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50-160(第1/27页)

    第151章 威名远扬牛

    *

    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 太阳已经升的很高,微微的风吹动树叶却带不来凉意,甚至连树荫下也没法乘凉。

    盛夏已至, 敢在正午出门的都是勇士。

    小皇帝认认真真的做完作业,扭头看看不远处低声谈话的两位老师,再次感叹岁月静好。

    之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 但是和外面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相比, 他这过的简直是神仙日子。

    人活着不能太贪心, 太贪心什么都不满足属于自讨苦吃, 还是他的心态好。

    功课已经做完了, 让他听听太傅和荀侍郎在说什么。

    猫猫祟祟.jpg

    两位老师余光扫到悄悄往他们这边挪的天子, 话题一转丝滑的从剑拔弩张换成唠家常。

    他们刚才谈的话题不适合让天子听,万一把人吓着就不好了。

    杨太傅无声叹气,他知道和荀仲豫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荀明光那小子能大张旗鼓的推行政令肯定提前和家里打过招呼,不然也不能这么肆无忌惮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臭小子他爹也是, 以前好歹能维持住温和的表象, 现在连表象也懒得维持,比不懂事的毛头小子还要咄咄逼人。

    “你们都有自己的打算,多的老夫也不说了,只希望下次那小子再干什么大事能提前说一声,老人家实在经不起吓。”

    荀悦眨眨眼睛, 温声道, “今年的科考成效非凡, 明光想明年举办考试的时候顺便再办一场武举,这算不算大事?”

    杨彪缓缓睁大眼睛, 颤巍巍的抬起手,“你们、你们简直……”

    扶持庶族士人也就算了,武举只要武力足够就能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吕布不够用要选出千八百个吕布吗?

    “太傅放心,武举并非只看武艺,最基础的识文断字也是要懂的。”荀悦解释道,“只是比起文举难度要小一些。”

    其实他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费劲再举办一场武举,士人大多文武双全,即便有偏向也很少对另一方面一窍不通。

    虽不似温侯那般骁勇,但领兵打仗足够用了。

    他们家傻小子天生力大无穷,所以他一直觉得武学这种东西更看天赋,就算再办一场武举也选不出第二个吕奉先第二个荀明光。

    不过那小子说办都办了不如一步到位,免得将来文武分家士人只学文不习武在武力上吃大亏,他这叫未雨绸缪,不是没事儿找事儿。

    行吧,当家做主的是他,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杨太傅抬起的手指抖啊抖啊抖,抖了半晌也没想出来要怎么说。

    小士族要往上钻营上头的世家或许能抗住,若是再来个不需要精研典籍只凭武力就能加官进爵的稳定渠道,那才是真的一点活路都不给世家留。

    偏偏如果真的有这么一条路,全天下的人都会死死的盯住,世家大族再怎么强势也没法站在天下百姓的对立面上。

    荀氏也是大族,怎么就出了这么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主儿?

    还一出就出了两个!

    荀悦怕老爷子气出好歹,放软了声音解释道,“太傅,悦少年丧父,自幼家贫,虽出身荀氏却鲜少与族人共居,明光一直随我生活,他对所谓的世家大族并没有归属感。”

    比起当个鲜衣纵马的世家子,那小子更喜欢在田里撒欢。

    杨彪深吸一口气,到底是久经风霜的老臣,再睁开眼睛便恢复如常,“你将这些告诉老夫,就不怕老夫拿你下狱?”

    猫猫祟祟找过来的小皇帝刚竖起耳朵就听到这话吓的一激灵,怎么了怎么了?好生生的下什么狱啊?这年头给天子当老师那么危险的吗?教不好就下狱?

    “太傅太傅,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就下狱啊!”小皇帝也不躲了,赶紧扑上来劝架,“太傅!朕已经改好了!真的不会再派人半路套王司徒麻袋了!所有事情都是朕一个人策划的!和荀侍郎没有关系!”

    杨彪:???

    “你还套了王司徒麻袋?”

    小皇帝:!!!

    心虚.jpg

    捂住嘴巴.jpg

    “太傅心怀天下,必不会徇私枉法。”荀悦恭维了几句,然后顿了一下,又真诚的看向好像比听到他儿子要篡位还震惊的太傅大人,“不过陛下所说之事确实与我无关。”

    他用他的名誉发誓,陛下套王司徒麻袋之前真的没和他说。

    小皇帝小鸡啄米般点头,“无关无关,不能下狱。”

    大美人要编书写书教书,不要进大牢啊!

    惨叫.jpg

    杨太傅按住鼓胀的太阳穴,“陛下!”

    小皇帝乖乖坐好,“在。”

    杨彪:……

    人活着是来渡劫的,他来渡劫,天子也不能成天傻乐。

    身为辅佐帝王的太傅,他决定开始让年少无知的小陛下感受世间险恶。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小皇帝看看旁边面色如常的荀侍郎,再看看沉着脸好像下一刻能把他们俩都下狱的太傅,小心翼翼开口,“太傅请讲。”

    以他们的关系什么话都可以说,别上竹板就行。

    杨太傅嘴角微抽,假装没看懂小皇帝的意思,一板一眼的将荀家臭小子在青州的所作所为说出来。

    小皇帝茫然的抬起头,“所以?”

    这些事情他已经知道了,之前上朝的时候太傅还夸小将军年轻人有志气有决心干的不错,有什么问题吗?

    杨彪:……

    杨太傅已经开始反思之前是不是夸的太过分,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觉得他对那小子一点意见都没有?

    荀悦迟疑了一瞬,看太傅大人捏着茶杯生闷气,主动承担起为小皇帝讲解青州新政令深层含义的责任。

    按理说这些事情不应该让天子知道,至少不应该由他来说。

    这些事情更该由太傅私下里告诉天子,或许说完之后还要大骂荀氏狼心狗肺乱臣贼子。

    不过以他对天子的了解,即便说出来结果也不会像他想的那样,甚至可能完全不同。

    事实也是如此,他们小陛下对此完全没有该有的反应。

    在荀侍郎解释完科举取士会对世家大族带来怎样的冲击、均田制度会对世家大族带来怎样的危害后,小皇帝后知后觉意识到太傅刚才为什么要说“下狱”,然后默默的往荀侍郎身边挪了挪。

    抱团取暖.jpg

    他不是世族出身,他没法对那些“冲击”“危害”感同身受,他觉得小将军干的好。

    对不起了太傅,世界就是这么险恶,一手带大的学生也可能会靠不住。

    也就是他不在青州,他要是在青州的话能当面把小将军夸上天。

    干的好!干的漂亮!就要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