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170-180(第2/26页)

。”

    开棺鞭尸就不必了,但是老王家那仨儿子得追回来。

    死者为大,他可以另外派人护送王司徒落叶归根,前提是活着的人都回来把知道的事情都交代清楚。

    他错了,他不该觉得朝廷只剩下个司隶就不会瞎折腾,蛀虫努力起来才不管啃的是什么木头,就算是朽木也能啃成朽木渣渣。

    连蛀虫都如此努力,他有什么资格唉声叹气。

    早知道就不那么快把朝廷弄走了,现在这弄的追责都不好追。

    荀晔来来回回检查了好几遍终于接受现实,满脑子都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脑子嗡嗡的也不耽误他写信让他们家文若叔抄家伙准备反腐。

    满朝文武都被他打包送去了颍川,他爹在京城待了那么多天消息比外人灵通,国库的账簿他会挑些重要的抄一份送过去,请文若叔务必抄起大刀看看有多少人不清白。

    不求他们全都两袖清风,好歹别做那么明显行不行?

    国库空成这样怎么赈灾?都喝西北风去?

    见鬼的朝廷,他现在一点愧疚都没有了,小皇帝刷出来的好感度全被离谱的朝廷给败光了,这腐朽的朝廷就该毁灭,多活一天都是对天下百姓的不尊重。

    什么人呐!

    品级高的官员已经全部离开京城,现在留下的都是基层小吏。

    别看他们品级不高,官署离了他们这群螺丝钉还真转不了。

    尚书台的小吏远远听着荀小将军对着账簿怒骂,一个个交头接耳猜测待会儿会怎么样。

    荀小将军每到一处都只对贪官污吏下手,他们这些勤勤恳恳只会干活的小人物非但不会被牵连反而还可能因为上头空缺多被提拔上去。

    富贵险中求,要不是因为这个他们也不敢留下。

    该提心吊胆的是那些干过坏事的人,他们又没侵吞过国库的财产,就算小将军查出真相也杀不到他们这里。

    “上头的大人们都去了颍川,这事儿应该会就此揭过吧?”

    人在京城的时候好查,现在人都去了颍川,京城只剩下他们这些小人物也没法追究,荀小将军再神通广大也没法从乱七八糟的账簿中查出到底哪儿有问题,除了捏着鼻子认下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

    “也不一定,听说荀小将军眼里不容沙子,别的事情也就算了,贪污官家钱粮在小将军眼里是和杀人放火一样的重罪,就算账簿不齐小将军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就是就是,宁肯错杀不可放过,反正上头也没几个清白的。”

    “再说了,高官权贵随天子迁去颍川时都没带多少家当,房宅不会动弹,重要的东西肯定都另外置办宅院妥善保管,这样将来回来还能再扒拉出来。如果这时候遭个贼失个火丢了些不义之财,他们也只能打碎牙活血吞。”

    “妙啊!这注意妙啊!”

    “妙什么妙,小将军又不知道城里哪些宅院有问题,说了不跟没说一样?”

    “……”

    众人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小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看天看地看脚尖,谁都不敢往后接。

    小将军不知道城里哪些宅院有问题不假,问题是,他们知道。

    他们是官署中最不起眼的群体,数量庞大且无处不在,高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吏卒和他们称兄道弟。他们就是那出门就能融入大海的水滴,而京城到处都是水滴汇聚成的小河小溪。

    所以……

    要说吗?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冒这个险。

    万一将来那些大官儿回来发现是他们在背后使坏怎么办?

    高官权贵失去点财产和少吃一顿饭没什么区别,他们的小命儿在那些人眼里和一顿饭也没什么区别。

    人家少吃一顿饭不会死,他们的小命儿丢了就是真的丢了。

    安静了好一会儿,人群中才有人干巴巴开口,“我记得荀小将军对贪墨府库的官员毫不留情,轻者抄家流放,重者斩首示众,不管什么身份,只要证据确凿就绝不姑息。”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提供的证据是真的不是编的,到时阴阳两隔亦或是京师边陲万里之遥就没人能报复得了他们。

    如果要开口依旧是冒险,但是风险的大小会由荀小将军杀的干不干净决定。

    换个角度想,如果他们能因此立功爬上高位,到时即便有幸运儿活着回到京城他们也不会毫无招架之力。

    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出人头地?拼了!

    一群人试探着探出脚,发现身边人都是这个动作紧迫感立刻就上来了,廊下闲谈秒变百米冲刺,一个留在原地纠结的都没有。

    “将军!小人有重要线索!”

    “将军!小人知道的更多!”

    “将军!我我我!”

    ……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朝阳群众(划掉)洛阳群众还是一如既往的靠谱。

    荀小将军看着记下来的房宅方位,发现国库空荡荡时的郁闷一扫而空。

    把朝廷打包弄走是他这两天做过的最妙的决定,正主在京城可能会阻挠他抄家,正主远在五百里外的颍川就不一样了,一座座装满金银财宝粮食绢帛的空宅子他想怎么抄就怎么抄。

    弄拙成巧,错也是对,不愧是他。

    感谢阿飘陛下的保佑,陛下万岁!

    再次强调,他真的没有抄家kpi,是贪官污吏追着他非要给他送钱。

    天子不在京城,京师禁军随天子前往颍川,如今代替禁军守卫京师的是荀晔从青州带来的兵。

    大概他天生克贪官污吏,所以跟在他身边的士兵都和抄家有缘,一个个的听到“抄家”二字就跟闻见肉味儿的饿狼一样指哪儿就往哪儿冲。

    要不是确定没人敢中饱私囊,他都以为负责抄家的兵丁在私下里做假账糊弄他。

    事实证明,即便不中饱私囊,抄家本身也是一项非常能团结将士的有益活动。

    虽然抄家抄出来的东西不能直接落到他们的口袋里,但是他们将军为人大方从不克扣军饷,打了胜仗也从不吝啬赏赐,公账上的钱粮早晚还是花在他们身上,四舍五入还是他们的钱。

    将军威武!将军圣明!将军是世上最好的将军!

    从颍川过来协助荀小将军接手司隶的是钟繇和毛玠,两个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才,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看到空荡荡的国库之前他们俩也没想到京城会是这么个情况。

    好在峰回路转,他们小将军声望过高,留守京城的官吏百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短短半个月清理出来的见不得光的钱财就比国库中失踪的钱财还要多。

    不愧是京城,不愧是大汉朝廷,不愧是大汉朝廷的官。

    算了,再骂就把他们自己也骂进去了。

    俩人忙活了大半个月才把他们小将军给的菜单、啊不、名单整理完,哪座宅子抄出来多少好东西登记的清清楚楚,让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