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难养: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帝姬难养》 40-50(第1/47页)

    第41章 我和阿染是老天做媒,天长地久的妻妻

    “阿娘?”善解人意的好儿媳,及时发问。

    林春兰压低了声:“柿子不熟的时候就能摘,鸟雀糟蹋得少,咱们若是自家种柿子……”

    谢韵仪眼眸睁大,满脸赞赏的看着林春兰:“阿娘,你可真是太聪明了!阿娘给咱家寻了一条发财的路!”

    林染:“现在天气凉,柿饼封在陶罐里,能存放到年节之后。周边县城、府城都能卖。”

    林春兰高兴得找不着北,这么大的家业,都是孩子们挣来的,她当阿娘的又骄傲又心虚。

    现在可好了,她也想到赚钱的法子啦!

    林秀菊受到启发,目光炯炯:“那是不是板栗,金樱子,拐枣,咱都能种?”

    林春兰一拍巴掌:“哎哟,老屋那边还有三颗杏子树,四颗桃子树呢,明儿我就去挖回来种下。”

    谢韵仪提醒她:“还有好几窝姜呢。”

    炖肉加了姜,味道能好上一大截。

    林染:“明年春天,我进山寻寻,有合适的树苗就带回来。只不过,树苗长到结果,至少得三四年。山里的树,结的果子也不会太多。”

    林秀菊:“三四年结果,结的不多也值,白来的呢!咱们多多的种!阿染不是有五亩荒地还没养好?咱干脆不养地了,就种树。”

    谢韵仪:“阿娘阿妈说得对!种树总比种庄稼轻松些。而且,种庄稼若是天时不好,辛苦忙活几个月,也会颗粒无收。”

    农人种地,想要风调雨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太难了。

    钦天监有记载,一个县多数时候,三年五年就会闹次灾。不管是旱是涝,庄稼都会减产。若是遇到大灾,收获的庄稼,还没有撒下的粮种多。

    报到国君那里,每年至少有二三十个县城受灾,只不过各县灾情不一而已。年成不好的时候,甚至能多到五六十个县受灾。

    林春兰:“可不是嘛,靠地里那点出息,咱家累死都盖不上一座砖瓦房。”

    这些日子,林染和谢韵仪带回来的板栗,和山里野果制成的糖,打开了林春兰新世界的大门!

    种一年地的出息,比不上山里一个月摘野果制糖,或是卖板栗得的银子多。

    也比不上阿染一个月,从豆腐生意里分到的钱多。

    林春兰现在觉得,家里之前穷成那样,都怪自己脑子不好使,只知道一门心思盯着几亩地。

    在女儿儿媳这,处处都能赚到银子!

    一早感慨完,地还得去种。

    萝卜葵菜苗比不上野草能长,得去拔草。长得密的苗得分开,种子没发芽,或是被鸟雀扒拉出来吃掉的,需要补苗。

    林春兰和林秀菊刚拿了锄头和篮子,打开门,就见柳春生远远的招呼:“春兰,秀菊,有事问你们。”

    林秀菊:“咋了?”

    柳春生:“你家五亩地的黄豆收了多少斤?”

    黄豆不用交税,林家光收回来没称重。

    不过。

    “嘶,去年五亩黄豆收了两陶缸,今年收了两陶缸还多半陶缸!”

    林秀菊觉得不对劲了!

    今年家里忙着做豆腐、盖房,黄豆种下只能抽空去扯下草。刘桂花是帮着扯了几天草,但她家也忙,去别人家地里干活,能做个面子活就不错了。

    林秀菊去割黄豆时,还跟林春兰说笑:“咱家地里的草,长得比黄豆杆壮实多了。”

    不过,她家今年的黄豆杆格外粗,没想到出的黄豆多了这么多!

    柳春生在心里盘算,两陶缸又半陶缸,比两陶缸多了多少。这是一亩地多打了多少黄豆?

    她拧着眉:“一个陶缸能装三百斤黄豆,两个陶缸就是六百斤,又多了半缸,多一百五十斤……”

    谢韵仪慢声慢气:“今年的黄豆与去年相比,一亩地多出两成半的收获。去年一亩地得一百二十斤黄豆,今年是一百五十斤,每亩多收三十斤。”

    林春兰咋舌:“这没管的地,还能收获多了?”

    谢韵仪笑:“阿娘阿妈,你们忘了,今年的黄豆地,施过堆肥。”

    “哎呀,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林秀菊一拍腿,“今年的肥,是比往年多。”

    林春兰恍然大悟,当初堆肥的时候,她和妻子其实是半信半疑的。心里希望这法子是真管用,又不敢全信。

    粪水没多,加了干草青草,里头的肥就能多了?地里多的是干草青草,咋不见地自己肥起来?

    只是女儿儿媳说有用,她们就照着做。

    肥堆出来,种下黄豆撒下去,就把这事忘了。

    没想到这肥居然起了大用!

    柳春生连忙问道:“什么是堆肥?”

    她就说呢,林家那黄豆地没人管,但苗壮豆荚多。颗粒也饱满,比她们精心侍弄的长得好多了。

    林春兰看向儿媳,这法子之前孙莲来问过,说是女儿让她来问的,她一五一十的说了。现在再说给村长知道,可以的吧?

    谢韵仪下意识的捏紧衣角,余光紧张的看向林染。

    林染叫孙莲来学,孙莲是个一根筋,她不会问为什么,自然也不会对外宣扬。甚至说不定,她都不会想这肥要怎么用。

    今天告诉了柳春生,这法子就算真正传出去了。柳春生懂其中的益处,立刻就会告知全村。

    很快,这法子就能传遍十里八村,传遍青石县,再往外……

    那整个梁国,过几年,就能多出两成的粮食!

    林染:“柳婶不如召集大伙都去听听?阿娘阿妈一起给说说,免得柳婶翻来覆去的讲。”

    还可能一天到晚跑林家来问,好几天没个消停。

    谢韵仪立刻高兴道:“我跟阿娘阿妈一起去。阿娘阿妈在台上讲,我给阿娘阿妈鼓劲儿!”

    林秀菊迟疑:“要不阿清你去讲吧?”

    这法子还是阿清告诉她们的呢。

    谢韵仪立刻低下头,羞赧的扭扭身子,小脸通红,声音低不可闻:“还是,还是阿娘阿妈讲吧。”

    林染:……

    眼睛要瞎了!

    林春兰挽着儿媳的胳膊,给自己鼓劲:“那阿清就站在第一排,阿娘若是讲错了,讲忘了,阿清给提示提示。”

    谢韵仪扬声:“好嘞,包在我身上。”

    “阿染,你也一起去吧?”谢韵仪转头招呼林染,“咱俩一起给阿娘阿妈鼓劲。”

    林染木着脸摆摆手:“你们去吧。”

    柳春生快步走在前面,去敲锣。

    一边走,一边寻思。

    之前阿清在县令大人面前,都能落落大方,款款而谈,怎么一说在村里上台,就羞怯扭捏起来了?

    想不明白,她下意识的回头看一眼。婆媳两个挽着胳膊,说说笑笑,比一般人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