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200-205(第5/7页)
,我眯着眼把毛一根根挑干净,今日一早就放在门口炉子上吊着,你们快些尝尝。”
刘青青就喜欢卢思瑶这股子爽朗的劲儿,笑着抿了一口,滑润爽口,温热甜蜜,带着淡淡的鸡蛋清味,实话说,有点腥。
但是一想到师娘得了这么一小包燕窝,巴巴藏了好久就等他们来,师妹对着天光一根根挑毛,她便觉得腥味变成了美味,暖到心里头的美味。
嗯,她大口大口灌燕窝汤下肚,因赶路而僵硬的全身顿时温暖柔和起来。
卢思瑶见她光喝汤了,扯扯她袖子:“你莫要只喝汤,诺,这么多点心,都是我今儿一早去排队买的,新鲜着呢,快些尝尝。”
说完一人递了一个还冒着热气的羊肉炕馍:“先弄点干的,垫垫底儿!”
“诺,这是甜口的金花饼,里头包了牡丹花,你尝尝和你们家的玫瑰鲜花饼,哪个更好吃?”
“酥饼里头是山楂馅的,外皮酥脆得掉渣,馅料酸甜可口,老适合你们这样长途跋涉的了。”
“还有咸口的麻叶,香脆麻辣,解腻。”
“龙津桥买的的酸脆泡椒山笋!”
热乎乎的炕馍下肚,薄薄的外皮,汁水横溢的羊肉,搭配了咸香的蘸料,很巴适。
估摸着两人吃了个半饱,夏氏抱出两身衣裳,打发思瑶带他们去泡热汤。
第204章 第204章汤泉,樊楼
上京不愧是大赵最为繁华的都城,衣食住行热闹非凡,走出垂柳巷隔壁汤水巷就有密密麻麻的热汤房,里头分男池女池,分出大大小小的隔间,小隔间里一个浴桶,只要和一旁的水姐儿支会一声,她便招呼几个力气大的婆子,提来热水把浴桶灌满,再把隔间门上的竹帘一拉,你便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湿热的蒸汽把整个汤房塞得满满的,一点都不冷。
价格也公道,三十文一位,若是还要加热水,令添十文钱,也可以再添些花瓣润肤美颜,添益母草暖肚调经,还有什么祛湿汤,驱寒汤,还有搓澡工,按摩工,瘦身工等,各种服务项目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花上几百文,给家里拥挤放不下净室的百姓有一个清除污垢的地方。
刘青青自然不客气,点了个驱寒汤,再请了个搓澡工,一个胖婶拿着个澡巾仔仔细细将她从上至下搓了一遍,让人感觉轻了一斤,再泡进飘着生姜艾草花椒的浴汤中,汤水暖阳阳的,热气几乎要侵入人的骨头缝里去,将积攒的寒气都给赶走。
有些渴了饿了,再点一份荔枝饮,一份点心拼盒,渴了便揭开盖子抿一口清甜的荔枝饮,饿了打开食盒,捡一块小巧漂亮的点心,这些日子受的寒冷奔波都随着汤书从下水沟里流走。
刘青青是个大方的,请点单的水姐儿帮她隔壁的卢思瑶,男池那边的刘青青都来了个一模一样的套餐。
最后再重新要一同热水,冲洗干净,穿上师娘做的软软合身的衣裳,清清爽爽回卢家。
家里夏氏收拾好床铺,安排郭守云住书房,刘青青和卢思瑶挤一屋,刘青青好奇:“师哥们去哪里了?”
拉抖着被子的夏氏解释:“他们在翰林院实习编书,等着候补实职,天黑色才归家。”说起这个,夏氏无奈叹气:“等着授职的进士不知凡几,不晓得要等到什么时候!”
