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摆烂,摆烂,摆烂!!!》 150-160(第1/29页)
第151章 第 151 章 但岁岁也是个很好很好……
八月流火, 天气转凉。
庭院里的月季花也陆陆续续地开始凋零了。
德妃读书之余,闲暇时候叫人带着笸箩和剪刀,亲自去剪了好些盛放亦或者半开的月季花回来, 预备着风干掉做干花。
“天气凉了,也不像盛夏时候那般潮湿,正是做干花的好时节。”
易女官附和了一句:“是啊。”
又感慨道:“眼瞧着就是菊黄蟹肥的时候了。”
德妃想起昨日花房才刚送了今年新开的菊花过来, 忽的来了几分兴致:“中午……”
再想起儿子中午不回来吃饭,就改口说:“晚上吧, 叫小厨房预备着,做菊花锅子吃。”
易女官笑着应了声:“好。”
……
临近中秋, 街面上四处都有月饼和螃蟹的旗帜在招展。
王娘娘就在自己家里边做月饼, 五仁馅儿的。
松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桃仁,再加上一点炒香了的芝麻。
王娘娘又跟刘永娘一起往菜市上亲自挑了些上品的青梅, 腌制之后,用以取青丝。
刘永娘还问她呢:“你要玫瑰不要?我知道有一家的,还算不错。”
王娘娘笑着谢过她,却婉拒了:“玫瑰就不必了,我自有门路。”
叫人往自己从前住的宅院里去取了专用的玫瑰花来, 用糖渍了, 预备着用来做红丝。
刘永娘看她准备得这么精细, 不由得啧啧称奇:“我身边还真没有人自己动手做月饼的, 都是拿票去买……”
做月饼这活计说简单也简单, 说难也难。
说简单, 是因为很容易就能做出来。
说难么, 则是因为做得好吃,就不容易了。
神都城作为帝国的中枢,各行各业都被卷到了极致。
中秋月饼作为一年当中最大几个节令之一的象征, 市场上的竞争更是已经白热化了。
说实话,实在不太有自家做的必要。
且不只是有数那些的糕点铺子在竞争,各家酒楼、食肆也会加入战场。
只是跟前者不同,后者是专门做出来,用以免费回馈自家老主顾的。
因有些人家收到的太多,实在是吃不下,慢慢地,就演变出了送月饼票的风俗——什么时候想吃,凭票去兑便是。
再之后,也习惯也延伸到了各行各业中去。
阮仁燧跟大公主这天也被分了一盒月饼吃。
月饼做得小小的,很精巧,几口就能吃完。
大公主拿了一个,上下端详几眼,伸手掰开,想分一半给弟弟,没成想掰开之后,马上就惊奇地“哎?”了一声。
阮仁燧探头一看,大公主没能把那枚小小的月饼一分为二,倒是掰出来一个半圆的凹槽。
原来是莲蓉蛋黄月饼。
他看得乐了,从大公主手里边接过掰坏了的那枚月饼,送到嘴边咬了一口,而后微微颔首:“挺好吃的!”
又问分月饼给他们的小时女官:“小时姐姐,这是哪儿来的?”
小时女官自己也在吃呢:“你们还记不记得崔十五娘?”
阮仁燧还在发愣,大公主就已经快活地举起了手:“我记得,我记得!”
她大声公布了答案:“崔十五娘会做很好吃的猪肚汤!”
阮仁燧反应过来了:“崔十五娘因是八月十五生的,所以唤作崔十五娘嘛!”
小时女官笑着同他们讲述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十五娘子现在可是把生意给做起来啦,不久之前才把隔壁也盘下来,最近正预备着找人装修呢。”
两个孩子先前一直都在宫里,出来得少,反倒是她,隔三差五地出宫走走,会过去跟崔十五娘说说话,捎带着吃吃东西。
中秋前夕,崔十五娘做了好些月饼赠客,见到小时女官之后,不免也要给她一份。
还专门叮嘱:“还有一盒,带给那两位小客人呀!”
阮仁燧跟大公主一边吃香醇的月饼,一边美美地眯起了眼睛来:“真好!”
结果等到了书院里,却没上课,学生们就好像一群小羊似的,被自己的班主任们挥舞着小皮鞭,赶到了操场上。
龙川书院的邓副院长在上边讲话,大概的内容是给孩子们一旬的时间,去做课外实践。
每个班内部进行分组,选一个或者几个不同的题材,最后写出研究报告来……
邓副院长在上边滔滔不绝地说话,曹奇武在下边像模像样地学他的南方口音。
阮仁燧悄悄塞了一枚莲蓉蛋黄月饼给他。
于是学口音暂停,两个小孩儿一起开始嚼嚼嚼。
上边邓副院长特别指出,最后这些研究报告会集中到一起进行评比讲解,分出一二三四来,让他们务必谨慎对待!
一班的学生,尤其是大公主听见的:这是跟乐山书院的决赛预演!
十班的学生,尤其是阮仁燧和曹奇武听见的:放十天假,不上课!
大家各自都有光明的未来。
……
因有外敌窥伺,一班的学生们全都憋着一股气呢。
这可是神都,这可是龙川书院!
怎么能让东都来的乐山书院的人给比下去?!
十来头小羊义愤填膺地聚在一起,咩咩咩叫了一会儿,很顺利地完成了分组。
大公主跟汪明娘、庞君仪当然是在一起。
她还喊了宋琢玉也加入——因为知道这个头名一向都有点小孤僻的嘛!
几头小羊一起商量该定个什么选题才好。
汪明娘跟庞君仪提议不要急着确定,先去打探打探往年的风向才好。
她们两家都有兄姐曾经就读过龙川书院,多少可以探听到一些太太们亦或者说评委们的评分偏好。
两个小姑娘把这事儿当成特别正经的事情来办,中午放学回去,饭都没吃,就要往亲戚家里边儿去,家里人劝都劝不住。
庞君仪往姑姑家跑了一趟,正赶上那边儿正用午饭。
知道她的来意,那家老太太先笑了:“君仪做事很认真啊。”
她姑父也觉有些好笑,知道她连饭都没吃就来了,一边叫人给她准备碗筷,一边感慨说:“小小年纪,也太争强好胜了点……”
老太太瞥了他一眼,说:“争强好胜怎么了,不争强,不好胜,难道上赶着做摆烂的废物?”
她姑父看老太太不乐意,就闭上嘴,不敢说话了。
下午汪明娘和庞君仪回去,各自都带了十分可靠的讯息来。
汪明娘说:“我打听到了,去年的第一名,是专门往济慈院去,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婴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