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40-50(第8/21页)
弓,也不至于太打脸。
众人忙说皇上谦虚了。
接着是宗室们下场,允禄骑射功夫一流,射中了两只狐狸。
南苑这里没有老虎之类的猎物,能射中狐狸已经很不错。
弘昼的水平也就和俩侄儿差不多,他也不觉得如何,在场的除了俩小侄子都知道他骑射不行。
到了晚上,众人烤兔子吃,乾隆等人还喝了鹿血酒。
永琏这才有机会和大哥说悄悄话,“有四舅舅帮忙,我才能射中这么多猎物。”
“帮忙?”永璜想不到这事儿还能怎么帮忙。
永琏:“就是四舅舅帮我射的。”
永璜:“……”
永璜虽然迟钝,但也不是傻瓜,很快明白过来,“没关系,主要是你年纪太小了,等你再长大些,就不需要大人帮忙了。”
永琏:“……”
永璜见弟弟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以为他有些挫败,就摸了摸他的脑袋,“因为今日皇玛嬷在,汗阿玛要让皇玛嬷高兴,所以找人帮帮你。”
永琏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谁让他骑射功夫确实不行呢?
他又反过来夸永璜,“大哥你真厉害,竟然射中了两头鹿!平日没白练!”
永璜对自己今日的表现也很满意,嘿嘿笑道:“也是这边的猎物比较多,若真到了木兰围场,那可就难了。”
“不会的,等过两年木兰围猎,大哥肯定能像十六叔公一样,亲身射虎,大显身手!”永琏道。
永璜现在对十六叔公爷很崇拜,把烤好的兔腿递给弟弟,“多吃点肉,多吃肉才能有力气。”
他见弟弟情绪恢复正常,啃兔腿啃的挺香,又忍不住道:“咱们回去多练习练习吧,每天多射十支箭,用不了多少时间。哥哥陪你一起。”
永琏:“……”
他心里热乎乎的,重重点头,“好!”
为了大哥这句话,他也要好好练!
回京的路上,乾隆本想把永琏叫过来好好敲打一番,二伯当年五岁能射鹿,他这个太子还要旁人帮忙。回去还不加紧练习?
但转念一想,二伯五岁能射鹿有什么用啊,最后没当上皇帝。自家汗阿玛骑射功夫在兄弟里垫底,最后却荣登大宝。
弓马骑射说重要确实重要,说不重要也就那么回事。
而且时代不同了,现在洋人打仗拼得是火铳火炮,要不让永琏学学用火铳吧。
硬弓拉不开,拉火绳总不至于没力气吧?
当年皇玛法接自己进宫教养,是让十六叔教自己火铳,二十一叔教自己骑射。
十六叔确实熟练使用各种火铳,还得是他教永琏,自己才放心。
乾隆于是又给允禄布置了一项任务,教两位皇子使用火铳。尤其要教会二阿哥。
允禄就喜欢这种差事,比朝堂上的杂事儿轻松多了。乐呵呵的答应下来。
回到宫里,永琏休整几日,正准备和大哥一起苦练骑射,乾隆却调整了他们的课程安排,先跟允禄学习使用火铳,学会了再继续学骑射。
永琏:“……”
对啊!他真是死脑筋,既然骑射不行,可以换个赛道啊!
皇族学骑射一是为了给八旗将士做表率,二是为了震慑蒙古。
换成火铳,有一样的效果啊!而且这也说明,日后的八旗精锐,不再只能靠弓箭,熟练运用火器才是大趋势。
火铳比骑射简单多了,永琏又有了躺平的理由,还试图带着大哥一起躺平。
“弓箭过时了,咱们以后围猎用猎枪!”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关键问题
永琏实在是低估了这个年代火铳的使用难度。
这时候最常见的火铳就是鸟枪,一米多长,装弹也非常麻烦。
四个小少年一开始用火枪的准头还不如弓箭,允禄担心射的太偏,伤到路过的宫人,每次给他们上课,都要叮嘱宫人躲远点,别被误伤到。
永琏每次用鸟枪都紧张的一脑门汗,就怕打偏了,毕竟鸟枪射程比弓箭远几十米,万一偏了打到附近的树上,很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但这次可不能浑水摸鱼,要是连他都不会使用火铳,以后提倡朝廷重视火器什么的,就显得很没有说服力。
乾隆听说永琏学习使用火器很用心,还跟允禄打听火器营的情况,心下稍慰。
儿子只要对军事感兴趣就好,至于用什么兵器,没那么重要。
尚书房的四个小孩学习使用火铳的时候,朝廷也在讨论火器的问题。
去利未亚的商船终于启程了,商船上配备了目前大清最先进的火器,不但有“神威将军”、“威远将军”这些在康熙朝就立过大功的火炮,还有果亲王根据武备院的一些猎枪改良的新式连珠火铳。
官员们都赞果亲王厉害,虽手无缚鸡之力,却可设计出连珠火铳。
但果亲王对这样的结果似乎并不满意,商船还没到广州,他就上奏表示,现在商船上的这些武器有一个缺陷,那就是火药的威力不稳定,而且因为长期在海上航行,火药受潮,威力会逐渐下降。
现在要改良的,不仅是火器,还有火药。
但具体怎么改良,允礼也没什么思路,只能交给负责火药的濯灵厂。
永琏从乾隆口中听说这件事,简直太佩服十七叔公了,这真是抓住了关键问题。
可惜他帮不上什么忙,只知道应该提纯,具体怎么操作,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永琏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濯灵厂那些人身上,华夏大地上可从来不缺人才,只要方向找对,早晚能有进展。
乾隆也觉得允礼说的有点道理,就下了道谕旨,督促濯灵厂和武备院的人多沟通交流,调整火药配比。
此外,果亲王还表示,光改良火器不行,士兵们不会熟练使用,还是浪费。
朝廷不能只有火器营的士兵会用火器,骑兵步兵也应该进行训练,别看火铳简单,但到了战场上,装弹药的速度慢一点,就可能没命。
乾隆于是打算从京城的八旗精锐开始,给他们半年时间训练,明年三月,在卢沟桥附近阅兵。
圣祖当年就在卢沟桥阅兵,试用新火器,同时威慑来庆祝万寿节的蒙古王公。
乾隆等不到自己的万寿节,他半年内就要看到效果。
既然这件事是果亲王提议,乾隆就让果亲王允礼继续负责督办。
“皇上也真是,明知你身体不好,还一件接一件的给你安排差事。”允禄出门时,正好遇见准备去京郊大营的十七弟,不由小声抱怨了几句。
允礼笑道:“无妨,有差事在,我提着一口气,精神倒好些,反而比在家躺着强。”
“别勉强自己,要是干不动就找个侄子帮你。”允禄道。
“侄子?十六哥是想让我带带弘普?”允礼也不跟十六哥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