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女在六零肉联厂: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末世女在六零肉联厂》 20-30(第8/17页)

别一天到黑跟大春那几个浑小子到处乱跑,没个姑娘样儿!”肖翠兰没好气推她一把。

    “知道了。”洪丽不情不愿站起身,走去里屋拿脏衣服去。

    “姑,姑父,你们忙就去上班吧,不用在家特意陪我,我没事儿。”肖窈吃完洪平友煮的混沌,觉得意犹未尽,看桌子上有个筲箕放着几个黑乎乎的玩意儿,她还以为是什么小吃零食,拿起一个往嘴里狠狠咬一口。

    这一口吃进去,说不出来的奇怪味道,像是有刀刮刺着喉咙不说,吃进嘴里还嚼不成团。

    她下意识地想吐,又想着这年代的人们绝大部分都吃不饱饭,十分珍惜粮食,哪怕肖翠兰夫妻是钢厂双职工,工资福利待遇要比其他工厂的人好一些,可他们还要养两个孩子,每月还要拿不少钱给孩子的奶奶,补贴几个日子过得不好的兄弟姐妹,他们剩下的钱粮也没多少,她要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肖翠兰夫妻不会说她什么,她心里也过意不去。

    她强逼着自己把那黑玩意儿一口吞下,不但没吞咽下去,还把自己给噎着,噎得面红耳赤,双手四处乱抓,喘不上气。

    “大芳姐姐被呛住了!”洪雅惊呼。

    “快,快锤她背!”肖翠兰惊慌失措地去抠她喉咙。

    洪平友伸手去锤她的后背。

    夫妻俩一阵输出,很快将肖窈嘴里的黑团子弄了出来。

    肖翠兰埋怨道:“你这丫头,不是跟你说了,那黑面馍馍你不要吃,你喉咙细,吞不下那玩意儿,那是我跟你姑父吃的。”

    “姑,这什么玩意儿这么刮刺喉咙,你们能吃下去?”肖窈趴在桌子不停地咳嗽,连吸几口气,总算感觉活了过来。

    肖翠兰欲言又止。

    洪平友道:“这是黑面馍馍,前些年闹饥、荒的时候,很多人家里都吃这个,这几年虽然大家生活好了起来,不过很多人还是吃不饱饭,还是会用黑面馍馍充饥。大丫,你要是没吃饱,到外面炉子上的蒸锅上拿包子吃,我把包子放在锅上蒸,这会儿应该热了。”

    肖窈这才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各个年代书籍记载,六十年代很多地方经过了三年大饥、荒,饿死了很多人,从六零年代到八零年代,整个华国的人们日子都过得很艰难,很多人都吃不饱饭。

    为了填饱肚子,这年头大部分的农作物都不去壳,就这么直接碾碎磨成粉出售,吃进嘴里口感十分粗粝,与后世脱壳仔细打磨的精细粮食,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这年头的人们也不讲究什么健康口感,有食物填饱肚子都不错了,对吃食从来不挑。

    像洪平友,是钢厂的打铁技术工,从学徒工干到技术工,已经在厂里干了快十八年了,按照他的工资级别,他每个月的工资都有六十多块钱。

    钱虽然多,粮食指标却没多少,比如他一个月有三十五斤粮食指标,其中三十一斤都是粗粮,粗粮种类划分极多,什么红薯土豆南瓜都算好东西,不好的则是什么高粱、麦麸米糠、红薯藤之类晒干磨成的粗面,割拉嗓子不说,吃多了还拉不出屎,不吃又得饿死。

