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文艺妇女》 30-40(第14/15页)

地段,他比李稻花还要熟。

    这段时间因为旅游,李稻花一直都没时间写稿子,不过她之前在北大做交流会的时候,留下的作业,已经有人完成。

    虽然只是一个小短篇,那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写的就是反传统,其实也没有太反,是根据李稻花说的,可以是公主降服巨龙。

    名字就叫《公主与巨龙》,一个爱好金币的巨龙,在王子的登基仪式上,因为王子头上佩戴的宝石王冠而把王子抓走。

    公主为了解救心爱的王子,跨过千山万水,用自己的美丽与善良,感动巨龙,留下王冠,把王子救了出来。

    最后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李稻花觉得,这篇短篇其实还可以更出彩,比如说,巨龙不是为了王冠,就是为了王子,看上了俊郎帅气的王子。

    公主为了保护王子的贞操,踏上寻夫之旅,最终斩下巨龙脑袋。

    不过这个对于国内来说,还是太超前。

    《公主与巨龙》的小短篇倒是获得了不少称赞,作为一个新人作家,能写出这样的短篇,不仅是反传统,还代表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也幸好不是李稻花写的,她写的,绝对是批评的多,称赞的少,又是说她江郎才尽的。

    《公主与巨龙》之后,越来越多类似的反传统短篇涌现,其中也有几篇出色的作品。

    “哎呀,欧阳,你就帮帮忙吧,你好歹也是咱们学校的员工,帮咱们学校把你媳妇请过来做交流会,这也不是让你做什么作奸犯科的事。”

    北邮图书馆里,图书馆负责人正在劝欧阳远。

    “馆长,我只能跟稻花提一提,能不能成我不能保证。”

    “这……”

    他在这里苦口婆心的劝,不就是想让欧阳远应承下来,要是只提一提,那他也能直接登门自己去说啊。

    最近想请李稻花去做交流会的人不少,可听说稻花老师在旅游,没时间。

    这要是论先来后到,他们都不知道排到猴年马月去了。

    说起来,馆长也是觉得不是个事,当初李稻花刚成名的时候,还在职工楼里住着呢,要是那时候就请人做交流会,还不是轻轻松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当初谁能想到李稻花的小说还能火到国外去。

    李稻花也没闲着,她在北平旅游,也没跑多远,很多时候回到家里,还要忙自己的工作。

    哪怕是没有写小说,之前的小说也有事情需要她忙。

    今天回来的比较早,刚进胡同,就看到她家门口停着两辆小轿车,几个中年人就在车附近,打量着胡同。

    时不时的还伸手对周围的建筑做品评。

    走近,能听到他们用的并不是普通话,其实也不对,还是略带着点普通话的口音。

    “哎,来了来了,中间那位年轻人就是稻花老师。”

    李稻花这才看到,李清泉居然也在这群人里,这可不容易,李清泉平时都在报社坐镇的。

    李清泉快走几步,低声跟李稻花解释两句:“这是港岛那边来的人,能合作尽量还是要合作的。”

    哦,李稻花知道,港岛的文化圈这时候也是分两派的,□□和□□。

    □□主要思想靠近内陆这边,不过现在在港岛也是艰难维持,□□的打压力度和势力太大,压的他们抬不起头来。

    从五十年代开始,□□就经常会到内陆来学习交流,除了十年期间,基本上没断过。

    “你们好,欢迎来到祖国北平。”

    “你好你好!”

    进入四合院,他们还在感慨李稻花的这个院子收拾的好,古香古色,又不妨碍正常生活。

    “瞎折腾的,还是这个院子保持的好,就是简单修缮一下。”

    几个人对视一眼,互相点点头,才开口说:“稻花老师,是这样的,我叫张鑫炎,我们这次来北平,本来是拍摄《少林寺》的。

    但是拍摄的这段时间,我也看过不少您的作品,觉得您的作品完全可以在港岛那边上映,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港岛那边的人多了解祖国大陆。”

    李稻花也知道,他们拍摄《少林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可据我所知,港岛那边的影视风格跟我们这边好像不太一样,我的作品,也不太适合港岛。”

    张鑫炎听到这话不仅没有沮丧,反而高兴地说:“稻花老师研究过港岛的影视作品?”

    李稻花点点头,港岛那边这个时期在影视方面正是强势时期,尤其是港岛明星,影响着亚洲影视圈的发展。

    之后的日韩明星,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模仿的都是港岛的风格。

    “港岛的影视作品大多都是快节奏、轻喜剧,国内的作品,都不太适合,包括我的作品,也就勉强跟快节奏能沾上边。”

    “您说的完全正确!”张鑫炎觉得自己这趟真是来对了。

    他在大陆这段时间也很苦恼,苦恼的原因就是在文化差异这方面。

    好在大陆这边很支持他,包括他把之前准备好的《少林寺》剧本改成轻喜剧,大陆这边也是支持他的。

    这让他才有了继续接触李稻花的想法。

    国内拍摄的《西游记》后来在港岛播出的时候,收视率并不太好,原因是港岛人觉得《西游记》太严肃。

    没错,在我们看来,已经很灵活的《西游记》在港岛看来,是很严肃的。

    港岛后来自己又拍了一版《西游记》,加入大量搞笑元素,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

    “我们可以根据您的作品进行改编,让它更适合港岛,就像现在的《少林寺》一样。”

    话说到这一步,再纠缠就显得好像她不愿意似的。

    “你们中意的是哪一部小说?”

    “《华尔街奇遇记》,还有《重回十八岁》和《一方屋檐》。”

    李稻花思索片刻:“前两个可以,但是《一方屋檐》我不推荐。”

    “为什么?”这次疑问的是李清泉。

    《重回十八岁》和《一方屋檐》是他们推荐的,尤其是《一

    方屋檐》已经拍摄完成,港岛如果愿意,甚至可以直接拿回去播放,还能节省时间和经费。

    “《一方屋檐》主要写的是房子从国家分配转变为商品房,这对港岛人来说,他们不理解这样的时代背景,也就不会理解和认同整个故事的发展。

    如果不理解和认同这个故事,又怎么会觉得这部电影好看呢?”

    这李清泉倒是没有想到,他对港岛的房地产不太了解。

    房地产这方面,港岛是走在大陆前面的,可以说如果当时港岛的房地产电视剧,有人看懂的话,也能挣一波钱。

    “港岛的房地产不是这么玩的。”李稻花语重心长地说。

    张鑫炎抛开李清泉,专心跟李稻花沟通,其实他也不理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