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40-150(第4/25页)

最近哪儿做的不好。

    忙起来就是容易有疏漏, 竟然忘了屯田大营的定期心理疏导。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大部分人在经历过灾荒后都能被安稳的耕种生活吸引住,但还有小部分天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用得好是悍勇强兵用不好就是定时炸弹。

    这次是徐和听了张饶的馊主意主动找上门, 万一下次有小心思的不是所有事情都写在脸上的憨憨而是心机深沉之辈, 两万人的大营能被忽悠走一万五。

    这算什么?不幸中的万幸?

    他的运气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 不能每次都靠问题主动, 也不能指望他每次都能及时出现, 让他想想、额、好像不用想,身边就有个现成的全能秘书来扛事儿。

    ——子瑜子瑜,呼叫诸葛子瑜。

    话说“怀瑾握瑜”的人气真高啊,名“瑾”字“X瑜”, 名“瑜”字“X瑾”。得亏身边现在只有一个周瑜一个诸葛瑾,再来几个瑾瑜还真不好分。

    荀小将军放空心思感慨了一会儿, 等诸葛秘书过来立刻恢复如常。

    子瑜跟他不久还不清楚他们军中的配置, 正好趁此机会熟悉熟悉。

    擅长人际交往的人才不多见,子瑜就是他们全村的希望。

    才不是因为他没空亲自去找人唠嗑。

    他知道唠嗑很耽误时间,往往不知不觉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就过去了,但是唠嗑真的很解压。

    每日一次质问上天为什么不能给人类分身术的能力,他要是能变成两个他不就可以一边扛着高压干活一边找人唠嗑解压了吗?

    怪天怪地怪一切, 反正不是他的问题。

    “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将士。将士出征在外会惦记家里, 后方百姓能安稳过日子才能让他们安心征战。”荀小将军拍拍诸葛秘书的肩膀,老气横秋的传授经验, “因为百姓容易被有心之人带偏,所以官署更得让百姓知道官吏整日忙碌是为了什么,只有让百姓发自内心的信任才能在动乱中立于不败之地。”

    诸葛瑾乖乖听完,然后郑重其事的点头应道,“主公说的对。”

    人心向背定成败,民间百姓的情况一刻也不能轻忽。

    士人中多有能言善辩之辈,正好接下来城里要举行考试来选拔官吏,他会格外留心挑选脾气好看上去亲善可以和百姓深入交流的年轻人。

    “说的跟已经七老八十了似的,你自己才多大?”荀晔笑道,“走,去书院看看。”

    年前已经放出消息说要凭考试来选拔官吏,青州各城的城门也都贴着告示,几个月的时间足够让绝大部分青州百姓知道官署要干什么。

    要是宣传了几个月还有士人说没在意没听到,那只能说他们这辈子跟当官没有缘分。

    自己的事情都不上心还指望官署求着他们当官?他们不上心有的是人上心。

    唉,他竟然变成了如此讨人厌的存在,真是太不应该了。

    荀小将军擦擦眼角不存在的鳄鱼眼泪,一边走一边讨论半个月后就会举行的考试。

    这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场公务员考试,可惜二凤爹已经走了,不然高低得让有经验的守护阿飘帮他把把关。

    暮春时节白天已经很暖和,但是傍晚温度降下来还是有点残冬的感觉。

    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身体壮不怕这点冷,他更怕怎么躲都躲不过去的酷暑。再过俩月就会睁眼闭眼都是热,珍惜现有的舒服天气吧。

    考试定在三月下旬,不管外面乱成什么样子,青州各地最重要的都只有这场考试。

    看张饶去琅琊郡捣乱的同时还不忘传信屯田大营的弟兄给自家捣乱就知道徐州不足为惧,根据那家伙传回来的最新情报,臧霸等泰山贼出身的将领非但开始不听陶谦指挥还大有自相残杀的趋势,接下来该头疼的是陶谦而不是他。

    也是,泰山贼的贼头子也不少,臧霸只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个,势力最大不代表能管住所有人。

    比如黑山张燕。

    对不住了张将军,名气最大的坏处就是想举例子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泰山贼出身的将领面和心不和,徐州官场也没太平到哪儿去。陶谦刚到徐州时的确干的不错,不过现在的徐州已经完全找不到之前的清明,陶州牧已经成了就是“亲小人远贤臣”的代名词。

    因为徐州到处都是漏洞,所以本来只是去挑拨臧霸的张大帅觉得还能再进一步,于是申请多在外面待些日子看看能不能直接让徐州陷入内乱。

    不愧是归降后就跟着贾毒士种地的贼头子,行事颇有毒士遗风。

    何况徐州周围的兖州、豫州、扬州也不是好相处的,陶谦不主动挑起战事也就算了,大家还能勉强维持表面太平,如今陶谦已经开始看谁好欺负就想欺负谁,周边的邻居自然也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挑拨怎么能只挑拨徐州内部,其他地方也不能闲着。

    兖州不用特意挑拨,曹老板本身就不是吃闷亏的人,陶谦已经打上门了他肯定要反击。

    豫州也不用挑拨,他给留守颍川的文若叔写封信哭诉一下后面的事情就不归他管了。没办法,有家的孩子是块宝。

    至于剩下的扬州,且不说现在占据扬州的袁术有多难相处,他们孙郎周郎可都是扬州人。

    乌程侯将家眷带到豫州不意味着吴郡老家没留一点势力,庐江周氏底蕴深厚关键时刻也能派上大用,就是目前态度还在暧昧,只有一个周瑜在他手下不能算上整个家族。

    问题不大,目光短浅的袁公路足以弥补这点儿不足。有袁术在扬州根本用不上他的人脉,察觉到有人挑衅的骷髅王自己就会冲上去干他丫的。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虽然不知道到底是谁给陶谦出的馊主意,但是那人值得他感谢感谢再感谢。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就没见过这么善解人意的人。

    看到书院门口来来往往的官吏士子,荀小将军摇摇头收回刚才的话。枕头送早了,现在是还没开始打瞌睡就先送来了枕头。

    诸葛瑾最近经常往书院跑很清楚现在的进度,一边派人去通知院长夫子们州牧大人来访一边讲解哪座建筑已经投入使用哪座建筑还在建造中。

    没错,虽然临淄城中书院、藏书阁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但是书院和藏书阁都还在建设中,只有其中一部分能正常使用。

    建房需要时间,印书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延请大儒需要时间。

    一花独放不是春,书院得百花齐放才有书院的样子,没见过哪家名校的师资只有一个人。

    之前天气太冷施工进度慢,就算郑老爷子把信送出去也不能让人家冒着寒冬赶路,怎么着也得等到天气转暖再考虑出远门。

    外面世道那么乱,没有大规模的劫匪盗贼还有小规模的强盗,路上遇到饿极了的野兽也很要命,开春后再出门比冬天出门安全的多。

    算算时间,老爷子的好友学生之类的也该陆陆续续过来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