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40-50(第7/27页)
”
他知道身为被封的那个这么问有点像得了便宜还卖乖,也就是他和阿爹感情足够好,换成其他人他肯定比锯嘴葫芦还哑巴。
荀悦笑笑,“能封侯还不好?”
“当然好。”荀晔屈起手肘托着脸,“但是来的太容易总感觉不太真实。”
而且他研究过了,会有这种感觉不是他的错,是朝廷的错。
荀悦叹气,“四海鼎沸,皇纲失统,只怕天子想扭转时局也有心无力。”
叔父封侯在意料之中,傻小子跟着封了个县侯就有点过了。
不过封都封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当时的情况的确凶险,他只看信上的寥寥几句都看的提心吊胆,不敢相信之前从未杀过人的傻小子会怕成什么样。
县侯就县侯,都是他们家阿牞应得的。
不提这个爵位还好,不提就想不起来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现在臭小子主动提起,他还想问问京城是不是没人了非要他一个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半大孩子干那么危险的事情。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阿牞,下次要多想想再做决定,阿父会担心。”
叔父不会主动让小辈涉险,事情会变成那样肯定是这小子自作主张。
荀晔缩缩脖子,老老实实认错,“对不起,下次不会了。”
别人说他冒险他会据理力争,阿爹说他冒险他只能乖乖认错,不然阿爹会更担心。
“刀剑无眼,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荀悦眉头微蹙,事情已经发生说再多也没用,而且叔父肯定也已经教训过了,他再教训只会让自己更担心。
宁朔将军,既然是将军就少不得带兵打仗,打仗哪儿有不危险的。
“阿父,我们刚才在说朝廷。”荀晔小心翼翼把话题拽回来,“是朝廷不争气,不是我不争气。您别担心,遇到危险我知道躲。”
他饿了会吃饭困了会睡觉下雨了还知道往家跑,厉害着呢。
“朝廷这次一下子封了七八个侯,光县侯就有四个,下次再有什么事儿还这么封可怎么办?”
荀悦看了眼仿佛在真心为朝廷操心的傻儿子,无声叹气。
朝廷封下去的爵位越多能掌控的土地人口就越少,所以孝武皇帝酎金夺爵废了一百多个列侯,从此王侯封土而不治民。
光武帝重兴汉室,但是立国后面对的情况和高祖建国时完全不一样。
朝中宦官外戚轮流掌权,皇帝要摆脱一方控制就要提拔另一方,提拔的手段就是升官封侯,还一封就是县侯。
没法世袭的爵位不够看,只有子孙后代无穷无尽的恩宠才能彰显来自天子的爱重。
于是又给下一任皇帝留下隐患。
荀晔撇撇嘴,小声嘀咕道,“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问题。”
只要制度不变革,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列侯越封越多,在这爵位和食邑挂钩的年代只有富庶的地方才吃香,穷地方用来封侯只能起到反作用。
有些亭侯的食邑比乡侯都多,有些乡侯的食邑比两个县侯加起来都多,谁都不乐意封地封到穷地方,于是又是新一轮的勾心斗角。
现在朝廷为了省事儿封侯的时候直接把食邑的户数也确定下来,不管封地有多少户百姓,食邑多少户就是多少户,多要也没有。
他被封为苑陵侯,食邑两千户,也就是说从今以后苑陵县会有两千户百姓的赋税不再交给朝廷而是交给他。
听上去很不错,但是那是以前。
从董卓入京废立天子开始天下就彻底乱了套,朝廷已经管不住洛阳以外的地方,封侯也只是封个名头,食邑能不能到位全看运气。
反正他到并州那么多天了也没见着封地送东西过来,叔祖也没有,吕大将军也没有。
没有也没关系,有个好听的名号也行,家里也不缺他一口饭。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
大汉这座房子上到屋顶下到地基都是问题,对比下来藏在房体中的蛀虫反而成了不起眼的小角色。
烂摊子没法收拾,还是拆了重建更简单。
当然,现在提拆家还太早,他也只敢在几位阿飘爹在的时候嘀咕几句,其他就连在亲爹面前都不能说。
不说了不说了,久别重逢应该高兴,他是来找阿爹炫耀的,不想深沉的讨论完然后俩人都愁的睡不着觉。
天塌下来有高个儿的顶着,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治理好并州,等并州安定下来再说抢地盘的事儿。
穷则独善其身,达了才有底气兼济天下。
睡觉睡觉,明天再和阿爹介绍他们来到并州之后做出的成果。
好久没和阿爹住一块儿,已经开始不习惯了呢。
荀悦眨了眨眼睛,看着嘴上说不习惯实际闭上眼睛就睡成小猪崽的儿子再次失笑,轻手轻脚吹灭灯烛然后也躺下入睡。
一夜无梦。
清晨,天边泛起鱼肚白,炎热尚未来袭,附近林子里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
荀晔早早起床,洗漱之后神清气爽,收拾好自己也没闲着,不一会儿就把全家的早饭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行军路上没那么多讲究,怎么简单怎么来,所有人吃的都是大锅饭。
他不是伙头兵,他只是早饭的搬运工。
荀小将军看看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实在没忍住问道,“阿父,那么多人每天消耗的粮草不是小数,您悄悄告诉我,麹将军离开时是不是劫了冀州的粮仓?”
“不用悄悄说,我能听见。”麹义咬着饼子走过来,“粮草都是别人送的,没抢。”
荀晔不太相信,“这年头粮价居高不下,有时候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怎么可能有人白送粮食?”
大部队的目的地是并州,送粮也不会为他们所用,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送?
麹义耸耸肩,“这得问几位荀大人。”
再说一遍,他只是个负责护送的武将,路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和他没有关系。
他倒是想有关系,可是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
刚开始收拢山中流民时他也想过粮草不够怎么办,邺城到晋阳也就十天的路程,他们出发时也没有准备太多粮草。
袁绍又不是傻子,肯定不会让他们带太多东西离开。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依旧很多余。
山里流民贼匪数以百万计,他们进山是为了活命不是为了找死,不会真的哪儿危险往哪儿钻,钻人迹罕至的山野老林他们抢什么?
所以就算落草为寇,绝大部分山贼流民也都在山路附近安营扎寨。
正好方便了他们抓人、啊不、吸纳人丁。
虽然不知道荀氏兄弟几个是怎么安排的,但是隔几天就有不知名的运粮队出现给他们送补给,而且那些运粮队看上去明显不是一家出来的。
一次两次他还震惊,次数多了就是天上直接下粮雨他都能面不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