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50-60(第28/31页)

,用米浆泥浆混合石块达成的地基和用泥水与土混合而成的墙面,都要比寻常时候容易冻结起来,应当来得及在最冷的天气降临洛阳前,修筑好这批应急的屋舍。不过……

    “那是何物?”曹操指着被人扛过去的一众黑黢黢的东西问道。

    说那东西是石炭,好像形状有些不同寻常。

    “哦!那是陛下从道家秘术中得来的方子,把石炭改造了一番。”曹昂顺手拔出了手边的配剑,在其上轻弹了一下,“不仅铸剑的火候比先前好了数倍,此物也可用作取暖供火了,要不然,还没那么多木头行条可用,早将它们拿去烧制木炭了。”

    曹操闻言,面上未露声色,心中却已对这位陛下大为好奇,属实不知为何先前何太后与何大将军在时,他从未表现出这样的本领。莫非真是汉室皇帝的本领,到了逆境之时更见本事?

    他这样想着,却并未在曹昂面前说出来,只悠悠叹道:“陛下当真是用心良苦……只不知经历了这一番骤变,陛下的情况可好?”

    曹昂答道:“父亲这一路酸枣联军抵达洛阳,陛下必是要接见的,到时便能让父亲见到陛下是怎样的明主了!”

    曹操:“……”

    说真的,曹昂这语气,真是又让他想到了之前曹昂送来的那封信!口中叫着父亲,却早将父亲丢到不知何处了!

    只希望,这位重回帝位的陛下,真能让他看到汉室的希望吧……

    ……

    不过此刻,这位汉室的希望已痛苦地瞪大了眼睛,只恨不得将自己是个文盲的消息告知天下,免得又有这等回答不上来的话。

    他此刻站在洛阳的太学之前,听着蔡昭姬在将各处收拢上来的典籍大略翻阅了一番后,告知着他缺卷损毁的情况。

    什么《东观汉记》《六韬》《尚书》,他都是只闻其名,不解其实,听得蔡昭姬问他能给多少时间修复补缺,他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东西到底有几卷多少字啊?他随便说个数的话,有过目不忘本领的蔡昭姬是不是也能给他变个魔术,直接变出来?

    “……陛下?”

    刘秉摸着眼前的石刻,叹道:“无事,我只是在想,他生前,总算还做了一件好事。”

    相比于兰台书籍被大火焚烧殆尽,反而是太学之前,由汉灵帝授意蔡邕等人完工的熹平石经还大略保存完好,就算是西凉军也来不及将它搬走,倒是给他留下了一笔典籍财富,免于继续彻底被世家挟制,放任他们垄断知识。

    不过这话,蔡昭姬可不敢接。大概也只有陛下敢说什么先帝还算干了件好事,其他的……

    “陛下!”蔡昭姬刚要继续开口,忽听远处有人匆匆行来,抢在了她的前面。

    刘秉抬眸,就见那报信的士卒飞快地跑到他的面前,“陛下!酸枣联军众人已与段将军孙将军等人抵达了洛阳外,恳请觐见面圣!”

    刘秉目光一转,漫不经心地答道:“请他们速来此地吧。”

    士卒一惊,不知这算是什么面圣的地点,但见陛下摆了摆手,也连忙退了下去。

    不多时,袁绍曹操等人便已快马越过了洛水,抵达了此地。

    众人当中隐约响起了几声抽气。

    洛阳的大火已然彻底平息,但破败的景象依然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与他们印象之中的洛阳可说是天差地别,甚至让人一时之间无法从这异常可怕的对比当中反应过来。

    倒是那站在太学之前的身影,被这周遭的火场残骸映照得无比从容。正是,身在众人簇拥当中的天子!

    他那淡淡的目光,很快落到了袁绍的身上,开口道:“司隶校尉,是否来得太迟了一些?”

    不能怪刘辩一眼认出袁绍是这当中的哪一位,实在是他的表情在众人当中最是怪异,也最符合张燕在之前见过袁绍后的描述。

    这怪异的神情……也是刘秉早有预料的事情。只因此时此刻,在这拉近的距离里,袁绍已敢做出一个斩钉截铁的判断,他真的没见过眼前的这位皇帝!眼前这位,或许是什么宗室之后,却绝对不是真正的刘辩!

    可对方的下一句话,已满是帝王风范地落在了他的面前。

    “董卓入京因你而起,你走得最快,可为何——”

    刘秉眸光渐冷,直视着袁绍依然苍白的面容,毫无一点同情的神色,“你却来得最迟呢?”

    【作者有话说】

    这章叫啥,叫怼着袁绍脸的战斗结算吗23333

    目前的情况刘辩活着比死了好很多,比如现在秉质问袁绍就非常理直气壮,至于评论区担心的问题,后面会一个个解决的。

    更新晚了!评论区发100个红包!

    第60章 第六十章

    ◎已定正统,先安民心◎

    这实在不是一句给袁绍面子的发问!

    何早退而迟来也!

    无论是畏惧于董卓强权的“早退”,还是被困于虎牢关、未能尽早开赴洛阳的“迟来”,都以斩钉截铁的架势,将袁绍直接钉在了耻辱柱上。

    ……

    袁绍呼吸一滞。

    在这一个照面之间,他实在是无法从刘秉的表现中,看出他到底是何身份,又为何能取代刘辩成为皇帝,只因——

    那确是帝王方能有的威仪,也唯有帝王,才能以这样的语气,向着他袁绍发出这样的一句质问。

    就连他为何会将这会面的地方放在此地,都好像能有一个个合理的解释。

    起码,与袁绍同来的孙坚,就已是一脸恍然。

    在应召而来的时候,他还在想,这洛阳皇宫虽被大火烧毁,却还不至于连一个用于陛下召见官员的地方都找不出来,但此刻,陛下上来就是一句对袁绍的发难,已将一些话付诸于不言之中。

    那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不是袁绍为何来迟,而是“司隶校尉”为何来迟!

    位比两千石的司隶校尉,负责督辖京师洛阳与其周边,麾下有一支逾千人的武官队伍,本该是洛阳遭逢大难之时最重要的护驾力量,却愣是姗姗来迟,比流落在外的皇帝还晚一步抵达洛阳。

    别管袁绍是不是弃官而逃,又是不是重新领了渤海太守这个官职,起码对于眼前这位陛下来说,他就是那个不负责任的司隶校尉。

    他连自己的司隶校尉职责都做不好,又凭什么安坐于洛阳高堂之上,踏足洛阳腹地,就该在刚刚渡过洛水之时止步,停在此地。

    后方的废墟,和被陛下亲自绞断以自罚的头发,都像是对于袁绍的控诉。

    不过也许,还有一个更加直白的说法——

    袁绍他不配!

    刘秉得理不饶人,深知此刻最好的破解别人对他的质疑,就是先把对于袁绍的质疑说出口。“回答我!洛阳为董卓付之一炬,繁盛景象化为焦土,你袁绍又要为此负担多少责任!”

    “我……”袁绍话一出口,心中便是忽然一沉。

    当他被刘秉的问题牵着鼻子走的那一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