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宋,吃瓜勿扰!: 15、一听就像是范仲淹的话~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人在北宋,吃瓜勿扰!》 15、一听就像是范仲淹的话~(第2/3页)

在苏景和面前好好展示一波大宋的英武不凡了。

    大宋其实也没有他印象里的那么差!

    【不过宋仁宗是好说话的,现在说要发展,要是投入了进去没有回报,估计又不想发展了,哎……】

    “陛下,臣愿意前往边防地区,给我们大宋出一份力!”韩琦又是第一个开口的,他是真的主战派,想要大宋打出自己的实力,让周围人看看,大宋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真宗朝的时候了!

    【韩琦啊,果然是韩琦。】

    苏景和也了解韩琦,就是……

    【韩琦的军事才能也一般。】

    韩琦头皮都发麻了,他在此之前根本没有进行过军事方面的事迹,虽然他真的很想要为大宋出力,但是他目前认为的,文官上前线最好的就是,只看不说不乱指挥,不外行指导内行。

    但!但!

    听这评价,像是见过他的军事水平一样!

    不光是韩琦,吕夷简都震惊了。

    苏景和这一年来的所有心声,他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也隔三差五去那边看过苏景和。

    这个人的好奇心是很重的,有时候看到他觉得很突兀,甚至会当天开始用他那个“大数据许愿法”,然后那神器也是有求必应,直接告诉。

    但也没有说告诉“未来”的。

    这……

    【不过韩琦的运气也挺好的,过两年西夏打大宋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韩琦带着他的小伙伴范仲淹,两个人在陕西可是抓到了大宋难得的军事奇才,狄青!】

    啊,原来我这么有用。

    韩琦面带微笑,已经想好等他去陕西……

    不对,一定要他和范仲淹一起吗?

    韩琦想着范仲淹,这个家伙一开始是自责内疚自己居然和一个辽国的探子掏心掏肺了那么久,加上想要试探性了解一下这个心声的范围是多远。

    当然,后面知道了距离差不多在方圆十公里以内的同僚才能听到,要有官职。

    而且很神奇的一件事,一公里以内强制听到,以外的部分,如果本身不知道,那有可能就听不见了。

    当然,这压根就不是范仲淹查出来的,这个家伙,在上报了一些事儿,走吕夷简的渠道,通过苏景和知道了原委后,就做基层工作上瘾了。

    乐不思蜀,压根不想回来。

    脑子里是对范仲淹的控诉,但韩琦明面上一点没看出来他有被苏景和的心声影响到,条理清晰地表述着自己的观点。

    “我们大宋目前的问题就是没有系统化地对将领还有士兵进行过训练,很多底层的新兵,不仅没有上阵经验,平时也是找赚钱的机会多过他们进行提高自己实力的训练,这样的兵在战场上,有临阵脱逃的风险,哪怕不脱战,也很难打败辽国那些久经沙场的兵。”

    “这话你说得容易,训练总是要有地方的,哪里能够允许让这样一群人,每次聚集着东跑西跑呢……”有人站出来,韩琦还没开始说训练的事儿,他就先说了军营人多的不稳定性,甚至因为心声暂时没有评价,他说得更起劲了,韩琦被打断之后都找不到插话的机会。

    这人说得,没一个字是宋十一想听的,他悄悄看向就站在他身侧的苏景和,想试探一下这人为什么突然不评价了。

    总不能是觉得这个傻子说得很有道理吧?

    想到这个可能性,宋十一都要变脸了。

    这和往日里的苏景和一点都不想。

    宋十一偏头观察,正好看到了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的苏景和。

    嗯?有这么难理解吗?

    此时心声也刚好响起来。

    【好耳熟,这样的话应该不是韩琦能说得吧?

    啊对!像是范仲淹会说得话!哈基范你这家伙,现在不是和韩琦一条心,都觉得应该先训练,把人训练好了再上战场吗?怎么几年之后韩琦就变成,让你一个人去训练,然后他带着兵猛冲的人了?难道是决裂了?可恶,个人情绪不要参与重大决策啊!好好训练比埋头猛冲要好一万倍啊!至少不会因此落入别人的陷阱。】

    想到陷阱,苏景和的表情更低落了。

    不是吧?究竟是什么陷阱,让你这么耿耿于怀?不会是上辈子就死在这场战役里吧?

    宋十一心下大惊。

    他自从知道苏景和的心声能力之后,特地去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看了一些市面上的小说,小说业虽然在明清发展更蓬勃,但宋朝也不差,毕竟有钱了总得找点乐子。

    就让他了解到一些重生文,苏景和的特征还对上了呢!落水,失忆,性格有了变化!太像了。

    宋十一的揣测只自己想过,没有告诉过其他人,也不知道他距离真相相当近了。

    只除了不是本人原身体重生。

    比宋十一更惊讶的是韩琦。

    因为他这个真的是范仲淹和他聊过的内容!

    韩琦本人是奉行的优胜劣汰的,他反思了一下,如果让他临阵带兵,大概率真有可能带着人猛猛冲。

    活下来的,一定是好士兵!能活下来,战役也自然就赢了!

    这招韩信、项羽也用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陛下,派我去边关吧!去离西夏,越近的地方越好!臣本就是武将,正值壮年,廉颇未老,还能为陛下、为大宋分忧!”

    【不是大夏吗?怎么叫西夏?也因为是在大宋的西边就这么叫吗?】

    “大夏,大夏……”这人听到苏景和质疑,赶紧找补了一下,发现还自带理由后,也重复了一遍,“就在咱们西边吗,正合适、正合适。”

    他旁边都有人对这个不省心的家伙怒目而视了。

    韩琦也是很努力地参与进来,声援这人,“董侍郎之前有过胜仗,正合适的。”

    董侍郎,兵部侍郎,虽然在兵部,但董侍郎却是走得文职晋升的路子,如果不是这次自请再转武将,去前线带兵养兵,他都要走成功文官了。

    当武将,因为他天生力气大,武状元比文状元好考。

    武转文,是因为武将没有发展前途,武将在大宋的官场直接低人一等。

    现在转武,自然……

    心声在大力扶持我们武将!

    要赶上时代潮流!

    “哎。”下朝之后,苏景和还在唉声叹气。

    宋十一没想到,在观看过文官武将的激情口水战后,苏景和还能有不开心的情绪——不是应该都笑死了吗?

    “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我帮你想想办法?”

    “没办法的,你没办法拯救一个要面临科举的人。”苏景和叹气。

    怎么还在想这个?宋十一头都要大了,下意识回复道。

    “怎么没办法?我过两天休沐,要参加一个文学交流会,能进去的都是考过进士的,有人考了很多次,有人一次就过,这些人总有不同层面的经验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