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人在北宋,吃瓜勿扰!》 60-68(第13/18页)
帝,但大臣们心里自有决断。
现在皇室就最兴来和福康公主两个人。
宋仁宗也是真的有些担当,说不生,他真就没和人生,这几年后宫里都没有传来消息。
两位皇子还有一位现郡公逐渐长大,大臣们也是慢慢有了站队,分为四个队伍。
三个皇子一人一队还有站皇帝的,毕竟宋仁宗也算是年轻。
这背后的事儿都没有让韩琦震惊,宋仁宗这话他是真的惊了。
从文书里忙碌的韩琦惊悚抬头,看着宋仁宗的目光里写满了困惑,他有问题也是真的说。
“官家,您把福康公主培养得这么好,就是为了把她嫁给苏景和?”
这怎么能让人不震惊!
苏景和的幼儿园、小学里的各种活动,都是走的“申请-通过-拨款”的流程,而这其中,稳定拨款的就有公主做的各种公益、各种大型运动、美食等等活动。
这都是钱啊!
钱是建设了大宋,但谁牵头谁得名,福康公主这些年的名声好到有些人可能一时半会说不出宋仁宗干了什么,但是能说出福康公主为百姓做了什么事儿。
这就是口碑!实打实的,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经营出来的口碑!
福康公主现在在众朝臣中的支持率也是居高不下,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活跃程度,必定是官家有心让福康公主也有继承的资格,在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等两位皇子长大了,福康公主和最兴来竞争的时候,也能更有底气。
这,这,现在说官家其实一直觉得“苏景和会娶福康?”,说出去能吓死一堆人!
韩琦倒是没站其他人,他是坚定的保皇党,至少目前是,现在目光灼灼地看着宋仁宗,给宋仁宗看得眼神游离起来,不一会,他才开口。
理不直,气也壮。
“我就是这么想想,也没说真的要把福康嫁给苏景和……”
宋仁宗看韩琦没有那么咄咄逼人了,正好趁着韩琦有和他交流这件事的想法,赶紧开口。
“你说他是怎么回事啊,这么多年没成亲,我以为他等着尚公主呢,结果……结果这老大不小了成亲了。”
这么想啊,那也算合理。
至少比等着把福康公主嫁出去要合理太多了。
如果真的,韩琦可能会立刻站队福康公主,没别的,在公主身上投入的成本,已经不能够让朝臣理所应当地选择,让她成为后宅妇人了。
怎么也要为公主争取在朝堂上活跃的权限的!
花了的钱,不能白花!
大家要都努力在朝堂发光发热!
……
一个月后,苏景和的媒人上门了。
半年后,苏景和、王文君大婚。
“原来我们哥哥真的有人要。”苏轼在苏景和敬酒被人劝进洞房之后,小声地和坐在他旁边的弟弟苏辙说着话。
苏辙现在还小,不过家传的聪明基因,让他也已经能够这些弯弯绕绕了,一本正经地和哥哥说,“哥哥们都很厉害的。”
“哎?不是,你……”苏轼一听苏辙这话,一时间不知道是要说他“油滑”,还是说“哥哥们”让这个“哥哥”范围一下子从苏景和一个人扩大到了好几个。
看着弟弟的目光,苏轼还是没开口,他忍气吞声。
“行了,让让你,我们吃东西吧。”
在他们旁边,还坐着已经在闷头吃饭的最兴来、福康公主。
还有……来了但是已经走了的官家、曹皇后……
两个小的是苏景和请过来的,他也是杞人忧天,被现代的影视剧影响,感觉结婚会被闹洞房,怕有人闹他,于是请了这两尊小佛,震震场子。
结果没想到,有大佛来了。
实则他完全不用操心这个,他的婚宴,有人闹事估计要被当场怀疑成敌国探子干掉的,哪里需要有人镇场子。
他就是最大的震慑。
洞房花烛夜,火红的龙凤双烛,烛火摇曳。
【嗯,凑近看,更加美貌了……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一紧张,苏景和的心声又暴露了。
王文君也是想笑,最后还是她果断解了苏景和的围,伸手带着苏景和的手,按照流程一步步来。
烛光下,两位美人相拥倒在了床榻上,红色的被褥,衬得二人人比花娇。
无声。
在外面的树上,蹲着的暗卫们没了“心声”能听,也不好意思听苏景和的墙角,只好更认真地开始警戒。
大婚之后,朝臣们都以为苏景和这个年纪了,应该结了婚就开始备孕,为了要孩子而努力了。
毕竟两个人年纪都不算小,谁知道苏景和结束了婚假,就春风得意地上班了?
嗯?不是?平时他有这么热衷上班吗?
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不光是苏景和认真上班,就连他们以为结了婚就会在家里相夫教子的王文君,也又收拾收拾开始走起了商路。
还不是别的,是第二次要启航的丝绸之路,这回海上、陆上的两种,王文君选择了陆上。
宋十一和苏景和关系不错,有人悄悄问他。
“怎么回事?这一去大半年的,不要孩子了?”
宋十一震惊,“你们怎么都管到人家要不要孩子了,还好你问的是我,要是问某人,估计已经开始骂你们管不了皇帝就管他了……”
“你也真敢说……”这人听宋十一的话,也很震惊。
宋十一也是意识到自己的话有点被苏景和带跑偏,看着他也有点不尊重皇帝了,赶紧为自己澄清。
“我没这么想啊,还有你问的这个……人家要先成家后立业,准备好好为孩子赚钱呢。”
嗯……这……他……
问宋十一的大臣这会儿更好奇了。
他苏景和的家业还不够吗?
论钱,苏景和自己的钱估计都没有王文君赚的多,这人还在持续赚钱。
论家庭地位,宋仁宗一日不死,苏景和就没人敢惹,更可怕的是,宋仁宗死了,就更没人敢惹苏景和了,他和大宋下一代最有望继承皇位的几个人,关系比他和宋仁宗更好!
发展?发展什么呢?
也没等太久,他们就知道发展什么了。
苏景和不声不响,带着人研究了“雷电”。
把传统的“避雷”装置原理说了个透彻,还发明了“避雷针”,更别说,他公然表示自己在研究一种叫做“电”的东西,可以让大家“没有蜡烛也能在夜间照明”!
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1048年,王文君第三次的丝绸之路结束,给苏景和带来了他当前最需要的……
苏景和成功研究出来了“钨丝灯”,也终于,制造出来了“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