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30-40(第12/28页)
“譬如司农寺卿就应该看他有没有发现田地增产措施,有没有改进出更轻便的农具。而不是像你们这般口头上漂亮话说了一大堆,结果一看根本没为百姓做多少事。”
“你们仔细看看这些打分名单,朕对你们进士科臣子可没什么偏见,那些沉下心做实事的,朕给的分都不低,官职也是越升越高。”
“到了如今,你们还认为朕不重用你们是朕之过吗?空谈国事要不得!”】
朝臣们只觉得自己的心被重重一锤,“安乐大帝”虽是在骂当时的朝臣,又何尝骂的不是他们呢?
武皇则是合掌大笑,对着上官婉儿道,“安乐说得对,朕也不想看到朝臣们空谈国事,你回去也拟个给朝臣打分准则出来,”
朝臣们欲哭无泪,他们不是都已经科考完许多年了吗?怎么还要接受考核?!
【在这之后科举重进士科,轻明经科、技术科的状况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士子不再只学那些经史典籍,而开始研究自然科学、农学等等。】
【当然学的人多了,竞争自然也就大了,也越来越多的技术科士子落第。】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科士子进入到民间,让华夏民间也迎来技术上的爆发。】
【科技进步从来不是单个或者几个所谓顶尖的研究所就能做到的,需要大量的普通工程师一起在实践中研究进步。】
【华夏能在短短百年时间发生这样的沧桑巨变,依靠的事整个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
第35章 李云乐竟然想亲自上战场!
武皇听着天幕的话,原本心中的激动也渐渐褪去。
这一刻她终于知道李云乐所做的那些都是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
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言,有的只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然后等待那个爆发的时刻。
甚至李云乐做完了那一切,她自己都没等到见到那一幕,不知道她心中可否有遗憾?
不过武皇很快便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就凭李云乐晚年还在力推教育改革,她就不可能是在意自己能不能看见自己的伟业的人。
而她自己呢?武皇在这一刻陷入到犹豫之中。
天幕的出现给她提供了另一条实现抱负的道路,也让她唤醒了心中的雄心壮志。
但很明显自己没多少年可活了,哪怕她从现在推行改革,也很难见到成效,那些功绩说不定会被算到她的继任者的头上。
而她却要面对远比现在更多的阻力,更多的麻烦,而她已经快八十岁了,真的值得再这么折腾一番吗?
然而当她脑海中浮现起那犹如钢铁巨兽般的城市画面,又想起了自己登基时的画面。
彼时她登基便已经67岁,对于大多数人都已经到了暮年,几乎所有人都劝她好好当个太后就好,又何必担上骂名非要当皇帝折腾那么多呢?
可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做了,只因为她想要证明女人也能当皇帝,且当个好皇帝!
武皇不禁摇了摇头,她想自己真是老了,从前毅然决然,现在却是犹豫了起来。
她何曾是那样瞻前顾后的人,她难道不应该是认为自己对的事就去做吗?
纵使她没有几年可活了那又怎样?只要她能成为这场巨变中的一份子便够了。
这一刻,她望向天幕下定了决心。
李云乐此时却是难得的心神激荡,是的,这样社会巨变怎么可能是一人之功呢?
她自己最多起到一个引子罢了,能创造历史的从来都是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
天幕女声也在这时似乎与李云乐共脑了。
【虽然up主是安乐大帝的粉丝,但还是要说上一句,我可不是什么英雄史观的人,诚然安乐大帝的存在能够快速推动时代发展的人,但最终为社会带来沧桑巨变的却是靠着所有勤劳的百姓。】
【能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也从来都是人民群众自己!】
天幕下,百姓们几乎都在这时愣住。
他们没想到天幕竟然会说最大的功臣,不是世家贵族,甚至不是安乐大帝,而是他们自己!
可是明明那些贵人们都看不起他们啊!甚至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愚昧、落后、眼界太窄……
没看天幕都说过甚至当安乐大帝想要免费让他们读书识字时,他们中都有人嫌弃浪费时间不愿去学习的吗?
就在无数人对他们自己心生怀疑时,突然间一个少年声音响了起来。
“天幕都这般说了,肯定有它的道理啊!俺们干嘛那么怀疑自己呢?哪怕以前做得不好,之后做得更好不就行了!”
“还有那些个贵人,俺听说往上数几百年都是泥腿子出身哩,有谁的祖先真的都是天潢贵胄的?还有听天幕讲那些个世家、武家人不也就那样吗?”
少年这话一出,顿时惊醒了尚在怀疑自己的百姓们。
他们也都想起了天幕中那些世家人、武家人的奇葩操作,顿时有了自信。
“对对对,俺们要相信自己!”
“这些粮食就是俺们这些老百姓种的,没有俺们这些老百姓,那些贵人也只能去喝西北风!”
“俺记得之前安乐大帝也对俺们说过不要寄希望于神佛,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这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吧!”
……
而在这时世家、朝臣甚至皇族们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虽然能从天幕女声的语气中感受到它对于帝王将相应当是有些不屑的,但他们只以为那是身为后世人的傲慢。
结果现在它竟然捧那些“泥腿子”,而决口不提他们,对他们可谓是不屑一顾!
他们很想出声反驳天幕,然而却又想起天幕连皇帝都给否定了。
于是瞬间他们都朝着李云乐和武皇望去,却见到两人都是平静着一张脸。
一瞬间,那些抱怨、谩骂、反驳的话都不再能说出口。
人家皇帝都还没说什么呢,哪里轮得到他们生气?
此时的李云乐自是不生气的,她只是有些担心武皇的态度。
毕竟帝王大多都认为自己是天命之子,又有几个人能接受自己不是那段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个?
直到看见武皇的平静的神色后她才渐渐放心了下来,很好,情绪很稳定,哪怕是装出来的平静,也证明了她没有愤怒到失去理智。
武皇自然也感受到了李云乐的目光,心中好笑。
这天幕说了那么多次堪称大逆不道的话,她要是在意的话,早就不知得气病了多少回了,何况她早就从女声的口风中猜出了后世更加重视那些最普通的百姓。
况且天幕又没有单独抬举谁,而是将功劳归结于全体百姓,她又有什么好在意的?
而她稍稍思考便明了了天幕的意思,这个天下终究是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百姓撑起来的,土地是由他们种的,徭役是由他们服的,甚至战争也是从百姓中挑选合适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