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白纱: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解白纱》 160-170(第15/15页)

……”

    听她提及,李繁漪“啊”了一声,微笑道:“那几位,据说要与剑道再取得联系,查些事情,近些日子忙乱这些,那日送你回来,便离开了。”

    “与剑道联系?”

    清霜应道:“师尊没明说,但看他们的样子,来得似乎很艰难……还未细问便走了。”她不免有些落寞,三四年没见,再次见面,却碰上这乱时,连话都没怎么说几句便又分开了。

    李繁漪注意着她的神情,看见了她一闪而过的落寞,抬手又揉了揉她的脑袋:“别急,我的人跟着去了,这几日该回来了。”

    清霜也很好哄,点点头,话音刚落,就见又女史前来,低声道:“礼部巡礼使已经出发了。”

    扬扬眉,李繁漪抿唇沉吟:“动作倒是快。”

    一甲第一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的消息不胫而走,各处打探消息的人纷纷都返回通报,一时间,这消息宛如长了翅膀似的走满大街小巷,不一会儿,便有另一个消息不知从何处传了出来。

    这位登科举子,是个女子,数日前曾在大相国寺外与撰写讨长公主檄文的升国寺举子对峙,口撰反檄,将那群人辩得哑口无言,灰溜溜离开。

    一时间,朝野哗然。

    *

    “这些都是上书参长公主殿下的……”应江捧着厚厚的文书劄子上前,将那一叠另外放好,尽管意图明显,但如今,李准已经不想再纠结这些事了。

    卧病在床,国事依旧交由李淮颂打理,而他也偶尔翻看奏折劄文,秋闱之事重要,这才刚刚放榜半日,便有大批折子雪花般呈了上来。

    “都参了些什么?”

    “今年秋闱一甲……是个女子,且从前从未听过,又是长公主府上清客,惹来不少朝臣不满,说有违祖宗之法,怀疑殿下在其中作弄。”

    一厚沓的折子无非就是这些事情,李准抬了抬眼皮,挥了挥手指:“你退下,朕自己看。”

    应江面色一僵,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退了出去。

    他离开方不久,便有另一个内侍前来,正是去请顾云篱消息的那位,叫许温之,近来被李准秘密调至御前的内侍。

    “官家,这是中书压下来的折子。”他一进来,便同样递上,“左右二相忙于秋闱之事,索性被人刻意压下了。”

    李准蹙着眉,接过那道折子。

    “是御史中丞白崇山前日递上来的,谈及今春郑鸿楷之死,还有前几日沈阔畏罪自杀之事,已牵连出这么些事情,还险些害顾大人丧命,是而,叩请圣裁,欲重开旧案。”

    幽深的眸色酝酿了不知什么情绪,李准将折子放了回去,叩了叩桌面:“重开旧案……又不知会有多少人会阻挠,且再看看吧。”

    许温之了然,又拿出其余劄子,低声禀报起来。

    这场事关秋闱的风暴,不可避免地刮至每一个角落,隔日下朝,政事堂之中便为此开始了对李繁漪单方面的批斗。

    左右二相安插的势力没有一个能荣登一甲第一,都心中蓄着怒,这番大展拳脚的时机,都默契地没有说话,静看长公主腹背受敌。

    “女子科举,便是有违祖宗之法,长公主在政事堂内干政惯了,手伸得过长了!”

    “大人此言差矣,昔日太祖明孝皇后立下女子入仕的规矩,便是祖宗之法,我此番一无违礼制,二没有插手作弊,大人因此参我,实在冤枉。”

    “你——”

    “其次,是男是女,会影响举子真正的才学?定西将军徐敬檀不也是女儿身?她故去后,西南多久没有能将了?再者,我看大人才是居心叵测,容不下贤才,是不想朝中再进可用之人?”

    “血口喷人!胡搅蛮缠,李繁漪,你别以为你是皇子老夫便不敢参你!”

    李繁漪大呼冤枉,赶忙起身朝他作揖:“方才的话,伏玉不敢半分僭越,若有得罪,曹大人见谅。”

    一番口诛笔伐,最终以这群人败势为定局,朝中虽有反对的,但亦有支持者,左右二相争斗个没完,正愁没有人能调和这两方的气焰,如今送上来个杜含,正好转移矛盾,虽便宜了长公主,但终究也是利大于弊。

    但此事还没完,正中的李淮颂终于挑准时机,惋惜道:“秋闱事多,不宜再生事端,方才官家已让人送来了批复,长姐,此次秋闱不可再插手了。”

    这是李繁漪意料之内的事情,她没有说话,向后一摊,算作默认。

    越是临近死期,皇帝疑心病越重,巴不得谁都不信,谁都提防,哪怕那日殿中一番托孤之词,也不妨碍如今防她一手。

    她冷冷笑笑,看了眼明显愉悦了几分的李淮颂,也没管堂事还未结束,起*身便拂袖离去。

    <a href="https://z.jiubiji.com"
 target="_blank">【旧笔记小说网】</a>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