对方的视线后,先前的噩梦又会卷土重来,但在此刻,他也只能说道:“那就预祝陛下祝愿兄长势如破竹,速取全境了。”

    对于刘协来说,这确是一句出自于本心的诚挚祝愿。

    而对于此刻的关中来说,这其实是一句事实。

    刘协终究还是年轻了一些,不明白速破潼关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起码在洛阳大军攻城之前,李儒是真的觉得,这处由他们选定的关隘,最起码也能阻拦住敌军十天半月,最先出问题的,可能是凉州、荆州那边。

    谁知道在潼关处的两军交锋,以刘秉这方付出了一部分伤亡的代价飞快结束,大军更为猛虎出笼一般,追逐着余下的叛军。

    除了已死的李儒、牛辅、郭汜,已投降的张济和其侄子张绣外,关中还剩下李傕、董旻与樊稠三路兵马。

    这三路兵马合计,约莫还有六千余人。

    但当刘秉重新回到长安的时候,距离他结束郿坞困境,仅仅过去了两日有余。

    而若是有人迎接这路凯旋的大军,便会发觉,追随汉帝刘秉抵达长安的,已又多出了两方兵马,彻底让长安城外留待处置的叛军,被镇住了蠢蠢欲动的心思。

    以张济为例,他但凡长了眼睛就能看到,新增的两路兵马毫不逊色于第一批杀至长安的洛阳官兵,甚至,那两路兵马中为首的武将,还要更显精力旺盛,似是迫切地想要再来一场战斗,能让他们尽展拳脚。

    他们怎敢再有妄念。

    再敢动的话,多的是人愿意,拿下他们为平叛的战功。

    除非他们真的不想要命了,否则拿什么来作乱?

    但张济不知道的是,刘秉此刻的心里话说出来,其实是有点欠打的。

    他头疼!

    ……

    就像现在,刘秉有些头疼地听到,吕布又开了口。

    自打他和吕布带着从凉州进发的兵马会合后,这家伙的话就没停过。

    不是说后悔自己没早一步打入关中,以协助陛下夺取潼关,就是说此番讨董如此大事,竟未能和他那便宜义父再见上一面……

    现在又已说道:“陛下,不知打完了关中,是不是应该顺势打南方的蜀……”

    “贾文和。”刘秉语气淡淡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向着后方老神在在的贾诩看去,“你是奉先的军师,总该为他解惑的。”

    为何吕布没跟贾诩抱怨安排有误呢?因为在与陛下碰面之前,吕布带兵,斩杀了驻兵于陈仓的樊稠,又在途经槐里时,杀死了奉李儒之命支援陈仓前线的董旻。相比起阵斩李傕的另一路兵马,也就是孙策他们的这一方,他怎么算,战功都还是要更多的,起码从两路偏师的比较来说,他并未丢了颜面。这样一来,吕布又为何要找贾诩的麻烦。

    最多就是哀嚎两声陛下发兵讨贼何其神速,竟没给他以力挽狂澜的机会。

    但现在,有了陛下的那句话,贾诩总不能再装耳朵不好用了。

    他喊了一声吕将军,示意吕布过去说话。

    吕布迟疑了一下,还是退到了贾诩的身边。

    贾诩叹了口气:“吕将军啊,陛下纵容你在这儿大表遗憾、进而请战,是因为器重亲近于你,不是让您蹬鼻子上脸的。蜀中这地方多年间,就不是便于往来之地,就连意图凭借益州牧之位避开党派争斗的刘焉,都是依靠着蜀中贵族,才掌控住了此地。他先前对陛下全无表态,也完全可以说是巴中有五斗米教主持,让他与中原音书断绝,无法脱身前来。起码从朝廷的角度,应当先派使者前去,再定他到底有无谋逆的罪状。”

    “我也敢说,以朝廷扫平关中的表现,一旦传至蜀中,那刘焉再如何心思叵测,也绝不敢对陛下有所不敬,所以真正麻烦的,反而不是那起码有宗室之名的刘焉,而是蜀中的那些巴人氐人。”

    “那就去打他们呀。”吕布说得坦坦荡荡。

    却见不只是贾诩又有点想要叹气,另一头的孙策也翻了个白眼。

    他顿时怒向孙策:“你这是什么意思?”

    孙策爽朗一笑:“就是觉得吕将军应当听一听我父亲给我的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