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市井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汴京市井日常》 70-80(第19/23页)

了。

    斜阳映射入屋,这屋子的光线一直都好,还幽静,不过岑娘子是个内敛的人,就连开窗子都只开一小条缝,叫光亮刚刚好能照到手边。

    直到廖娘子来了,出于客气,岑娘子也要开着些门窗,今日更是少有的晴朗天气,屋子被晒了一日,周遭流动着干燥的风,伸手摸一摸床榻和桌椅,都能感觉到余热,烫呼呼的,直往人心里去。

    春日彻底到了,花几上摆的花瓶,不知从何时起,不再是摆设,迎春花长长一条,摇曳着身姿。

    *

    第二日,元娘才等来了徐承儿,她依照约定给元娘带了鸭卵、鸡雏和掉刀,这些都是用陶土捏出来的,也算憨态有趣。

    恰恰好和魏观送的那些不重合。

    虽然相较起来要粗糙许多,可元娘一视同仁的喜欢。

    元娘也问清楚了,为何徐承儿一家会第二日才回来,原来是山上偏,徐家阿翁扫墓的功夫,瞧见有些长势喜人的药草,没忍住摘了些,结果耽误了好些时辰,等他们一家下山时,天都黑了。

    仔细想想,干脆投奔徐承儿的舅父,在舅父家里住了一晚,第二日才赶回城。

    元娘听得心惊肉跳,“徐阿翁那么大年纪了,若是在山里迷了路可怎么好?”

    徐承儿信誓旦旦地摆了手,颇为自豪道:“不可能,我阿翁年轻时候就爱进山采药,有时一去七八日,吃住都在山里,听我爹说,阿翁干粮吃完了,就打野味,爬了不少险峻名山。我家祖坟的山虽高了点,但与阿翁年轻时候爬过的比较起来,算不得什么。”

    陈元娘惊叹连连,她见到的徐家阿翁就是位对吃极有研究的老人家,有时还很顽劣,会和她们这些年轻孙辈抢吃的,最爱做的事就是倚靠在躺椅上,摇着蒲扇,在药炉边上闻药香。

    看来,每一位老人家都不能小觑,兴许年轻时都有不凡经历。

    到了最后,元娘又把话拐走,“那你们今年也去金明池游玩吗?”

    “去啊。”徐承儿肯定道:“阿翁年年都去金明池垂钓,都说金明池是皇家的,那里的鱼都沾了龙气,只要钓上来,压根不愁卖。既能垂钓,又能挣钱,阿翁才不会落下呢。”

    元娘慢悠悠点头,时不时看一眼徐承儿,似乎心不在焉。

    徐承儿一样就看出了她的异样,直接无奈摇头,“好了,是不是有什么话不好开口,只说就好,同我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元娘当即笑了,双手抱住徐承儿的手臂,头靠到她肩上,笑眯眯道:“还是你清楚我,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吧,我……和魏观说我明日回去金明池,他说他也会去。”

    徐承儿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盼着自己能帮着打掩护,她点了点元娘白皙的额头,元娘脑袋后仰,如不倒翁般,又自己个回来了,“这点小事还要犹豫,先前你陪着我去了樊楼,这回你有事,我自当两肋插刀,迎头而上!”

    她说的悲壮慷慨,倒把元娘给逗笑了。

    “哈哈哈,哪有那么可怕,若当真要你两肋插刀,我就不要这门亲事了。”

    两个人说着,就嬉闹在一块。

    元娘把那一匣子的门外土仪都拿出来,徐承儿眼睛都瞪大了,拿起崔莺莺的小人儿一个劲的瞧,小人头上发簪的纹样都是清晰的,“这是什么?”

    “门外土仪。”元娘道:“魏观送的。”

    徐承儿把小人儿翻着左右看了遍,颇为赞许,“这做工太细致了吧,哪瞧得出是粗糙的门外土仪,这一个少说也得一两百文,兴许得更多。”

    徐承儿自己屋里的都粗糙得很,基本只有一个轮廓,哪有这样精细的。

    这价钱还是她照着俞莲香的那个李三娘的门外土仪猜出来的。

    据说,是俞厢界都有所帮了市井商贩得的孝敬,那一个得一百多文,还远不及元娘手上的细致好看。想当初,俞莲香拿到手以后,特地请了她们几个,去她家里吃茶,然后拿出来说要一道玩,但那骄矜的表情,谁都能瞧出来是故意卖弄。

    但回去以后,徐承儿和元娘算了笔帐,为了招待她们几个,她要煮茶、买茶点,还点了熏香,前前后后花出去的铜钱,定然比一百多文要多。

    委实不是划算的买卖。

    但千金难买人乐意,卖弄过后,俞莲香一连高兴了好几日,神情瞧着都宽和不少。

    也就说不上是划算还是不划算。

    徐承儿看着手上的李三娘,认真颔首,下了定论,“魏郎君至少家底不错,你看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哼,我算是瞧明白了,虽说品行也很要紧,可家底也重要得很,穷则生怨,做什么都不宁。

    “你看窦姐姐先前遇上的那个姓李的泼皮,可不就是吗?越是穷,越是图谋女家的嫁妆。”

    粗粗听去,倒是有一些道理。但这定论有些过于武断了,元娘敏锐的察觉到承儿话里似乎意有所指,她明智的没有多说,只是闭嘴点头。

    好在徐承儿很快就转了其他话去聊,“听闻金明池的仙桥,有个术士每年都会在中间桥供隆起的地方摆摊算命,可准了,我要好好算一回,哼,难不成离了那劳什子文修,我就遇不到好郎君了?”

    徐承儿果然还在怨愤此事,她倒是不伤心了,就是回回想起来,都觉得有气,发也发不出去。

    元娘哪敢这时候说不,当然是顺着徐承儿,一味点头,“就是就是,他才不值当!”

    *

    很快就到了去金明池的日子。

    其实,对百姓开放的除了金明池还有琼林苑,平日皆是皇室专属。

    金明池在城西顺天门外,其实离新郑门也很近,元娘对那熟门熟路,因着冬日里常常要去那附近帮阿奶买鱼,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换做平日,肯定是步行。

    但念在今日是去游玩,怕一开始就把腿给走累了,王婆婆大手一挥,直接租了轿子。

    结果出城的时候大大小小的轿子、马车全都挤在城门口,远远瞧去,如一条蜿蜒的长蛇,慢腾腾向前挪。只有寥寥几辆马车才能越过众人,直接出城,这些人要么是皇亲,要么是高门显贵,身份都很高。

    在汴京,街上随意抓一个人,兴许都是宗室,或是四五品官员的亲眷。

    能被优待的,都是权势极盛的人家。

    元娘推开轿上的回字纹木窗,掀起布帘,向外望去,看着四匹骏马拉车而过,前后还有禁军跟宫人开道。这架势实在是大,因为还有水路仪式,在仪仗前,有十来个穿着公服的兵丁,手拿镀金的水桶,往道路上浇水,还有人则在扫地。

    光是这开路的阵仗就不同凡响了。

    元娘好奇的瞧了半日,一直瞧到马车出现,说是马车,却与寻常马车的制式不太相似,前后檐都用粽叶修饰,底下的车轮也是朱红色的。更莫提左右两侧随行的宫人了。

    “这是什么皇亲国戚,竟有这般大的阵仗?”

    元娘的声不大,几乎掩盖在喧嚣中,但王婆婆还是听见了她的呢喃,探头望了眼,眼里流露出了然,淡声道:“亲王出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