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40-50(第3/13页)
二凤说回了长安要找巧匠给马儿上颜色,至于上什么颜色,那还用问吗;
还有一块特别好的木料,李世民让收起来,他看着飒露紫很喜欢趴着睡觉的时候把头搁在个小凳子或者前腿上,觉得可以给大马打一个小架子给它睡觉的时候用,李盛甩甩尾巴,其实他就是没枕头不习惯而已
挑了一堆东西,二凤的气好像顺了一点,带着飒露紫回去了。
李盛的点心早就吃没了,好在还有糖浆。
李世民找了个干净的小碗给他倒了些出来递到他的嘴边,被紫色大马往这边推。
李盛:二凤心里苦,喝点甜的哄哄自己吧。
李世民笑了笑,又拿了一个碗给自己倒了些,把自己的碗跟飒露紫的碰一碰,然后自己喝掉,又把那一碗拿过来给马儿。
李盛凑过来低下头舔着吃掉了,很快就能回长安了,现在已经是五月,在接下来的夏天,果蔬丰饶,他应该会在长安吃到很多好吃的。
想到这他就眯起眼睛,愉快地晃了晃尾巴。
洛阳既定,王世充的手下中一些罪行比较严重的就被处决了,但其中有一个人逃得一命,就是杜如晦的叔父杜淹。
但李盛很不喜欢这人。
虽然同为京兆杜氏,但杜淹与杜如晦有旧怨,杜淹在天下大乱后投奔了王世充,还设计借王世充的手害死了杜如晦的哥哥,把杜如晦的弟弟关押起来。
王世充败亡 ,他本应被处死,但杜如晦的弟弟苦苦哀求救叔父一命,因此杜如晦去向秦王求情,心腹谋士来求情,李世民给了这个面子,因此杜淹留下了一条命,但这人后面在秦王这不受重用,还想过去投奔李建成来着。
看着他被解绑,李盛眯眯眼睛有点不爽。
但别的人在李世民跟前就没这么大面子了,单雄信要被杀,李世勣与他曾经同在瓦岗共事,于是来求情,未能成功。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那个杀人狂魔朱粲也是在这时候被杀的,他投降李渊后又因为被使臣侮辱,杀人逃到了洛阳,直到李世民攻下洛阳才被斩首示众,据说他刚被杀,围观的百姓就纷纷把手里的石头泥巴投向他的尸体,顷刻间就成了一个小土包,嗯,都不用立坟头了。
还有一个旧隋老臣也很值得提一提,就是苏威。
不过呢,这人有点没眼力见,不分场合乱摆谱,还没来,就跟秦王传话说自己年老体弱不能行大礼拜见,望他见谅。
李世民什么脾气,能惯着他这个
再说了,王世充称帝的时候你拜没拜?拜他的时候没事,拜我就年老体弱了?我是那种很好欺负的人吗?
于是二凤很拽地传话说不让他来拜见了。
——“今既老病,不劳相见。”
苏威得知后恐慌不已,不久后去世。
李盛简直想吐槽:你既然这么怂,老实滑跪就完事了,还摆这个谱干嘛?
第43章
处理完洛阳的事情后,李世民率领大军班师长安,李渊亲自出城相迎。
李渊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战能打得这么痛快。
当初围洛阳而不得入,大军在外洛阳空悬,突厥趁机发兵,他情急之下还曾经发令让秦王班师,而今秦王携大胜而归,不但得了洛阳,更是一举擒获王世充,河北河南的两大割据势力一朝倾覆,自此,中原大定。
这场战争几乎已经定下了中原的归属,李唐统一天下已成定局,不过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人声攒动,维持秩序的兵将眼带亮光地期盼着这场盛典的主角——大唐秦王殿下李世民。
行伍之中,最崇拜尊敬的,就是这样逢战必胜的将军,不但有尊荣有面子,更有好处拿啊!
他们也有好友在秦王麾下,每次打完仗回来聚在一起说起战场上秦王殿下的英姿勃发算无遗策,都让人无限神往。
这次攻陷洛阳宫城,不知道有多少珍宝,秦王又待兵士又一向大方,据说洛阳府库中的金银都赏赐军将了。
随着鼓乐声渐进,主角登场了。
史载“太宗亲披黄金甲,陈铁马一万骑,甲士三万人,前后部鼓吹,俘二伪主及隋氏器物辇辂献于太庙。高祖大悦,行饮至礼以享焉。”
金甲映着日光闪闪发亮,李世民骑着一匹紫色大马,在部众的簇拥下,伴随着雄壮激昂的军乐进入了长安民众的视线。
玄甲军服甲一色,威势煌煌;步兵队军容整肃,行走间仿佛还带着战场上的血气;骑兵队的马蹄踏在大道上,激起一片扬灰。
尽管如此,无论是周边的将士,还是围观的长安百姓,都没有一点躲避,反而更往前挤着,希望看得更清楚些。
在后世,世界范围内每次有战争发生的时候,看着战场上惨烈的场景,国人总是会感念自己生在一个安全而强大的国家。
同样的想法也会在长安百姓心中涌现,自从李渊入主关中,无论外面如何,长安城中总是平安的,对比周边的郡县,能安安生生地过日子,总是幸运的。
而这种好日子,是靠着秦王殿下一次次打退敌兵保护了他们!
而当李世民骑着大马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周边的百姓都大呼起来,李盛听着都感觉心情愉悦,更别说二凤了。
就连李渊,想到河南河北山东的疆域都并入李唐地图,来日江南平定,那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共主,他就忍不住面上的笑意,曾经那些父子间的龃龉和猜忌,在莫大的欢喜面前,都被忘记了。
他望着下面的秦王,也是心生感慨,当年那个跟着他一招一式练功学武的小孩子,如今,已经是声名海内的大将军了啊!
在大家都欢喜无限的时候,只有两个人不高兴。
一个是李元吉,他自觉也有大功,但秦王的光芒完全盖住了他,大家只看到李世民,哪里还注意到他?
另一个是太子李建成,他站在李渊后面,看着秦王身后的一大堆猛将谋臣,还有那声威赫赫的甲军,就感觉胸膛里仿佛压了一块石头,闷得他透不过气来。
他是太子,但秦王的班底比他要强多了,尉迟敬德、裴行俨、程知节这些哪个不是威震一方的猛将?
房玄龄、杜如晦、薛收、长孙无忌辅佐秦王征战四方,都是学究天人的顶级谋士。
且秦王还是陕东道、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一个是中原腹地,一个是巴蜀重镇,这都是实权实邑啊!
而他呢?就算他是太子,参知政事,但父亲正当盛年大权在握,他这个太子能有多少实权?且他一直在李渊眼皮子底下,无论是招揽人才还是收拢财富,都碍手碍脚,不如秦王在外面更方便。
李世民行至城门前,下马行礼,李渊把他扶起来,看着后面囚车里的两个人,只觉心中畅意,于是说道:“自古旧官不称殊功,待来日别表徽号,用旌勋德。”
什么意思呢?
秦王这次立下了不世之功,现有的官职都配不上这样卓越的功勋,于是他要给秦王另造一个官职名称以示嘉赏。
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