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帝姬难养》 24-30(第19/33页)
林染擦擦额头的汗:“半个时辰后就可以切块了。”
林朝霞挠头,林春兰抠手指,柳叶和柳花枝齐齐拧眉,王瑶则是紧紧盯着木框。
咋看不难,林染这么一说,她们都觉得再学十遍,也不一定能做好豆腐。
林染这会也觉出,没有各种计量单位,古代的手艺传承有多难了。
她讲解一次,比做十次豆腐都累!
尤其是对上一双双疑惑的眼睛,和“多大圈搅和?””只能划圈着搅?”“比一炷香多点或是少点行不行?”“块要结多硬”等等这样的问题时,只觉得脑袋都要炸了。
谢韵仪灵光一闪:“我做个沙漏,你们看着沙漏根据经验,一起商量着来,应该能成。”
林染:“村里要等黄豆种下,才开始做豆腐。家家户户都打算多种黄豆,翻地下种至少得半个月。半个月的时间,咱每天做一釜,怎么也学得差不多了。开头几天我也去盯着点。”
她俩这么一说,众人齐齐松了口气。
林朝霞风风火火的带着家人去翻地。
林春兰和林秀菊继续捶麦子。场院彻底晒干之前不能用石碾子,这会能多捶一点是一点。
她俩这会一点不觉得捶麦子腰酸背痛,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辛苦了。
学做豆腐更辛苦!心都是紧的。
第28章 是个夜里干活的好地方
豆腐切出来,各家送半块。
天热豆腐禁不住放,再想想接下来十五天,家里天天都要吃豆腐,林染送得干脆极了。
晌午,地里干活的人们回来垫口食,歇阴凉。端个碗的功夫,都知道了做豆腐要许多诀窍。
豆子没泡够或是泡久了不成,水烫一点或是凉一点不成,浆水多一点或是少一点不成……
柳春生想了想,出门走一圈。
几分钟后,村里半大不小的孩子,还能干得动的老人,自带棒槌,来林家轮番“咚咚咚”打麦子。
林染叫谢韵仪煮豆渣。煮熟的豆渣滤出来,再拿油渣末炒,炒得金黄金黄,满屋子都是豆香味儿。一人一勺,给捶累了一旁休息的孩子们吃。
老人牙不好,不吃这个,就只喝口凉水。
林家的豆腐,吃了肚里舒坦,她们心里都感谢呢。更别说,林家还要带大伙赚钱。给林家捶麦子,她们都乐意。
“春兰妹子,你家的地,村里轮着出人给你翻,我家今儿下午就去两人。”
柳春生才找到她家,林彩云忙不迭就答应了,且抢了头茬,一刻不停的先来林家表功,“你和秀菊安心学做豆腐。”
林春兰“哎,哎”两声,无措道:“怎么能让大伙帮忙,我家打完麦子,自己去翻就成。”
林染在后院,用打麦桶打麦子,听见声音出来,笑着打招呼:“彩云婶子,我家麦子打出来了一些,你拿黄豆来换吧。”
林彩云高兴得神采飞扬:“晚上来,先去给你家翻地。”
天擦黑,林家刚吃完饭,柳春生来了。
她开门见山:“县里的黄豆六文一斤,粟米十六文一斤,麦子二十五文,看样子还得涨。
这会还没免税的政令下来,我估计再过几天就要交税。今年种下的粟米都旱死了,麦子也没收成,各家都得买粮。豆腐摊子早一日支起来,大伙手里就能多攥几文钱。
你家地里的事有我盯着,后天做豆腐的家伙什拉回来,咱就开始。
开头两天不用做多,这半个月各家轮流出人,先趟趟路。”
谢韵仪诧异的看一眼柳春生,这是个会思索有决断的婶子,难怪林染放心将做豆腐的生意交给村里。
林染:“明晚我家就泡黄豆,后天先做五釜,下午挑去各村卖。村里两斤黄豆换一斤豆腐,再往后做的去县里卖,只收铜板。”
粮店卖六文一斤黄豆,村里送去卖最高五文,不光费脚程,豆子还得被挑挑拣拣。两斤黄豆换一斤豆腐,照拂了附近村里人。
柳春生连连点头:“咱们做豆腐要用黄豆,省得去买了。”
她直觉这样做好,但没明白好在哪。
“阿染。”等她走了,谢韵仪眼里光彩煌煌,像盛了星星在闪烁,“柳树村附近的村子,也要念着你的好了。”
县里买黄豆回去吃的人就那么些,各村里种多了黄豆要么被压到一个极低的价,要么卖不出去留自家吃。
现在,林染将黄豆变成了能当粮吃的豆腐,附近村里种再多的黄豆也不怕。
有那么一瞬,谢韵仪想,若是整个梁国各府县都会做豆腐,那梁国百姓的日子会不会好过很多……
这个念头转瞬即逝。
她嗤笑一声,她早已不是要为镇北侯府延续荣光的嫡长女,更不是国君的左膀右臂。
她只是为混温饱,整日辛勤劳作的农家儿媳,国和民用不着她忧心。
林染神色淡然:“我要她们念着我的好作甚?我只是想多赚银子。”
“阿染,多给我讲讲故事呗?”谢韵仪狡黠的眨眨眼,“阿染遇到的,各种神奇的故事。”
走一步看三步,不着痕迹既得名又得利,她自小有名师教导,身在侯府耳濡目染都叹为观止。
林染确实是不认识字,林春兰和林秀菊更不可能言传身教,谢韵仪不信林染生来就懂这些。
林染冷淡撇过去一眼:“想想你的誓言。”
谢韵仪气得鼓起腮帮子,恨不得时间倒流,回去打自己的嘴,说什么“绝不会探查你的秘密”啊啊啊!
林染做什么都不瞒她,但就是不瞒她,她知道得越多就越好奇!
谢韵仪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饿极了的猫奴,香喷喷的小鱼仔在面前的水里游来游去,馋得眼睛发红,却不敢下爪子。
豆腐生意要提前,林春兰和林秀菊做梦都在做豆腐,醒来眼前两乌黑的大眼圈。
谢韵仪立刻让林染带她去河边筛沙子。
小葫芦瓢底用皂角刺刺开一个小孔,左右两侧开两个口子,拿麻绳系上,挂在木头横杆上。
大葫芦瓢只左右两侧开口,系的麻绳长一点,挂在横杆上,正好罩住小葫芦。
细沙倒进小葫芦瓢,从小孔细细往下流。根据林染定的一炷香时间,确定倒多少沙。
反复几次,细沙流下来的时间相差无几。
林染笑着称赞:“脑子挺好使,还会因地制宜。”
谢韵仪心里高兴,面上谦虚:“我见过沙漏,知道是怎么回事而已。和阿染的‘奇思妙想’比起来,不值一提。”
林染“呵”声,睨谢韵仪一眼不说话。这姑娘的聪明脑子不能闲着,闲着就用来琢磨她的秘密。
谢韵仪寻个空陶罐,将多准备的细沙存好。
林春兰和林秀菊对儿媳做的这个沙漏宝贝得紧,这下林染说的几个时间,都能估个八九不离十了。
林家的麦子又花两天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