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90-100(第13/17页)
心里实在没底。
“单纯?热情?无甚防备之心?”亲眼见过荀晔在崇德殿怼的王允说不出话的周忠表情古怪,“你说的是那位苑陵侯荀明光?”
周瑜眨了眨眼,“难道不是?”
周忠抚掌大笑,“是他是他。”
年轻人还是看的不够深,殊不知看上去单纯热情好相处扭头也变成刺儿球来折腾人。
周瑜不明所以,“叔父觉得苑陵侯为人如何?”
“单纯、热情、无甚防备之心。”周忠摸着胡子摇头晃脑,说着说着又把自己给逗笑了,“这话要是让杨太傅听见,怕是要被他当场骂一顿。”
周瑜顿了一下,试探道,“杨太傅也和王司徒一般看不惯荀小将军?”
“这倒没有。王允急功近利欲令智昏,太傅明辨是非,可不像某人一样为了权势连脸面都不要。”周忠哼了一声,提起王允就没好气,咬牙切齿又骂了几句,然后才平复心情说正事儿,“杨太傅听说你这位在江东小有名气的周郎进京探亲,想要带你和其他少年才俊进宫面见陛下,老夫已经应了下来。”
太傅没有明说他也能猜出是什么意思,天子身边没有几个同龄人,就是因为没有玩伴才被荀明光迷的七荤八素乱说话,如果能多认识几个优秀的少年郎也许会好一点。
天子被忽悠住已经让太傅焦头烂额,如今他们家这位被特意选出来的优秀少年郎也被忽悠住,不敢想太傅到时会是什么反应哈哈哈哈哈。
迷的小皇帝七荤八素乱说话的“罪魁祸首”对杨太傅的应对之策一无所知,他正满心期待等着他爹抵达京城。
报信的士兵已经过来,他完全可以在他爹进宫面圣之前将人拦下。
车队还没进城,在城外耽误一会儿多正常。
天气转暖又没到盛夏,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候,荀悦知道傻小子不会老老实实在军营里等着,早早就从马车里出来骑马赶路,“好像比离开时长了点肉。”
荀小将军的激动定格在脸上,摸了摸脸感觉没什么变化,“胖了?”
不可能。
他还在长身体,每天都是正常吃饭,一天五顿也不是很多吧?
“是长高了,不是胖了。”荀小将军笃定道,说完之后拉着他爹到亭子里说话,“阿父知道进京的风险吗?带的侍卫护院够多吗?需要孩儿留在京城陪您吗?”
他刚才想好要告状来着,但是见到风尘仆仆的美人爹又感觉没必要让阿爹再为他担心一次。
只是被王允老儿针对了而已,反正最后吃亏的不是他,要告状也是王允找到阿爹告他的状。
这可是他亲爹,他会向着外人吗?肯定不可能。
算了算了,今天心情好少骂几句,过两天回颍川之前再趁着离别之情使劲儿骂。
荀悦轻笑道,“阿父进京是为天子讲经,不是进什么龙潭虎穴。”
荀晔摇头,煞有其事的感慨道,“苛政猛于虎啊。”
书里的“苛政”苦的是百姓,王司徒的“苛政”苦的是他王允看不惯的人。如今王允大权在握,京城对他们而言怎么不算是龙潭虎穴?
不说那些糟心事,他先来给阿爹解释一下这边的情况。
“阿父来的时候遇到麹将军了吗?麹将军带着于夫罗和张扬等人回并州,朝廷一直没什么反应,应该是默许他将人带走。”荀晔搓搓下巴,“于夫罗进犯京师和王允脱不了干系,他和咱家交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只要他自始至终不沾手,咱们从于夫罗口中审出什么他都能借口私人恩怨糊弄过去。”
以王允的谨慎肯定不会留下对他不利的证据,于夫罗口说无凭又是戴罪之身,没人会因为他的几句话得罪执政权臣。
凉州的乱军是被谁撺掇的不重要,只要关中有盖勋和皇甫嵩在他们就冲不破防线,倒是南阳的袁术这回吃了大亏估计还会搞事情。
不过袁术接下来搞事情要头疼的不是他们而是王允,袁公路不会老实吃亏,大败之后来硬的不行肯定会有其他手段。
自始至终理亏的都不是他荀明光,所以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将几方势力联合起来的王司徒。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还好他也不笨,不用旁人提醒自己就能琢磨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欺负不过他就把他爹弄到京城当人质,呵,也就只有这点儿能耐了。
荀悦无奈,“在你眼里家中长辈就是引颈受戮的小可怜?”
“肯定不是,叔祖阿父都厉害着呢。”荀晔肯定长辈们的能力,但也保留叮嘱的权利,“我这是关心则乱,阿父知道就行。”
有用的就听,没用的就当他什么都没说。
他们父子之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没有什么矛盾是骂王允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骂骂这【哔——】的世道。
“好了好了,知道我们阿牞机灵的很,对上坏人也不会吃亏。”荀悦笑吟吟敲敲傻小子的脑袋瓜,“走吧,为父先进宫一趟,还有什么话等回来再说。”
“好吧。”荀晔吹了声口哨将跑去林子里溜达的踏雪乌骓唤回来,骑马也不耽误他继续叭叭,“宫里的天子很好相处,太傅之前很好说话,这两天可能会迁怒,阿父要体谅老人家的不容易不和他计较那么多。”
礼物他都准备好了,是上次进京没送到的精装书,伸手不打笑脸人,太傅收了礼物就不能再难为他没见过尔虞我诈的柔弱父亲了。
天子也有,大型筒车已经造了出来,他特意让颍川的工匠造了几个小的加急送过来给天子当玩具,收了玩具就不能调皮捣蛋让他爹劳心,不然他就会生气。
别看他看上去好说话,他生起气来真的会吃小孩儿。
凶残.jpg
……
冀州,渤海郡。
公孙瓒势如破竹无往不利,打的新任冀州牧袁绍只剩下魏郡一地苟延残喘。
袁本初流年不利,手下谋士拉帮结派互相攻讦,将领又接二连三的弃他而去,冀州本地世族见状态度也开始暧昧不明,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占不上。
公孙伯圭原以为冀州是块硬骨头,没想到袁本初直接把渤海拱手让给了他。渤海郡物产丰饶,粮饷已经贴心的送到手里,不借机大肆出兵都对不起袁本初的煞费苦心。
什么求和?献地那叫服软不叫求和。
再说了,袁本初明白准确的提出“求和”“停战”的要求了吗?没有!
既然没有,那就是继续打的意思。
渤海郡和平原郡交界处的磐河大营,公孙瓒嫌弃的将手里的绢帛扔到桌上,“袁公路要找我结盟?他现在连南阳都未必保得住谈什么结盟?”
姓袁的果然没有好东西,拿他当冤大头啊?
第99章 公孙瓒示好
*
荀悦在颍川隐居多年, 却也不是从未来过洛阳。
他也有过年轻无畏的时候,少年时意气风发有着无尽的志气,可惜时运不济, 刚离家历练没几年就赶上了党锢之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