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50-60(第2/24页)

吕奉先留下?

    算了,放过自己。

    吕布清清嗓子,煞有其事的解释道,“看准了,这些不是俘虏,是主动跑来投奔的白波贼。”

    太原上党的贼匪被清理的差不多了,西河郡的白波贼可还嚣张的不行。郭太那个狗东西除了烧杀抢掠什么都不会,遇到比他们更强的就知道跑,底下人没吃没喝愿意跟着他才怪。

    张辽深吸一口气,“你刚才说这些是在晋阳附近收编的。”

    离晋阳越近流民越多,难道不是在晋阳附近收编流民耽误了时间的意思?

    吕大将军瞪圆眼睛,“我刚才是这么说的?不能吧?”

    张辽:▼-▼

    他现在有一万句脏话想说。

    ……

    冀州,邺城。

    官署中气氛凝滞,大大小小的官吏都缩着脖子不敢发出半点动静,生怕打扰到州牧大人招来祸事。

    郭图擦擦额上不知道是热出来的还是吓出来的汗珠,攒眉苦脸不复前几日的洋洋得意。

    拥立刘虞为帝的策略以失败告终,他这个提出策略的谋臣自然要被冷落。

    好在事情还没到最坏的地步,他们家主公已经成为冀州牧,只要彻底掌控冀州眼前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

    袁绍也想彻底掌控冀州,可他没有心想事成的本事,不光没能心想事成反而诸事不顺。

    刘虞不给他面子,袁术那混账还上赶着添乱,偏偏这时候韩馥又死了。

    兵荒马乱的每天都有无数人死于非命,但凡韩文节死在冀州之外都没那么多事儿,偏偏截杀他的是冀州官员。

    朱汉说他和韩馥有旧怨才杀人,谁会信?

    事已至此就算杀了朱汉也于事无补,现在全天下都觉得他袁本初心狠手辣不容人,如此名声传出去后还有谁敢来投效他?

    许攸和逢纪对视一眼,再次在心里将搅屎棍郭图骂了个狗血淋头。

    也怪他们当时没拦住,要是当时拦住主公胡来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四面受敌。

    问题是,以他们家主公的性子,就算再回到当时他们也不一定能劝下来。

    唉,走一步算一步吧。

    这些天变故颇多,本来已经被镇压下去的黑山贼又开始蠢蠢欲动,北有公孙瓒南有袁术,实在没功夫悲春伤秋。

    邺城南边是黄河西面是并州壶关,虽然不是冀州治所,但是两任州牧都将驻地放在此处已然成为冀州的中心。

    只要能彻底掌控冀州并解除来自北方幽州的威胁,从邺城发兵南取中原比其他地方更方便,然而有得必有失,如果中原势力要北上,邺城的位置也非常危险。

    主公拥立新帝算是和朝廷彻底翻脸,虽然朝廷没有发兵征讨的意思,但是也要防备其他势力趁机生事。

    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尤其是本就熟悉冀州政务的沮授等人,更是焦头烂额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来办公。

    忙点好,忙着才能避开新任主公和同僚之间的恩恩怨怨。

    之前荀氏在邺城的时候有荀友若荀休若兄弟俩传话还没感觉有什么,现在荀氏全族都迁去并州不得不亲自和新主公打交道才知道以前过的是什么好日子。

    别的不提,单说郭图和许攸这俩人。

    郭公则觉得许子远仗着和主公同奔渤海的交情事事都要掐尖出头,许子远觉得郭公则正事儿不干只会进献谗言,俩人待在一块儿那叫一个针尖对麦芒简直没一刻的消停。

    虽然他们也觉得郭图有点大病,但是这话不能说,毕竟他们和州牧大人的关系比郭图还要远。

    唉,这都什么事儿啊?

    官署中的氛围一如既往的沉闷,治中田丰从外面回来,眉头皱的死紧,“公与,有公孙瓒的信。”

    沮授捏捏抽痛的额头,“又是宣战?”

    田丰神情复杂,“他要和主公平分冀州。”

    第52章 教育界黑马

    *

    四面出击和举棋不定都是兵家大忌, 袁绍不是意气用事的毛头小子,心里火气再盛也不得不先缓和局势。

    比起和公孙瓒争夺冀州,眼下让天下人承认他汝南袁氏继承人的身份更加重要。

    汝南袁氏家大业大,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家族的名义来壮大自身。

    以前有长兄袭爵继承家业,家中其他子弟想扬名只能靠自己。如今长兄已逝但袁氏还在,他和袁术哪个能代表汝南袁氏全凭本事。

    公孙瓒咄咄逼人, 北边许多郡县的官吏看到大军压境还没开战就先弃城而逃, 如此官员不要也罢。

    不管公孙瓒有多大野心, 也不管他和刘虞的关系差成什么样, 只要公孙瓒心里有幽州就依旧能被州牧刘虞牵制。

    胡人不南下寇边是因为刘虞大方给的金银粮草多, 公孙瓒忍受不了年年用钱粮换太平, 就算拿不到冀州的地盘等到秋冬也肯定会撤走大军回防幽州。

    但是稳妥起见还是不能闹太僵。

    汉室倾颓天下将乱,拥兵自重者大有人在。韩馥之死和他没有关系,拥立新帝也是为汉室着想,他用二三十年养出来的名望不会因此尽付东流。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他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

    暴风骤雨,行路难。

    夏天的雨大部分都来去匆匆, 但也有下起来就没完没了的时候。荀晔快马加鞭赶回颍川, 得亏路上没有耽搁,不然肯定要被风雨打个措手不及。

    荀氏族人能迁走田产却没法动,家里依旧有老仆打理,不至于带兵回老家还得在城外安营扎寨。

    荀晔对城里的宅子不太熟,他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在乡下, 要不是有熟悉颍阴的部曲带路他连自家府邸在哪儿都找不着。

    雨势太大, 天地笼罩在白茫茫的雨幕中, 除了偶像剧和逃命之外应该没谁会在这时候出门。

    荀晔撑着脸坐在廊下,迫切的希望暴雨赶紧停。

    唉, 太耽误事儿了。

    “郎君,阳翟郭郎来访。”

    就在荀小将军感慨下这么大的雨什么事情都没法干时,家中老仆忽然来通报说有客人造访。

    荀晔:???

    奉孝叔,您这……

    “我这就过去。”荀晔对冒雨上门的郭嘉肃然起敬,果然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困难只能挡住没有决心的人,真正想出门的人就算天上下刀子也照样出门。

    他想着等雨停再去找他们家奉孝叔,没想到奉孝叔先找过来了,失策失策。

    宅邸占地面积大,荀晔住在他爹以前住的院子,去待客的地方还得由仆从带路,不然就有迷路的风险。

    自荀氏族人迁走,宅邸已有小半年不曾有客人造访,不过留守的仆役没有让房间宅院显得破败,可见平时打理的很上心。

    待客的正厅宽敞明亮,进去还能嗅到淡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