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盛宠帝妃》 110-120(第23/37页)
。
他顶风冒雪赶来,斗篷上的白雪积了一层,斑驳化成一团团水渍,显得狼狈不堪。
今日格外忙碌,此刻他也显得很是疲惫。
听到这话,他不知其情,却也跟着直接跪倒在地。
“见过陛下,太后娘娘、诸位娘娘,”孙医正今年只得二十几许的年纪,他是江湖游医,因为很有些手段,才招入宫中,同赵庭芳是同一年入宫的,“岑医正所言甚是。”
景华琰目光落在他身上:“吴端嫔的脉案一点问题都没有?”
孙医正愣了一下。
这个问题,这几个月来太医院反复纠结。
他这种野路子出身的,最不被太医院待见,但这一次也被请去会诊。
“回禀陛下,若只看脉案,端嫔娘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孙医正顿了顿,看向岑医正,“但当时臣也同上峰禀报,即便脉案正常,端嫔娘娘肯定也有病症。”
“望闻问切都是医治的根据,首先端嫔娘娘的外表看起来就非同寻常。”
这其实是最棘手的。
一个人你眼看她有病,但无论怎么听脉都是正常,而病人自己也没有其他病症,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如何医治?
这是最难治的。
上医治未病,但在病人也没有病症前兆的情况下,就是神仙下凡,也无法为其医治了。
且不提白院正和岑医正都是世家出身,他们固然会有固执己见之时,但孙医正却肯定不会。
他曾经在民间行走数年,见过数不清的病例,会入宫成为太医,也是景华琰看中他的灵活。
固执己见是没有好下场的。
即便是太医院也需要新气象。
景华琰见三人皆跪在地上,沉吟片刻才道:“起来回话吧。”
待三人起身,景华琰便道:“孙医正,白院正正在给端嫔行针,她的情况白院正最清楚,你去看一看,是否还有其他的手段医治端嫔。”
“务必保住端嫔的性命。”
孩子已经死了,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医治好吴端嫔。
孙医正正色道:“是。”
待孙医正离开,景华琰的目光就落到了苏嬷嬷身上。
“苏嬷嬷,可能看出孩子是因何夭折?”
岑医正没有回答,景华琰第二次询问,问的是苏嬷嬷。
苏嬷嬷的面色相当难看。
她面色苍白,神情仓惶,似乎对此非常害怕。
景华琰面色一沉,他睨了一眼岑医正,道:“岑医正,你也去医治吴端嫔。”
岑医正如何不知这是要让他回避,但他却不敢反抗,只能唯唯诺诺起身,垂头丧气进了东暖阁。
等人离开,景华琰才冷淡看向苏嬷嬷。
仁慧太后有些心急:“秀姑,你是宫中的老人,有有什么不能说的?”
苏秀姑同仁慧太后也有情分,当年她刚入宫,第一个伺候的就是仁慧太后。
听到这一声闺名,苏秀姑难得有些动容。
她心一横,再度跪下,行了大礼。
“陛下,太后娘娘,”苏秀姑低声道,“方才事出仓促,臣一直在救治端嫔娘娘,只抽空看了一眼小皇子。”
她闭了闭眼睛才说:“小皇子的身形,完全不像是八月孩儿,好似已经足月了。”
“什么?”
在场众人都很惊讶。
苏秀姑叹了口气:“孩子的身形是最好辨认的,八月的孩子大约有两尺长,五官都已经长好,除了个头小一些,心肺能力弱一些,几乎同足月胎儿一般无二。”
“若小皇子还存活,即便今日难产,孩子也有一线生机,但吴端嫔娘娘生下来的却是足月的死胎。”
她比了一下大小:“小殿下已经超过了两尺,身形瞧着也结实,胎发都已经很浓密了,这绝不可能。”
对于经年接生的产婆来说,她们最宝贵的就是经验。
不光针对产妇,也针对新生儿。
有时候新生儿突发急症,她们的能力和手段都比大夫要强得多。
她能看出孩子有问题,那吴端嫔这一胎就透着古怪。
在这种情况下,她的脉案却是“正常”的。
苏秀姑很知道如何禀报,她先把前因说了,然后才压低声音说:“陛下,太后娘娘,臣以为,小皇子之所以会胎死腹中,并非有其他原因,而是他已经过了生产时间,却没能生产。”
这个答案更匪夷所思了。
有些急躁的慕容昭仪都说:“我怎么听不懂,你说的太乱了。”
姜云冉拍了一下她的手,安抚道:“我以为,苏嬷嬷的意思是,一瓶水满了,不溢出来,只能炸瓶子。”
苏秀姑看了看她,颔首道:“姜娘娘所言甚是。”
“孩子临产,但吴端嫔娘娘却没有要生产的征兆,因此小皇子只能在腹中挣扎,最后无法呼吸……”
也就是说,孩子是活活憋死的。
这就更诡异了。
婴儿是在母体中孕育,羊水是他们天然的源泉,自古以来,孩子都是这样诞育的。
在场众人不是医者,却也都知晓。
这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孩子临产,吴端嫔必有反应,即便是八月早产,只要能顺利生产孩子也不会有问题。
可吴端嫔却并无反应,而是等孩子已经夭折数日之后,才在今日腹痛难忍。
周宜妃直接问:“为什么,你能看出来吗?”
事关孩子,周宜妃总是分外关心。
苏嬷嬷摇了摇头,她迟疑片刻,还是道:“还是跟端嫔娘娘的身体有关,她这一胎,怀相其实并不好。”
“端嫔娘娘太过丰腴,饮食过多,以至于小皇子养得太大,之前臣来看过数次,端嫔娘娘都说腹中总是饥饿,才会暴饮暴食。”
“可能因为如此,小殿下才显露出足月特征。”
听到这里,姜云冉心中一动。
她想起那许多诡异之处,问:“若吴端嫔中毒了呢?”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景华琰目光扫过,问:“你有何见地?”
姜云冉看向众人,道:“陛下,太后娘娘,臣妾不懂医术,但听了这么多异常,也总觉得不妥。”
“臣妾有个猜测,姑且一说,还望陛下海涵。”
她的意思很清楚,她只负责猜,求证和结果都不负责。
景华琰颔首:“你说。”
姜云冉这才呼了口气。
“臣妾是坊间长大的,”姜云冉也学着赵庭芳,以这种方式开头,“见到的奇闻轶事也多,可能想法同姐姐们不太一样。”
自从她开口,景华琰的目光一直落在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