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文艺妇女》 100-110(第14/15页)
是软骨头配合我们,就问你什么心情。
李稻花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统一都是,稍后她回国,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她想说的话都在文章里。
这简直更好了,专门一篇文章,肯定就不是三两句话就打发的,李稻花太擅长打发人,他们自己采访可能都没有李稻花写文章来的真实。
柳美对于李稻花的这些话,无所谓,他是谁,诺奖得主,毫不客气地说,他跟李稻花算是平起平坐。
论资排辈,他年龄比李稻花大,也算是李稻花的长辈,她有什么资格对他指指点点。
再说,就她李稻花会指指点点,他柳美就不会登报回击了?打不了洋人,还打不了你李稻花?
李稻花回到家,非常快,东西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她只需要根据这些东西写一篇文章就行。
甚至回来的路上,文章要怎么写,她也已经构思好,就等着写成文字。
所有人都在等着李稻花的稿子,报纸都已经给李稻花留好版面,随时准备发出去。
他们想到了李稻花肯定会看不起柳美,肯定会骂柳美,拿到稿子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想的太简单。
李稻花每次都能给他们惊吓,即使有所准备,看到稿子,心里的想法就是,柳美完了,诺奖也救不了他。
或者说,成也诺奖,败也诺奖,之后除非他破釜沉舟,破罐破摔,直接移民,不然只要李稻花还在文坛一天,他柳美就永远是那个对照组。
稿子里,前半部分,李稻花很冷静,很清晰的,摆事实,讲道理,有图有真相。
柳美所谓的悲惨生活根本不存在,他的生活,不止比当地老百姓高出不知道多少个档次,就连同行的知青都比不上他潇洒。
就连现在全国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不如他十年前的生活水平。
这时候不比后来,这时候的人是真苦过的啊,哪怕是现在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曾经那段经历,也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农民的生活,什么才叫苦日子。
他们可以审判过去的苦日子,但是他们不能接受,凭什么别人过的比他们好,还在这叫苦连天。
等到后半部分,李稻花就一直在批判柳美,他去下乡几年,回来就各种抹黑,在她看来,还是改造的轻了,老百姓们对他还是太好,就应该让他过一辈子老百姓的日子。
真不知道他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就教育出这么一个卖国求荣的玩意,平时教他的都是些卖国求荣的思想吗?
就这样的人,也配称为作家,在她看来,只配称为叛徒,汉奸,走狗!
第110章 出国这篇文章,是多家报纸同时刊……
这篇文章,是多家报纸同时刊登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自然也很广泛。
大家一看,呦呵,怪不得看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还想着,可能是自己觉悟低,或者是自己文学素养低。
毕竟,人家都能拿诺奖对吧,水平肯定比他们要高。
这铺天盖地的都是夸奖,他们要是说什么不一样的话,显得他们没水平,又显得他们好像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现在李稻花有事实有真相,而且她本人还得过诺奖,知道这葡萄到底是酸是甜。
李稻花这么说,就有人敢跟着质疑了。
尤其是曾经跟柳美一起下乡的人,他们是实打实的住在一起很长时间,彼此之间,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几乎是清清楚楚。
下乡也不是什么别的好事,他们之间刚开始也不存在什么太大的竞争,大家也不需要装模作样,很快就暴露本性。
看到柳美得诺奖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这世界也太不公平了,柳美这样的人都能顺风顺水,功成名就。
在柳美的文里,他们就是那些贪婪、愚蠢的人,他们当然不高兴。
可是怎么跟别人说,别人也不可能信,就算是跟自己的亲人说,亲人也会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或者是让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看到李稻花的文章,虽然李稻花也没有直接为他们正名,李稻花也没提到他们,可是,却间接的为他们说话。
尤其是他们下乡的那个小山村,有坏人吗?当然有,哪里都会有坏人,再好的地方,也会出现坏人。
可你要说那里全都是坏人吗?那也不可能,他们去的就是个普通的小山村,不是什么恶人谷。
要真全都是坏人,他们在那里这么长时间,还能活着回来吗?
这文章发表之后,热度非常高,报纸销量那是蹭蹭往上涨,看到热度,有些离得近的,干脆就像李稻花一样,实地考察。
柳美下乡的地方,也发文章,为自己发声,当然,他们作为官方媒体,不可能公然唱反调,也不会说柳美的不好。
他们只是发文章,历数当地老百姓都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
比如当地出了多少当兵的,抗战期间,当地老百姓有什么英勇事迹,新中国成立后,当地老百姓怎样脱贫,怎样扫盲,有哪些人,哪些感人事迹……
总之,没有说柳美一句坏话,可是也要向大家证明,他们这里真的不是都是坏人,相反,他们这里也有很多好人。
要是让大家以为他们这里是恶人谷,以后还做不做人。
柳美根本就没想到李稻花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大家写文章,不都是怎么夸张怎么来吗?
再说,他认为这些人是坏人,你李稻花凭什么认为这些人是好人,他可是正儿八经下过乡,吃过苦的人,你李稻花吃过苦吗!
你知道他们让我一个知识分子下地干活
,我受到多大的侮辱吗?
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就知道我有自行车,我有自行车怎么了,那也是我和我家里人奋斗得来的,那是我们应得的。
他写这个,李稻花可就不困了,说到吃苦,谁能比得过她。
她可是正儿八经的农民出身,前二十年在地里,摸爬滚打,下地干活?
对农民来说,下地干活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连下地干活的机会都没有,连地都没有。
你不过是下地干活几年就受不了了,农村里的人,干一辈子活,他们也没你这么大的怨气。
要是按你柳美的逻辑,农民们应该说全世界的人都是坏人,都亏欠他们,自行车是你们奋斗来的是吧?你等着,我这就去查你们怎么奋斗的。
李稻花嘛,说到做到,说去查,那就真去查,她认识的人也不少,查这个也不是很困难。
柳美得奖之后,柳美家哪的,父母什么人,还有一生大致的经历,报纸上都能查到,都不用李稻花亲自去开户。
这些信息有些是报纸自己查的,有些是柳美自己公布的,总之,客观情况上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柳美今年五十,跟李稻花爸妈差不多的年纪,他小时候上的是教会学堂,后来也是从教会学堂考进大学的。
他跟里面的一些靠着天赋上学的普通家庭孩子不一样,他上学是靠家里赞助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