    剩下的四斤细粮指标,得分成一斤一斤买精细大米、富强面粉、玉米面,半斤或一斤挂面,隔三初五弄一二两精粮出来,和粗粮里一起煮,改善一家人的伙食。

    肖翠兰则是钢厂小件车间的包装工,工资只有三十一块钱,粮食指标更少,一个月只有二十八斤粗粮指标,两斤细粮指标。

    他们夫妻俩都是干大体力活的人,这年头又不像后世那样有诸多零食果腹,他们白天在工厂上班就消耗了许多体力,一天一斤粮食都不够他们俩吃,这时候免不了要把细粮,换成一些不太值钱的黑面粗粮,合着自己挖得野菜什么,制成野菜黑面馍馍吃进肚子里,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就这,肖翠兰夫妻俩还得分出不少粗粮细粮出来,赡养老的小的,接济日子过得不好的兄弟姐妹。

    肖窈头一回意识到,活在这个年代的人们有多艰辛困苦,在大家都吃不饱饭,生存都成问题的年代,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哪有时间去矫情想其他的东西。

    她默默婉拒洪平友给她拿包子,这是人家夫妻把自己的口粮省出来给她吃,她又不是他们真正的侄女儿,哪能心安理得的吃人家的东西。

    肖窈是一个不喜欢欠人情的人,尽管因为她的出现,真正的肖大芳莫名消失,她像是替代了肖大芳的存在,可她不是肖大芳,不能心安理得接受人家肖大芳亲朋的关心关怀。

    这段时日,肖翠兰尽心尽力、忙前忙后地帮她打探消息,洪平友父女三人对她也不错,她也不能白拿他们的好处,总得报答他们一些才行。

    肖窈空间里堆积了许多食物物资,直接拿粮食出来给肖翠兰一家人,肯定会惹他们怀疑,最好的得办法就是把这些东西卖出去,换成各种钱票什么的拿到他们手里,他们才不会起疑。

    不过要想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可不容易,这年代不允许人们私自买卖,一旦被抓住,会当成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会被判刑劳改坐牢,严重点还会被枪毙。

    想把空间里的东西都卖出去,肖窈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年代传说中的黑市。

    第27章 工厂进行时3 黑市卖粮(捉虫)

    凌晨三点, 天色漆黑一片。

    肖窈穿着一件黑色修身的春长衫,同色长裤,脑袋上学着这年代的乡下妇人, 裹着一条浅灰色的毛巾,将半张脸给遮住, 来到榕市火车站附近的一条老旧居民区的小巷子。

    这是她在肖翠兰家住了两天,拐着弯儿向她和邻居打听的黑市所在地。

    据肖翠兰讲, 在这个严格按照票据制度购买一切生活物资的年代,光靠当地政府工厂单位发给职工们相应的各种票据, 完全不够一家人生活,很多人为了买到自己想要的物资,自发地形成了黑市。

    为了不被当地的公安、街道、稽查队等公办人员抓住,人们想要购买或出售、交换自己的物资,都在凌晨大家伙儿熟睡中的时候进行。

    榕市东城的火车站相较于其他火车站车次较多, 车站就修了一间红砖房进行调度,周围都是光秃秃的一片,距离车站大约五百米的地方有个老旧的居民小区,暗巷有好几条, 方便大家逃跑, 因此从饥、荒年开始,车站附近的暗巷就自发形成了黑市。

    肖窈手里拎着一个大布袋, 里面装着一些面粉大米面条,目测大约一百斤重左右,走进一条两边都是土墙的暗巷里,看到黑黢黢的巷子里靠墙的地方或坐或靠着不少人影,她也有样学样,随便找了一个位置, 蹲靠在墙边,等着‘顾客’上门。

    她蹲下没多久,一个同样裹着围巾,看不清样貌,听声音应该是个年轻的女人凑到她面前来,低声问:“卖还是换?”

    肖窈楞了一下,很快明白这可能是这个黑市的黑话,开口道:“卖。”

    女人又问:“有油么?”

    “有。”

    肖窈不用多想也知道她想要的是食用油,这年代的城镇户口居民,每月每人只有半斤油的定额,说是半斤油,实际因为经历过三年饥、荒,今年各个城镇又在逐渐精简职工回乡,半斤的定额实际落到手只有三、四两。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