书房里,卢雪樵从衙门回来,也和郭守云说起同样的事情。
郭守云想了想道:“师尊,不若想想办法,让师哥们去边城吧,那里百废俱兴,需要大量的官员,虽说清苦了些,总比在上京蹉跎岁月强。
在翰林院编书,师哥们人言轻微,即便耗费心血编纂出些传世之作,只怕留名的也是上头的大人。”
卢雪樵点点头,他便是这样熬出来的,何尝不知。
他转而问起郭守云的学业,考教了几样,郭守云回答的内容吞吞吐吐,颠三倒四。卢雪樵眉头竖了起来:“你科举之路才走了一半,如何放松自己?”
郭守云小声解释:“师尊,我中举人已是意外之喜,能护佑家里一二,让豪强恶霸不敢轻易寻青华园的麻烦,哪里还敢奢望考进士,和您一别,就把心思放在青华园的经营上,确实对课业不曾上心。”
“师尊,我觉得在这世间,除了科举做官,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这次去草原,见识了草原的辽阔,也知道了草原牧民的艰苦,他们的百姓和我们的百姓一样,都是勤劳坚强智慧的,在极寒的天气中劳作,用各种方法获取食物,艰难快乐的活下去。”
郭将军已经把后续治理草原的策略禀了上去,那是青青提的,我们一起讨论补充的细节,我觉得她眼中看见的是后世千百年的大格局大视野,师尊,可不可以请你在朝上也帮着说说话,那策略真的有利于我大赵千千万万的百姓,莫要因为文武之争,便弃之不用。”
郭守云言之恳切。
卢雪樵今日也听说了郭将军上书了一分文书,文臣这边正打算按照惯例驳回去,听了徒儿这么一提,不由得正视起来。
他不是单纯的文臣,他是希望能为大赵百姓做些什么的文臣,不然也不会蜗居于一个小小的房子里。
他喊来刘青青,让两人细细把草原之事说了一遍,深深看了两人一眼,由衷欣慰感叹:“好孩子,你们比中了进士的师哥还要厉害,果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才有大格局大视野!”
穿上外裳便急匆匆出了门,留话给夏氏说有要事不回来吃饭,让她莫要慢待了刘青青两人。
最重要的事情办妥,两人累得慌,就着夏氏的安排,躺在散发着皂角味的窄窄温暖被窝里睡个下午觉。
等天黑掌灯的时候,卢思瑶叫醒刘青青,梳妆打扮一番,一家人去正店樊楼吃席。
除了卢思瑶和夏氏,下值的卢氏兄弟卢思捷,卢思克又互相见礼一番。
刘思瑶挽着刘青青:“樊楼是上京最负盛名的正店,果子酒水,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一应俱全,阿娘提前半个月就让我去排队定了的。”
提前半个月,那便是他们写信说要到上京那时。
郭守云感激的看着两位师兄。
卢思捷也打趣:“你们莫要谢我,是我们要谢你们两个,来上京好些年,阿娘抠得很,也就你们来了才舍得上樊楼吃席,好多次听同僚说樊楼的三脆羹风味独特,别竖一帜,今日总算得品味一番。”
刘青青戚眉:“师娘,若是家里经济不宽裕,不若我们就在家里吃饭吧,不用讲那些虚头巴脑的牌面。”
夏氏嗔了大儿子一眼:“你听你大师哥乱嚼舌,家里你师尊两位师哥都有俸禄带回来,吃饭的钱还是够的,我们一直凭房住,到底不方便,你师哥们也该娶媳妇了,想着攒钱买上一个小院子,自在些,偏偏上京的房价像竹子似的,日日攀升,所以一直不够,平日里俭省了些,倒被他蛐蛐。”
说起上京的房价,夏氏忍不住吐槽:“也不知上京的人是不是魔怔了,外城一个带井的小跨院喊价四千贯,不到一天竟然就卖了。”
刘青青戚眉:“一定要在上京城里买么,不能去其他府城买吗?价格虚高是其一,另外我觉得上京年年水患,还有啊,我们进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