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市井日常: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汴京市井日常》 80-90(第8/18页)

军,遇上个贪墨粮草辎重的将领,白白死在了沙场。阮老大在那将领手底下做事,受了牵连,革职回乡,就在汴京寻些活计做,勉强糊口吧。

    “其实窦老三心是好的,想着一块出去,一趟好赖比在汴京做粗活一年都赚得多。但阮老大说什么也不肯去,明明那里他熟悉得很,他不肯,于娘子就不情愿了,霸州贪墨案闹得多大啊,阮老大能活下来就是捡了条命。耐不住窦老三一再恳求,阮老大还是陪着去了。

    “哪知道……”

    徐家阿翁说着便叹气摇头,脸上的沟壑愈发深重。

    元娘的反应要快一些,她接道:“哪知道,就出事了?阮伯父是在那一趟亡故了?”

    “你猜的不错。”徐家阿翁颔首点头,他亦是颇觉可惜,多年轻鲜活的一条命呐,“不字止如此,当时他们经过的地界本就闹强人,阮老大拦着不叫过,可窦老三年轻气盛,人掉钱眼里了,生怕不能及时将货送到汴京,赔了本钱,应是要走那条路。结果,阮老大为了救他,就把命丢那了。”

    这倒确实够于娘子恨窦老员外了,但应也到不了这般激烈的地步吧?

    果然,只听徐家阿翁继续道:“还不止如此,你可知最可恨的是什么?出事后,窦老三躲起来了,他连阮老大出殡都没来露面,在外头躲了大半年。回来后,他拿着钱财到阮家下跪认错,于娘子多有骨气的人,早在他连出殡都不曾来的时候,两家的仇就彻底结下。

    “纵然不到上门寻仇的地步,可也彻底来往不成,遑论结儿女亲家。只可怜了两个好孩子。”

    徐家阿翁坐在太师椅上讲,元娘和徐承儿各搬了一个小竹凳,坐着听。

    此刻,也皆是唏嘘不已。

    倘若窦老员外稳重一些,亦或是谨慎一些,乃至最后大胆一些,在灵前谢罪,两家兴许都不会走到今日这个地步。

    徐家阿翁讲完这么长一段过往,也口渴了,拿起桌边的水壶倒了杯,一饮而尽,喝了个痛快,才转头叮嘱,“总之,你们记住了,这事不是外人能掺和的。我和你们说这些,是让你们往后别说错了话。”

    元娘和徐承儿对视一眼,纷纷点头,“我们记下了!”

    帘子里头,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于娘子和阮大哥,没有一个人松口。

    而在窦家的宅子里,窦老员外将自己关在了书房。

    他并未坐着叹气,或者痛哭,而是翻出了瓶子里藏的一幅画卷,在平头案上展开,摸着画上人英武的面孔,失神喃喃,“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

    他说着,眼里甚至带着惊恐,“我有苦衷,大哥,你知道的,我有苦衷……”

    年轻时空空荡荡的书房,如今已塞得满满当当,到处都是画轴、书籍、杂物,摆得到处都是,可窦老员外站在其中,仍觉得空落落,脚不着地,纵然身上用画轴堆着藏起来,蜷缩在角落,仍旧觉得没有依托之处。

    *

    窦阮两家的事,闹归闹,还是没有下文,于娘子和阮大哥谁都不肯让步,事情就僵持在那了。

    但时日不会,它是流动的,一日日过去,不知不觉便到了秋日。

    元娘家的新铺子开了,生意颇好,尤其是她家的豕肉,做法良多,新颖出彩,除了旁人没见过的吃法之外,还因着竟能将猪处理得没有一丝腥膻之气。

    羊肉昂贵,人人皆爱,却并非人人都能吃得起,而牛肉虽价贱,到底上不得台面,是劳碌脚夫船工吃的,只要是不冲着结仇去,就没人会巴巴请人吃牛肉。

    故而,元娘家新铺子的豕肉就这么显出来了。

    生意终日都好,也有了些名声。

    但这些都不要紧,之前在祖宅发了笔横财,即便不能为外人道,总归是殷实起来,王婆婆背地里似乎也在偷偷拿那钱做什么,元娘察觉到了,却没问。

    阿奶做什么都有自己的道理。

    老人家的眼力阅历,元娘觉得自己即便真的多活几十年,也断然是比不得的。

    在一日日的消磨,与斗转星移中,花开花败,元娘出落得愈发好了,前来上门求亲的人不计其数。但她看来看去,始终还是魏观最好,那个金锁钥到底没能还回去,而是牢牢落在元娘手里,倒是她与魏观之间相遇,愈发多了。

    但这些,都不是最紧要的。

    秋日到了,解试也就到了。

    陈括苍为了解试,可谓是日日苦读,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这半年来,还拉着孙令耀一道,还得他一个小胖子,硬生生瘦得抽条了,件件衣裳都是又肥大,又露截手肘,可把他娘廖娘子给愁坏了。

    趁着解试前,廖娘子和岑娘子,日夜赶制缝衣,王婆婆也来搭把手。比起她们王婆婆才叫经验老道,说是到时候进去了,连出恭都得在里头,夜里也不会给你多一床被褥,所以衣裳得往厚里缝,就是冷了,穿身上也能当被褥挡挡风。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门道,带什么吃食,要能放得住的,又不能太荤腥油腻,没得到时候受凉和饮食不克化,引起腹泻,可算就白考了。

    就连元娘都紧张起来,平日最顽皮的小娘子,见天的和徐承儿一块去庙里上香拜佛,大有要把全城的寺庙都拜一遍的架势。但她又穷抠搜,一间寺庙只捐一文钱。

    按元娘说的,再少也是香火钱,神仙才不会计较这个,拜多了,总有一个神仙是求得着的吧?

    不说她们如何忙碌,到底是到了解试这一天。

    第85章 王婆婆骂了句,“你是要支个摊子卖符不成?”

    元娘一早就起来了。

    她在汴京几年,早没有以往的勤快劲,也不是偷懒,就是整日里睡到天亮才起来。

    今天鸡还没打鸣呢,她就自己猛然从床上惊醒。

    她穿了白绫袜,踩着鞋,外面披了身长袖对襟长褙子,就下楼去了。

    本来以为自己应该是最早的,再不济也是刚好和才起来的阿奶阿娘撞上,哪知道干干净净的庭院中间,不知何时已经摆上一个八仙桌,桌面上供着猪头、酒肉、茶水,甚至还有一对大红高烛。

    八仙桌正中围着金玉满堂绞金双层密针刺绣桌台布,正中摆着花篮,里头放了花果,前头几个果子上还贴了正红的剪纸。

    阿奶可是下了血本了,就算买的不是最好的蜡烛,看这一对,足有小臂高,少说也得两百多文,可不便宜呢。

    这架势不输除夕的时候祭拜先祖亡人,但也是不大一样的,桌案上放的肉类要更讲究一些。

    有些应该是昨日准备的好的,有些还冒着热气,显见是刚出锅不久,也不知道阿奶她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来忙活。

    元娘踮着脚,左右张望了起来,犀郎的屋子还没亮,现下还未到他每日起来的时辰,自然是不见亮的。

    她干脆摸去了厨房,果然,阿奶和阿娘,还有廖娘子,正坐在灶边捂手。

    别看如今才入秋,但天未亮之前湿气重,就没有不冷的,空气里沁着湿湿密密的寒,总叫人觉得不舒服,半夜里脚也是寒的。

    最角落的竹凳上坐着万贯,王婆婆塞了个烤芋头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