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帝妃: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盛宠帝妃》 130-140(第33/39页)



    韩才人的挑唆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周宜妃没有被韩才人挑唆成功,她佯装不信,还埋怨起韩才人挑拨离间,认为她危言耸听,把她赶出了锦绣宫。

    没有了韩才人,想要在锦绣宫动手难上加难。

    御花园的生辰宴,就是最好的机会。

    这也是周宜妃故意给对方的机会。

    周宜妃也一早就就安排人盯住御花园,花园小径里面的端倪,周宜妃也有所察觉。

    这也是她没有陷入昏迷的原因之一。

    不入局,如何能引得幕后之人亮相?

    姜云冉要做的,就是配合周宜妃,去“救”大皇子。

    两人没有细说,过程也需要伺机而动,因此当姜云冉发现是韩才人动手时,便知晓这条线顺不下去了。

    最终,落入网中的还是韩才人。

    幕后之人何其精明,韩才人这步棋已经废了,还不如直接抛弃,若能事成,便一举两得再好不过。

    若不成,所有事情也能推到韩才人身上,对方依旧高枕无忧。

    那时候姜云冉发现韩才人抱着的襁褓根本不是大皇子,而是一个布偶,她便知晓了周宜妃的谨慎,所以上岸之后等了一会儿,就等到了周宜妃。

    后来出现在清雅轩的周宜妃,抱着的自然是真正的大皇子。

    这其中细节需要对账,所以两人在清雅轩叙说时,周宜妃故意抢白,姜云冉也故意说得细碎,为的就是互通有无。

    事实证明,她们成功做到了。

    唯一想不到的是,姜云冉的妃位变成了贵妃。

    这自然是大喜事,她的越级高升,周宜妃比她还高兴。

    只要姜云冉稳坐宫中,她跟大皇子就能安然无恙。

    选择对盟友,才是最幸运的。

    而景华琰也看出了事情的端倪,亲自询问了周宜妃。

    这一次,周宜妃说了实话,但她证词之中没有出卖姜云冉,此事也全是她一人所为。

    姜云冉舍命相救大皇子,甚至救下韩才人,全是因其英勇无畏,毕竟,谁都想不到韩才人会这样胆大妄为。

    姜云冉此时询问,就是想要知晓景华琰知道多少。

    而被询问的景华琰,也知晓她因何这般问。

    他并不生气,反而似笑非笑睨了她一眼,说:“爱妃觉得昨日事要如何侦查?”

    姜云冉:“……”

    这话就不好说了。

    景华琰亲自问了周宜妃,也知晓了事情的真相,他怜悯这对母子,并不为此事生气,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怒。

    那些人的手实在伸得太长了。

    前朝后宫,宫妃皇嗣,他们胆大包天,任何人都敢谋害。

    一旦成功,利益巨大,翻看史书,历史的曾经历历在目。

    即便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也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就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柄。

    想起曾经周宜妃的病症,想起虚弱胆怯的孩子,景华琰怒火中烧。

    可这一切,都被他自己慢慢压了下来。

    这份情绪,他不能带给姜云冉。

    让她陪着自己一起担忧,一起生气,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增添烦忧。

    因此,景华琰此刻只是先逗了姜云冉一句,才说:“周宜妃同朕说,韩才人告知她明宣出生之前就中了毒,孩子年幼,已无法根治。”

    说到这里,景华琰长叹一声:“当日你不肯告诉我,一是周宜妃想要带着明宣出宫,让你守口如瓶,并谋划了昨日之事,一是怕我伤心难过吧。”

    姜云冉沉默了。

    景华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说:“我是难过,可既然宜妃已经做出了选择,为了明宣好,我也认为他应该出宫医治。”

    “太医虽然医术精湛,但多是世代行医,侍奉宫中,他们见的病例并不算多,对于明宣这样的病症束手无策。”

    “我也询问了孙医正。”

    姜云冉认真听他说。

    景华琰道:“孙医正的确见多识广,但他也没有见过明宣的病症,不过他知晓不少坊间名医,已经拟了单子交给仪鸾卫,让他们一路护送宜妃和明宣出宫寻医。”

    其实此番行事,最终的目的,并非是寻医问药。

    不过是周宜妃主动放弃了一切未来,换来了景明宣的平安。

    离开皇宫,远离是非,即便还是没办法治好病症,但她们身边再也不会有危险。

    姜云冉呼了口气:“这就好。”

    景华琰看着她平静的侧脸,说:“下狱之后,韩才人守口如瓶,一句话不愿意多说。”

    姜云冉眸色微闪,她抬眸看向景华琰,见他目光沉沉,正平静而温柔看着她。

    不询问,不质疑,也不冷漠。

    他等待她告诉他真相。

    关于韩才人的猜测,两人之前多少有了苗头,不过更深的东西挖掘不出,只能暂时搁置。

    昨日只有姜云冉同韩才人有所接触,若真有什么线索,只有姜云冉知晓。

    对于此,姜云冉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她只是仔细回忆,便把韩才人所言一字一句重复出来。

    说到最后,姜云冉也是叹了口气。

    “我完全没想到,那些人手腕这么深,这么久,韩才人今年已经二十有二,她入宫八年,成为宫妃两年……”

    姜云冉看向景华琰:“需要从多久之前,就开始布局?”

    当然,若是从阮忠良五岁时算起,那时间便更早了,将近跨越三十几个年月。

    那时候,甚至还是景华琰皇祖父在位。

    景华琰垂下眼眸,他道:“如此说来,当时毒害徐德妃案的王黄门、后来谋害吴裕妃的柔羽,乃至现在的韩才人。”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全部都是孤儿。

    虽然籍贯不同,年龄不同,但最终都汇聚在宫中才,成为那人可以操控的棋子。

    姜云冉微微蹙起眉头。

    各地赡养孤儿的慈养堂,是朝廷的恩泽,也是对百姓的兜底,让百姓们不至于日夜忧心。

    担心自己不在,孩子无依无靠,担心年迈无子,孤独死去。

    慈养堂其实是一种安抚。

    也是一桩善举。

    从大楚第一座慈养堂设立之后,无数孤儿流入宫闱,获得了安身立命的能力和机会。

    姜云冉身边就有莺歌。

    小姑娘虽然是孤儿,但她开朗活泼,与人友善,宫中那些同样出身的哥哥姐姐们,对她多有关照。

    他们自成一派,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亲近尤甚。

    姜云冉若有所思:“陛下,你说柔羽和韩才人这些人,有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