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20-30(第13/17页)
做了三天实验,一是要试怎样配菜最合适,二也是想估计一下每日剩菜能做多少量。
这几天御膳房做好的吃食都送去内务府,让他们带回家去分了。
小钮伦也很有参与感,二哥让她帮着尝尝味,她就认真点评。
每天坐等御膳房那边送吃的来。
傅恒也想尝尝宫里剩菜做出的食物是什么味儿,就留下陪着皇后说话。
皇后让人去尚书房传话,明瑞下学后先到长春宫来,和傅恒一起回去。
今日骑射课在学射固定靶子,除了额尔登额能轻松拉开弓外,剩下仨小孩拉弓都要费好大力气。
永琏再也不笑话皇玛法四力半的弓了,他连四力的都拉不开。
不过想想自己才七岁,又果断原谅自己。
等他十岁,一定能和皇玛法看齐。
十五岁超过皇玛法,拉个五力的弓,他就满足了。
永琏可从来没想过和精于骑射的汗阿玛比。
骑射课结束,四个小孩都胳膊酸痛。
策楞今日不用去乾清宫当值,就和额尔登额一起出宫回家,顺便去董鄂府上找永常喝酒。
剩下仨小孩则蹦蹦跳跳往长春宫走,永璜就说胳膊酸痛是因为练习得还不够,晚上做完功课可以再练练拉弓。
明瑞也表示回去要多练练,反正拉弓在室内也能练。
永琏用复杂的眼神看看大哥,人家明瑞以后要当名将,卷一点是正常的,大哥你怎么回事啊?
永琏纠结一会儿,“我明儿上课再练吧,晚上要准点睡觉。”
永璜和明瑞对此并不奇怪,连皇上罚抄都不能阻挡二阿哥按时睡觉呢,其他事儿就更不可能了。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大发善心
今日御膳房送来了一道羊肉面,一道烩菜和一道面果子。
御膳房顺便汇报了今日各宫送去的剩饭数量,依旧是寿康宫最多、东西六宫里翊坤宫最多。
“为何翊坤宫每天剩下这么多食物?比咸福宫还多。”永琏前两天就觉得奇怪了,想着再观察观察,但每天如此,就真的不对劲。咸福宫、翊坤宫都只住着一位主子,翊坤宫的那拉氏还只是妃位,份例比高贵妃少,她剩
下的饭菜却比高贵妃宫里多一倍。
这肯定不是二人饭量的问题。
皇后也早察觉不对,心里隐隐有了猜测,“明儿我问问那拉氏。”
御膳房的人退下后,大家一起动筷子尝了尝今日的菜色。
今天寿康宫剩下了一大块豆腐,还有一些粉条,加到烩菜里味道很不错。
傅恒道:“这比小摊小贩卖的烩菜好吃,应是加了高汤的。”
永琏点头,“高汤有时候多,有时候少,但每天都会剩下一些。”宫里做菜常用高汤增味,每日都能剩下一两锅。
有时候还有剩下的鸡汤,鸭汤,永琏觉得可以用来下面,泡馍、泡米饭。
傅恒建议面果子一文钱两个,“一般只有小孩子喜欢吃,卖贵了大人舍不得买。汤面可以卖两文一碗。”
今日上的羊肉面里面可是有好几块带骨的羊肉,街上两文钱很难买到这样的羊肉面。
永琏点头,找来纸笔把暂定的价格记下来。
“因为每日剩下的菜色多少有点出入,卖给百姓的饭菜也不能固定。”永琏道:“但可以分成三种,烩菜、面果子,汤面或者泡饭。”
明瑞、永璜都跟着点头。
钮伦好奇,“那我们每天能卖多少文?”
“刚御膳房说做了大概二十碗烩菜,五十个面果子,二十碗汤面。”永璜道:“让我算算。”
尚书房的仨小孩立刻一起算,明瑞先出答案,“一百二十五文。”
“一天一百二十五文,一个月就是三千七百五十文。”傅恒知道仨小孩算的慢,就帮他们算,“一个月不到五两银子。”
“好少。”钮伦听了不由皱眉,她平日听额娘算开销时,经常说几百两,几千两,随便做件衣服,都十几两银子。
他们这么多吃的,一个月才能赚不到五两。
皇后叹气,“我们本来也不为赚钱,只是不想浪费食物。”
永琏点头,“额娘说的对,不能忘记初心。”
永琏打算选两处穷人比较多的地方搭棚子。
傅恒对外城已经很熟悉了,说了两个位置,这两处都聚集一些做苦力的人。
接下来的事儿,就需要十六叔公帮忙了,让他选一批可靠的人负责此事。
宫里要在外面搭棚子周济百姓,少不得跟步军统领衙门打声招呼。
允禄去找步军统领鄂善时,他正焦头烂额,让人查下面官差和旗人勾结收保护费的事儿。
“也不知万岁爷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大过年的,直接问到我脸上来了。”鄂善一想到那日皇上的脸色,就瑟瑟发抖,都说当今皇上宽仁和善,不像先帝那样严厉刻薄。
他以后再也不附和这说法了,当今皇上发起火来,比先帝还吓人!
“天子脚下的事儿,万岁爷还能不知道?”允禄道:“依本王看,这件事该严惩。尤其那几个旗人和包衣奴才,朝廷给他们发的钱都哪儿去了?”
鄂善叹气,“还能哪儿去了,都赌光了呗。”
旗人里有不少沉迷赌博,这事儿允禄也知道,连宗室子弟都偶尔玩几把。
但赌博把钱输光了,房子也点了,搬到城外去赚这种不义之财,实在不像话。
“这事儿可不能糊弄,以后宫里派人在外城搭棚子救济百姓,外城有什么动静,皇上知道的更快。”允禄道。
鄂善一听,背上汗毛都竖起来了,以后步军统领这差事可不好干咯。
过年期间,永琏终于把罚抄写完了,屁颠屁颠跑去交给汗阿玛。
乾隆没好气,“朕还以为你早把这事儿忘了呢。”
“汗阿玛的惩戒,儿子哪里敢忘,每天抄写时都在反省。”永琏嘿嘿笑。
乾隆把儿子的嘴捏成鸭子嘴,“油嘴滑舌。”
他又仔细翻了翻厚厚一摞大字,能明显看出小家伙的字在一点点进步。
永琏的功课在尚书房这四个小孩里并不算突出,乾隆偶尔会着急。
但看小家伙在进步,他也就说不出苛责儿子的话。
作为储君,文韬武略固然要紧,但更重要的是识人用人的本事。否则当年圣祖爷就不会选自家汗阿玛继位,而是去选文武兼备的三伯了。
像自己这样,能文能武,还深谙人心的,那肯定是少数。
好在永琏办事时还算有章法,知道如何用人防人。日后多加历练,一定能当个不错的皇帝。
乾隆趁着过年清闲,把以前的数学书拿出来翻了翻,不会的题目真多。
别人他不好意思问,就把弘昼叫进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