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140-150(第16/25页)



    那种情况下推曹操为州牧,他们这少年情谊是深是浅还有的琢磨。

    何况张邈此人自视甚高却本事平平,他能甘心让早年样样不如他的曹操后来居上?

    等兖州乱起来,青州必定不会袖手旁观。

    听闻荀青州前不久下达了均田令,那政令他看过了,如此明目张胆的让世家豪族割让利益,青州的世家大族肯定不会乐意。

    主公莫急,他们的机会多着呢。

    陶谦听的不住点头,“此事便交于国相处理,务必让荀氏那小子跌个跟头。”

    现在已经不是抢地盘的事情,而是之前吃的闷亏必须要出气,不然天下人都觉得他陶恭祖好欺负。

    笮融眯了眯眼睛,已经开始琢磨能从这次的事情中捞多少好处,“主公放心,融定不让主公失望。”

    陶州牧和笮国相对此次议事都非常满意,他们俩都满意了其他人的意见也不重要,接下来只简单说了几句便结束了这次议事。

    众人依次散去,赵昱磨了磨牙,看看同样脸色不怎么好的治中王朗,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焦躁忧虑。

    糜竺慢条斯理走上前,“二位大人可有空闲到某家中饮酒?”

    典农校尉陈登两眼无神的飘过来,“可否加我一个?”

    说真的,他忍笮融很久了。

    他这辈子只想济世救民当个隔壁荀青州那样的救世主,陶徐州提拔他当典农校尉他很开心,但是他辛苦劝课农桑是为了让百姓都有饭吃而不是为了让笮融中饱私囊。

    糜竺看着仿佛游魂一样的陈校尉,默默伸手将人扶住,用行动来回答可以加他一个。

    想当年陈校尉刚到徐州时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这才过去多久爽朗能干的年轻小伙儿就被磋磨成了半死不活的样子,真是造孽哦。

    ……

    北海国,安丘城。

    城中百姓已经从黄巾围城的惶恐中走出来,不再两眼一睁就开始担心会不会有贼匪冲进城里烧杀抢掠,需要头疼的只有耳边聒噪的蝉鸣。

    孙小将军风一般冲到官署,“公瑾公瑾快过来!大哥的急信!咱们终于来活儿了!”

    虎崽子这些天守在北海国那叫一个憋屈,要不是旁边有人拦着他甚至想带兵去下邳活捉陶谦。

    可惜不行,就算陶谦跟发癫似的各种挑事儿他也还是朝廷任命的州牧,直接活捉州牧那是和朝廷对着干。

    每当这个时候就开始羡慕黄巾贼,黑山贼、泰山贼也行,总之就是当贼比当兵自由。

    难怪东莱管太守放着手底下的兵不用要让家中子侄去当贼,当兵不方便干的事情当贼可以干,只要换成黄巾贼的名号,他们直接打去京城都不会有人说什么。

    他们都当贼了就别想着和他们讲道理了,皇位让出来给他们老大坐!

    不过现在这样也行,陶谦上赶着给他们送把柄,他们可以一边骂一边打,保证打出黄巾围城的架势来。

    “大哥说了这事儿我们占理,还特意找人写了份檄文。昂哥这会儿还在琅琊,到时多派几个嗓门大的去城下骂,务必让全徐州的百姓都知道陶谦是什么人。”孙策兴奋的不行,“这份是给文化人听的檄文,这份是给不认字的百姓听的檄文,两份交替着念,只要能听懂人话就一定能听懂。”

    如此气死人不偿命的主意只有他们家大哥想的出来,不愧是他们家大哥,厉害的不要不要的。

    周瑜接过檄文,一目十行快速看完,看完之后没忍住笑了出来,“将军哪儿找来的能人?”

    “听说是个趁大哥去田里堵着大哥骂的愣头青,被大哥反过来骂一顿然后丢去劳改了。”孙策身在北海国,对齐国的事情也不是一无所知,“那家伙在大哥面前捧孔融踩大哥,贾校尉知道后略施小计便让人老老实实挑了两个月的粪,看这檄文写的多好,挑粪果然能让人明事理。”

    周瑜:……

    好像也没错。

    两份檄文内容差不多,一份语言刻薄讽刺辛辣,引经据典骂的人抬不起头,一份全篇大白话,让人听了还想听第二遍。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1】

    ——看那老鼠还有体,做人反而不守礼。做人如果不守礼,赶快去死别迟疑。【2】

    没有猜错的话,下面的白话版本应该是他们将军亲自动笔所写。

    檄文短短不到一千字,白话文也只有两三千字,通篇下来只有一个意思:荀州牧忧国忧民累的都不长个儿了,曹州牧公而忘私更是连亲爹都无暇孝敬,陶谦陶州牧可好,趁人家救灾恤患扶困济危的时候偷袭城池还追杀人家全家,那么大年纪了要不要脸啊?

    两份檄文一份比一份愤慨,一份比一份冤屈,一份比一份想气死陶谦。

    写文章的人的确有本事,在骂陶谦的同时不忘点出荀州牧和曹州牧为济世救民作出的努力,以两位州牧的忧国忧民反衬陶州牧纵容下属贪污腐败更显得陶州牧无能昏庸。

    虎崽子摩拳擦掌,“大哥印了上万份檄文,说是要让徐州乃至全大汉的士人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打不死陶谦也要气死他。”

    周瑜也觉得这主意很好,但是又怕陶谦狗急跳墙他们招架不来,“将军前不久才下发均田令,要是青州那些不愿听命的世家豪族和陶谦勾结在一起怎么办?”

    “你当温侯来青州是游山玩水的吗?”孙策拍拍小伙伴的肩膀,“放宽心,大哥说让我们放手去打就说明他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他们只需要和尚在琅琊郡的昂哥还有张大帅配合抢地盘,其他的事情自有大哥来兜底。

    周瑜叹了口气,“伯符,你再看一遍将军的信。”

    “怎么了?刚才看漏了吗?”孙策凑过去从头开始看,看了好几遍才明白小伙伴为什么让他重新看,明白过来继续哈哈大笑,“懂了懂了,北海国有公瑾这等文武双全的贤才打理,愚兄才能不及公瑾所以能才能放手去打哈哈哈哈哈哈。”

    带兵去攻打徐州的只有他,公瑾要留在北海国看家。

    也行也行,他努力把公瑾那份儿也打回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周瑜:露出疲惫的笑容.jpg

    ……

    曹昂派人护送祖父回临淄,然后带着剩下的兵和已经成功说服臧霸的张饶会和。

    琅琊郡和齐国不到四百里,从临淄快马加鞭到臧霸屯兵的开阳只需要半天。

    孙小将军还没点好兵,骂陶谦的檄文已经送到。

    张大帅不识字,不知道那一摞摞传单上写的都是什么鬼东西,但是他记性好,听旁人念一遍就记的七七八八,然后还能添油加醋讲给别人听。

    等孙策拿着卷好的大喇叭一路打过来的时候,臧霸等人已经顺势折服在檄文之下。

    陶谦老贼纵容手下贪赃枉法不管百姓死活,有志之士当愤而讨贼,而不是念在他是州牧的面子上忍气吞声。

    檄文里说的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的根本在于百姓而不在于官,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