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市井日常: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汴京市井日常》 22-30(第16/28页)

的话就是寻常猪肉,这道菜其实用羊肉最佳,但阿奶嫌羊肉贵,所以焯猪肉时加了点姜、葱、酒去腥臊味。主要是后面调出来的酱汁好吃,放了一碗好醋,四钱盐,花椒过油煸炸,最后又酸又麻,回味时带着砂仁等香料的香。

    别说沾肉了,就是沾生蔬都香。

    特别下饭,尤其天渐冷了,吃完舌头发麻,气血上涌,脸通红泛着热。

    “冬日一定得卖这个!”元娘道,“太好吃了!”

    而且做法还简单。

    旁边的岑娘子和陈括苍都点头,十分认可。

    王婆婆还做了几道,都让她们试。

    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糟鸡,腌好后从酒糟里取出来,放在竹漏勺上,舀起铁锅里的滚水,反复浇上去,直到糟鸡被烫得热气腾腾,肉冻化作晶莹汁水。

    咬一口,先是满嘴酒香,之后才是认真品尝口感不腻不柴的鸡肉。

    对此,元娘表现出了极大的喜爱,陈括苍觉得一般,岑娘子十分不喜,因为她从不沾酒,甚为排斥。

    至于王婆婆嘛,她既做了,自然是自己爱吃的。

    这下就难以判断了。

    而且……

    元娘肚子里没油水,容易吃什么都喜欢,至少王婆婆至今没见过有什么是元娘不爱吃的。她有时候觉得元娘这孩子机灵、一肚子小聪明不好管,有时又觉得真是上天馈赠,好养活又贴心,叫她心软得一塌糊涂。

    最后,酒糟鸡只好列为待选。

    这样一连折腾了几日,整个宅子里都是各种吃食的香味,可算是叫王婆婆定了大概的单子。

    首先,没什么金贵难做的菜式。其次,以油炸面点类为主,这东西没什么功夫,稍微掌握好火候就成。

    因铺面大小的缘故,王婆婆打算开油饼店,而非胡饼店。

    油饼店一般卖的东西少,店也小,胡饼店卖得却很杂,店面广起来和正店也相差无几。

    最后,要叫人知道王婆婆油饼店将开的消息。

    正好也为了能试试准备的菜是否合众人口味,王婆婆干脆把做出来的菜分给几家邻居尝上一尝,能不能把消息透出去再说,好赖这些邻居都在她们搬家的时候送了热茶跟吃食,人家表了善心,自家怎么也该往来一二。

    这样跑腿的事,自然是小孩子来做。

    元娘分了几家邻居,陈括苍恰逢学堂休假,也分了几家,但他分的邻居路要多走几步。

    元娘头一遭去的便是徐承儿家,于是,除了一罐徐家阿翁自酿的蜜酒外,身边还多了个徐承儿。官府是不允许脚店自行酿酒的,但平常人家不卖自己酿点喝也不限制,就是酒曲往往也得自制,所以常常酿得不好。

    不过,徐承儿很是夸耀她阿翁的手艺。

    徐家阿翁是郎中,与道士往来密切,因而学到了酿蜜酒的方子,酿出来的蜜酒可谓一绝,在近几个巷子都颇有名声。

    她说得元娘都想尝尝味道了,毕竟所谓蜜酒可是用白沙蜜酿的。元娘在乡里喝过白沙蜜,掺水饮了甜滋滋的,甜味不比往水里加糖差。

    但到底没敢,她怕阿奶会骂人,小小年纪就偷喝家里的酒,怎么想都是阿奶的逆鳞。

    下一家,是去窦家送。

    这也是为何徐承儿跟着的原因,窦家徐承儿熟得很,恰好把上回买的薰笼一道送去给窦家阿姐。受上回不小心听见窦家兄嫂谈话的影响,徐承儿总怕自己掩饰不好神情,流露出什么。如今和元娘一道去,正好多一人能引引目光。

    元娘提了一个三层的食盒,每去一个邻居家,都要带着空盒子回去重新放三盘。

    头一盘是油炸的,比如油饼、油条段、鸡子肉煎饼。

    这个鸡子肉煎饼也是陈括苍捣鼓出来的,他不知怎么让阿奶打了一个有凹槽的锅,又是放面糊煎成型,又是鸡子煎成圆饼状,还往鸡子里撒腌制的肉沫,全都弄好后两个面糊饼里夹着鸡子圆饼,再塞些腌菘菜。

    看着奇形怪状,胡饼不胡饼,馒头不馒头的,但吃起来味道很好。

    面糊表皮被油煎得金黄酥脆,鸡子比起白煮要多出一股煎的香味,肉沫使得口感复杂,多了嚼劲,腌菘菜的酸中和了油煎的腻,回味酸咸爽口,满嘴回香。

    第二盘是肉鲊等之前觉得不错的,第三盘则是酒糟鸡那些觉得可也不可的。

    这些动不动就是肉和油炸的东西,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不菲,但其实并非如此,每样都切得很小,不过半口的量,但摆盘好看,就显得多。这样三盘,实际花费不过二十几文。

    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不至于太费钱。

    要不说王婆婆精明会盘算呢。

    当然,种类都是一样的,但往来得好的,当日送的东西贵一些的,盘子里的量也会大一点。

    这些就是挑不出错处的小心思了。

    元娘和徐承儿到了窦家的时候,刚好碰上窦家来客,实在是巧了。

    院子里站的是三个年轻的哥儿,最大的十五六,最小的十一二,都生得面容周正,相似的一双单薄眼,能叫人猜出他们应当有亲戚关系。

    而窦家嫂子也是一样的薄眼皮。

    她们到的时候,他们聊得正酣,因两边年岁都不大,又是都是平民百姓,倒不至于连打个照面都不成,只是彼此颔首,并不说话。

    窦家嫂子准备先把两个小娘子带进小姑子的闺房,擦肩而过的时候,他们继续攀谈起来,说到了一个什么很厉害的人,语气激烈。

    隐约是……

    括苍?

    徐承儿眼带疑惑,凑到元娘身边,小声道:“你弟弟不就是名叫括苍吗?”

    她声量小,照理不该被听见,但也不知是不是风正好吹过,还是那人特别耳尖,中间那个十三四岁,看似最寡言的少年,目光倏然转来。

    “你是章豫学塾神童陈括苍的姐姐?”

    神童?

    元娘疑惑,但她面上不肯表露,只故作淡定颔首,“嗯,有何事?”

    第26章 “若是学不好,要打手板吗?”

    她的反应太过理直气壮,倒是叫对方一愣。

    接着,十三四岁的寡言少年双手交叠,对她行了一礼,宽大的襕衫衣摆微垂,读书人身上的斯文娴雅在他举手投足间尽显。

    “失礼了,只是晚生颇为敬佩括苍贤弟,他小小年纪已是谈吐不凡,让我们这些苦读多年的人汗颜不已,禁不住思忖己过。”

    元娘都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舌战群雄了。毕竟,方才他虽然口称神童,但是语气冷冰冰又严肃,很难不让人多想,误以为是嘲讽。

    哪知道人家是真心实意的。

    还夸得这般文绉绉,与他相比,元娘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多学几个词,夸人能显得厉害些。

    她立即还了一礼。

    这回可没像上回那样闹笑话,元娘虽然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是有上进心和自尊的。从见过参政娘子的第二日起,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