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文艺妇女》 90-100(第5/14页)

吃完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昏黄的路灯下,欧阳远开车回家,刚拐进胡同,就看到有人在外面。

    这是修自行车的人,就他一个人修车,确实有些吃力。

    不过这是最后一个人,他车上多了把锁,也不知道是哪个倒霉蛋锁错了锁他车上,这会儿正在暴力破锁。

    第94章 故居“哎,欧阳,稻花老师怎么没……

    “哎,欧阳,稻花老师怎么没一起回来啊?”

    破锁的时候,邻居看到欧阳远回来,热情的打招呼。

    “稻花去亲戚家住去了,怕明天人太多。”说着,欧阳远准备回去简单看看再锁门。

    自行车车主听到欧阳远这话,装作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样子,把头转向其他地方,心里暗暗着急,这破锁怎么还没打开。

    而且,听到稻花老师不止今天不回家,明天看起来也不回家。

    话虽这么说,第二天,他还是老老实实来,李稻花家门口果不其然还是聚集了一群人。

    这次更是声势浩大,比昨天人还要多,除了之前来的人,周边还多了很多小商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没有工作的普通人都开始做起小买卖。

    买卖都不大,却也够养家糊口,甚至还有大学生放假期间试着摆地摊。

    这些生意,本来就流动性极强,哪里能挣钱就去哪里,经常会为了一个好摊位争执。

    昨天报纸和电视上都公布了李稻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

    消息彻底扩散开来,再加上昨天的拥堵事件,有些人立刻察觉到,这是个好的摆摊地方。

    这么多人,就算是卖茶水都能挣钱,包子馒头什么的,这些人应该也不差钱。

    双车道的胡同,瞬间拥堵的只剩下单车道,人挤的更厉害。

    交警和公安,只能在这里安置更多人,也是苦不堪言。

    欧阳远远远看完,就偷偷回去跟李稻花说,李稻花叹口气,噼里啪啦打电话,就让欧阳远这两天别出门,开车带她出去。

    她打的那几个电话,有学校的,也有报社的,躲是躲不过的,只能尽快参加演讲会,才能平息热度。

    北平日报报道的是李稻花,北平人,197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优秀作品巴拉巴拉。

    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国内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获奖作品《时间围城》,讲述了……

    豫省日报报道的则是李稻花,豫省人,巴拉巴拉。

    其他省份牙都要咬碎了,北平和豫省这么写,人家写的也没错,他们可写不了。

    当然,这些正常的报纸中,出现了一名现眼包,秦省日报的标题是这么写的。

    李稻花,秦省隔壁的豫省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标题比较大,秦省人三个字写的更大,隔壁的豫省夹在中间小小的,一眼望过去,看着就像是李稻花,秦省人。

    不少秦省人买完,直骂报社,这不是骗人嘛,不过看在稻花老师获奖了,就先留着,下次再骂。

    有这么一个现眼包之后,其他省份的报社恍然大悟,嗨呀,他们还是太老实。

    大家都希望国内能有作家获得诺奖,等到真的有作家获得了,大家又希望获奖作家能是自己省份的,甚至是自己身边的,这样也与有荣焉。

    豫省李家庄,作为李稻花的出生地,他们村子很快也获得了关注。

    北平太远,李家庄对豫省人民来说却很近。

    公社书记张青山最近很高兴,他们公社,哦,现在叫镇,经过李稻花指点之后,开始做雪地靴。

    销路也很好,大家也都挣到了钱,镇上变得越来越好,有了税收,也就有钱搞各种基础建设。

    以前全镇都没柏油路,今年终于存钱修了一条路,交通运输更方便。

    在看到新闻联播上说李稻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介绍了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影响力有多大……

    激动的他直拍大腿,这比他们镇挣钱还要提气,第二天,推了很多工作,直接就去李家庄。

    村民们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村里也有几家买了电视机,每天的新闻联播也看。

    看到李稻花上了电视,就是感慨,李三柱算是值了,虽然没儿子,但是人家这一个闺女顶他们多少个儿子。

    “可惜了,他要是有儿子,这一辈子算是圆满了。”有人这样感慨。

    在他们看来,闺女再厉害,那也不能传宗接代。

    张青山来李家庄之前就打电话给李三柱了,当初,

    李三柱还是经常跟着他出去开会,两人的关系也好。

    李三柱离开李家庄的时候,还告诉张青山李稻花家的电话号码,让他有空常联系。

    不过他没怎么打过,两个老爷们打电话,在电话里磨磨唧唧的,像什么样子。

    他们两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打个电话,确认对方的身体还好,再简单说说自己的近况,总之,双方的生活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次打电话,是想问问李三柱,他家的房子能不能租给镇里。

    “租房子?租我家房子干什么?”他家房子挺不怎么样的,很早以前的房子。

    李稻花发达之后,他们很快就到北平住了,家里的房子也没修缮。

    村里人有钱之后,都开始修自己家的房子,他们上次回去的时候,已经有漂亮的红砖房了。

    相比之下,衬得他家的房子更加破破烂烂,要是租房子,租好房子明显更好。

    “你家出了个稻花老师,这里以后可就是名人故居,肯定会有人想来这里看看,看看稻花老师住过的地方。”

    李三柱楞住,这么疯狂吗?

    什么故居,那不都是景点,现在他家也能算是景点了?

    “收不收门票啊?”李三柱在北平这段时间,长见识不少,知道有些景点是要收费的,这些费用,有一部分会用来维护景点。

    “收什么门票啊,你家就这么大点,你疯了?”

    李三柱嘿嘿一笑,他家确实破破烂烂的,他要是去玩,听说这地方收门票,他也不去,不收钱还能去看看。

    “不收钱,你们租房子,怎么挣钱?”总不能是纯送钱吧,镇上现在这么富裕?

    “这你就别管了,反正你也不怎么回家,租给镇里呗,房租你还能当私房钱。”

    李三柱瞬间心动,立刻同意把房子租出去,租金一年一付。

    张青山的想法很简单,把李稻花家保护修缮好,带动周围经济。

    确定好出租,张青山来到村里,按照李三柱说的,找到他寄放在亲戚家的钥匙。

    他家的钥匙有三把,两把他们带走,一把寄放在亲戚家,就是防止他们回来忘带钥匙回不去家。

    房子里还有很多生活物品,他们离开的比较匆忙,再加上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