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帝妃: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盛宠帝妃》 50-60(第8/24页)

我就就明白,这个名叫阮忠良的人,肯定跟母亲有莫大的关系。”

    淮水县距离京城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在去京城的路上,母亲跟我说了实情。”

    这些话,姜云冉没有同任何人说过,后来发生了那么多事,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姜云冉都自己独自吞下。

    现在,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她必须要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同伴。

    只有和盘托出,不留半分隐瞒,才能不留任何错漏。

    “母亲告诉我,她年少时家中是开书院的,当时有一名姓阮的少年郎从清州慕名而来,凭借聪慧拜入她伯父门下,成了母亲的小师弟。”

    “虽然他比母亲大,却因晚入门成了师弟。”

    姜云冉重复的是母亲当年的话语,时隔多年,十几年岁月转瞬即逝,可当年母亲的话却被刀刻在心上,多年来,每当姜云冉怨恨的时候,就会反复回忆这段话。

    她不能忘,不敢忘。

    赵庭芳认真听着,这一次没有打断。

    “母亲说,那少年从来不生气她唤他师弟,脾气很好,温文儒雅,会在灯会时给她买糖葫芦,会陪着她在后山玩耍,年少时的日子温馨动人,回忆起来都是甜蜜。”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直到母亲十九岁时,家里议亲,小师弟家里只来了个远房叔伯,说小师弟家中人口丰足,允诺让小师弟入赘。”

    “就这样,年少师兄妹成了夫妻。”

    “好景不长。”

    姜云冉顿了顿,才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母亲始终没有告诉我,她只说家里出了变故,那人带着母亲逃离,在淮水县隐姓埋名。”

    “母亲换了姓氏,改姓了我祖母的姓,而那人也放下了书本,卖苦力为生。”

    “直到母亲被诊出有孕。”

    “那个孩子是在出事前怀上的,命运危难,谁都没有发现。”

    这一段过往,听起来惊心动魄,但因时过境迁,一切都成了墨色的画卷,徐徐展开。

    已经再无曾经血泪。

    “因为家中动荡,母亲身体孱弱,怀孕对她负担极重,需要珍惜药材来蕴养身体。”

    “于是……那个人安顿好母亲,留下了所有的银钱,毅然决然离开了家。”

    赵庭芳呼吸一滞,她难以置信看向姜云冉:“那个人是阮忠良?”

    姜云冉全程都没有用父亲这个称呼形容阮忠良。

    她永远不可能叫那个人为父亲。

    姜云冉颔首,她道:“你知道吗?我同阮含珍只差五个月。”

    也就是说,阮忠良刚回阮家,便参加了科举,凭借成绩成为廖家的榜下贵婿,一跃改换门庭。

    但是……

    赵庭芳虽然并未正经读书,参加科举,却也对此一清二楚。

    “这不对。”

    姜云冉颔首道:“是不对。”

    “母亲会毅然入京,也是因为此事蹊跷众多。”

    科举可不是参加一次就行的,要从童生开始,一步步考至京中,参加礼部的春闱,最后殿试遴选出名次。

    这个过程,最短要三年。

    但这三年中,那个人一直在母亲身边,先是在溧阳书院读书,后来逃难至淮水县,整个过程里,他都没有离开过。

    在最终的殿试之前,是谁替他考试的?

    “母亲很聪慧,她并非是因被背叛伤心,她是对阮忠良的身份起了疑心。”

    赵庭芳:“宁姨怀疑那个人被阮家所害?”

    姜云冉点头。

    当时是如此的。

    直到……

    “但我们入京之后,母亲带着我一路寻到阮家,我们隐姓埋名,没说同阮家有什么关系,但进入阮家,才发现事情并非母亲猜测的那般。”

    姜云冉抬起眼眸:“看到阮忠良的第一眼,母亲就愣住了。”

    “母亲告诉我,他就是那个人。”

    赵庭芳心里依旧有疑虑,她看姜云冉的表情,知道她也是,但此刻她没有开口。

    姜云冉甚至对赵庭芳笑了一下。

    她淡淡道:“阮忠良似乎没想到我们母女还活着,他先是表现出喜悦,然后又愁眉不展,只说自己入京之后就病了,醒来后失去了记忆,迎娶了廖氏才回忆起过往事情。”

    “但事情已成,他内心煎熬,不敢面对母亲,不敢想我们母女二人是否还活着,只能逃避。”

    他的这一番说辞,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当时母亲很震惊,她没有留意到阮忠良神情之间的阴鸷,我们被骗进了阮家内宅。”

    “直到进了后宅,被关入柴房里,母亲才终于回过神来。”

    姜云冉抬眸看向赵庭芳:“阮忠良要赶尽杀绝。”

    “作为两榜进士,朝廷命官,他停妻再娶,背信弃义,若是被人发现,肯定要被言官参上一本,轻的降职发落,重则可能会祸及门楣。”

    “被关进柴房那一刻,母亲就醒悟了过来。”

    事情真相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活着出去。

    姜云冉道:“我那时候才五岁,但母亲从来不把我当成是孩子,她很耐心跟我分析利弊,最后,母亲告诉我阮忠良可能会杀了我们。”

    说到这里,姜云冉才微微红了眼眶。

    “母亲当时跟我道歉,说不应该带着我入京,说不定一辈子留在淮水县,不会遇到这样的危险。”

    姜云冉说:“我当时懵懵懂懂,却也知道黑漆漆的柴房阴森可怖,我告诉母亲,还有一个可能。”

    姜云冉紧紧攥着手。

    她闭了闭眼睛,回忆起最初见到阮忠良的那一眼。

    当时她还是个五岁孩童,年少稚嫩,或许只把她当成是孩子,阮忠良所伪装的痛苦悔恨全部消失不见。

    只留下恶意的评判。

    “我告诉母亲,阮忠良看着我们的时候,很像是街口典当行的老板。”

    看人的眼神带着评估,那是把她们当成是货物一样揣度。

    这样一对母女,能卖多少钱呢?

    当时母亲就意识到,阮忠良或许想从她们身上榨取更多价值。

    直接杀了,岂不是可惜?

    虽然痛苦,虽然不甘,却要活下去。

    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同廖淑妍说的,只知道从那日起,我们就被关在了柴房里,每日只给一碗水。”

    “一日,两日,直到第四日,我开始发烧了。”

    姜云冉目光有些空。

    “柴房里太黑了,我总觉得自己已经被饿死,胃里火烧火燎地疼着,疼得我就连哭都没力气了。”

    那段过往,是姜云冉此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