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首辅的炮灰前妻》 30-40(第8/18页)
通过科考取得乡试资格。
大多数读书人通过童生试后,进入府州县学?,在学?校参加科考, 位列一、二等的,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为科举生?员。
童生试又分为县试, 府试, 院试。
顾平章明日要参加的, 便是最低一级的县试。
县试在青浦县礼房举行。
陶姜他们提前一日到县城, 住客栈。她像个陪着参加高考的家长, 体验新奇。
县里?人口少, 客栈容量有?限。这两日考生?蜂拥而来,客栈住得?满满当当, 满屋子读书人。
也?有?借助亲戚家的, 也?有?没钱住在庙里?庵里?的,还有?几个考生?拼一间县城人家柴房以省钱的。
金田村离县城近, 坐船花不了多少钱。
若有?那?离得?远的,雇车走一两日花费得?几百文钱, 坐船也?要一二百文钱,对于灾年贫困家庭,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所以还有?考生?凭着一双脚翻山越岭走来, 提前半月至一月就出发了, 一路上风餐露宿。
光县试就有?正场和四五场复试, 后面还有?府试, 院试, 都跟县试差不多流程。中间还有?等候的日子,其中衣食住行, 负担很重?。①
因此,有?些太过贫困的考生?只?参加县试一次,参加府试一次,以取得?应院试的资格。或者不参加府试,直接在院试前进行补考。
能省则省。
十年寒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个朝代科举翻身的意义不是开玩笑的。
陶姜外出找牙店赁店铺,碰到几个清瘦的考生?一同挤在一户人家柴房,管饭,而且每日只?收一文钱。
她的炸鸡名气有?了,开店事宜可以准备起来。开了店,便可以不限量卖,卖的时间也?长,可以赚更?多钱。
正好这几日考生?云集,趁此机会还能宣传一波,将名气打到外地去。
顾平章让顾剑跟着她。
牙人带着她看了三间门面房。
第一间就在城隍庙旁边,寸土寸金的位置。
租金一个月要八两银子。
第二间在县学?对面。带一个小院,院里?有?一口井,并五间厢房。
每月五两银子。
第三间,位于西街上,高级食铺一条街,附近住的也?是有?钱人。
租金嘛,自然也?不少,要七两银子,后院里?厢房三间。
陶姜看完,问顾剑:“你喜欢哪个?”
“我喜欢哪个就选哪个?”
“我可以考虑下。”
“……第二个。”顾剑忍不住道。
“为什么??”陶姜好奇。顾剑今日太好说话了叭!让开口就开口。
顾剑抿唇不说话了。
“好吧,那?就第二个好了。”陶姜笑眯眯道。
顾剑诧异看她。
陶姜得?逞似的飞快摸一把他的头,换来小孩退避三尺。
顾剑警惕。
陶姜哈哈大笑:“宝贝儿你怎么?这么?可爱哈哈哈!”
顾剑抿唇,耳廓泛红。
他生?气了,扭头就走。
陶姜忙跑上前:“没开玩笑,就选第二间。”
顾剑慢慢停下来。
陶姜知道这是想知道原因但又不开口问,真别扭。
“第二间院子最便宜啊!”她理所当然道。
顾剑:“……”
他扭头就走,任陶姜怎么?哄都不再?开口。
陶姜挠挠头。哎,小孩子的心思真难猜。
“而且,县学?学?生?多,那?边人家也?多,咱们的炸鸡不愁销量。”
陶姜跟他走到礼房那?条街上,巡逻的衙役驱赶闲人,另还抓了好些妄想舞弊的滋事之人。
陶姜混在人群里?听?了听?,不由为他们的胆量吃惊。
有?意图提前溜进考棚藏匿诗文夹抄的,全?都被逮住了。
县太爷派人把住考棚头、仪门,并派人把守东西辕门,还有?些不老实的,巡捕官转拿赶逐。
真是看了好一场热闹。
陶姜回去后跟顾平章描述得?绘声绘色。
她站在桌边,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时不时还要拍一下桌子。
顾平章跟顾剑二人正用膳,不由叹了口气,放下筷子。齐齐看着她。
陶姜:“额——”
她在二人眼神威胁下,闭嘴,鼓了鼓腮帮子,坐下,生?气地埋头炫饭。
哼哼,嫌弃我!
他们住的客栈离考场很近。顾平章拿着笔墨砚台和一匣子陶姜准备的食物出发,陶姜一路上看看其他考生?,再?看看顾平章,信心十足:“好好考,出来了给你做好吃的!”
众人扭头看她。
顾平章扭头就走。
陶姜嘀咕:“真没有?礼貌。”
她远远看见考棚门口口检查考生?携带之物,很是严格。
“顾平章肯定没问题。”她道。
顾剑看她一眼。
陶姜去看了县学?对面的铺子,门面不是很大,卖炸鸡这类小食正好,而五两银子,正好符合她的预算。
既然订好了铺子,陶姜立即告诉陶水和婶娘他们。
摊子上炸鸡卖完后,大家陪着她一起跟牙人签订契约,确认无误后,大家当即将炉子这些挑进了院子。
陶姜拿着自己这几日画的草图,让大家看。
“从这里?隔开,这里?是后厨,这里?是出餐口,前面摆桌椅,客人在这里?用餐……”
大家听?她讲完,都用惊讶的眼神看她。
陶水这几日跟着摆摊,冰粉生?意很好,家里?每日都准备好几桶冰粉,每日都不够卖。他对陶姜观感复杂,一方面怎么?看都是自己那?个妹妹,另一方面怎么?看都不像以前那?个妹妹。
陶姜采用的是现?代科学?化的餐厅布局,见大家都看她,她挠挠头:“哪里?有?问题?”
“没有?。”
“没有?没有?。”沈三娘将头摇成拨浪鼓。
“就按你说的办。”陶水道。
在做生?意赚钱这件事情上,沈三娘和陶水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天?分。
陶姜很看好他们两个。
规划好以后,陶水找同村木匠打造桌椅和餐具,都按陶姜说的,碗筷都要刻上店铺招牌。
至于招牌名字……
店虽然还没开起来,但陶姜早几日便已?定做好了店铺牌匾。
黑底金字四个大字:“中华炸鸡”,招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