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160-170(第24/27页)

么样。

    姬安在旁边看着,总觉得这女人有点眼熟。

    他仔细想了想,才想起——她和留在原主记忆中的娘有三四分相像。

    姬安一愣,又转去仔细看那男人的脸——幸好,和留高王一点都不像。

    男人看完女人,再去看婴儿。

    护士笑着说:“是个胖小子,更像妈妈,不过也有爸爸的样子。”

    姬安跟着看去,的确,乍看一眼,孩子就像母亲的翻版。

    这时,孩子也看向姬安,小手还撑了撑,似乎是在伸向着姬安。

    姬安很诧异——刚出生的孩子,眼睛应该还看不清什么东西。而且,连这些大人都看不到自己……

    护士并没有察觉孩子有什么异样,男人帮推着病床去病房,她也抱着孩子跟上。

    姬安站在原地目送他们走远。

    下一刻,四周的场景就开始变得模糊。

    姬安揉了揉眼。

    只一眨眼的工夫,四周的光就暗下。

    姬安放下揉眼睛的手,发现自己回到了熟悉的卧房里,从四周的暗度来看,外面的天可能还没亮。

    上官钧坐在旁边,正侧身拢起头发,见姬安睁了眼,温声道:“弄醒陛下了?刚刚没注意,让头发滑到了陛下脸上。”

    接着弯下身来,帮姬安理一理睡乱的鬓发:“还早,陛下继续睡吧。”

    姬安看一眼系统时间,果然,才是淩晨4点。

    他伸手捏住上官钧的手指,含糊地问:“你去哪?”

    上官钧躺回床上,凑过去在姬安脸上亲一下:“没去哪。刚才梦见姑母和先帝,就起身坐了一会儿。”

    姬安没松手,继续问:“不好的梦?”

    上官钧:“不是,挺好的梦。男耕女织,没有旁人。”

    姬安这才一笑,往前挪了挪,伸手抱住上官钧,挨着他闭上眼睛。

    上官钧也回搂住姬安,跟着闭上眼。

    就在上官钧以为姬安已经睡着时,忽听姬安说:“中秋团圆,都团圆了,真好。”

    上官钧轻轻应了一声。

    ○●

    空中明月照九州,月光之下,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沧阴县下的牛背村,哪怕是中秋佳节,也没哪户人家能开心得起来。

    入秋之后连着半个月的雨,天到现在都还没有要放晴的意思。眼看着田中稻谷马上就能有收成,现在却是泡得都快不成样子。

    一户姓孙的人家中,一家子人吃完难得添了鸡蛋的过节菜,女人们收拾桌子,男人们则凑一块商量。

    “等不了了,再等真就全烂了。明日就收吧,少也比绝收强。”

    “可这收成,等交完税,根本就剩不下多少。”

    “县里不是说向朝廷报了灾,今年应该能减些税。”

    “不说了,都去睡吧。明日早些起,天一亮就去收。”

    一家子人在哀声叹气中散去睡了。

    只是,睡到半夜,突然被一阵锣声惊醒。

    “怎么回事?”

    “娘,我害怕……”

    “别吵,听外头的!”

    大人们呵斥着孩子,仔细听外头的动静。

    有人在锣声里喊:“快起床!出门上山!水来了!”

    大人们一惊,连忙出门张望。

    雨又比睡前要大了,村里有两支火把在摇晃,锣声不停不断,是轮流守夜盯河的青壮。已经有不少村人跑出屋,在雨中往村后的山上跑,“水来了”的喊声此起彼伏。

    刚出来的孙家人一惊,大人们回身进屋,胡乱找些东西往身上裹着挡挡雨,就赶紧抱着小的、牵着大的,出门跟上上山的众人。

    牛背村离河不远,哪怕加固过河堤,连日大雨还是让村人们都很担忧涨水漫过河堤、甚至溃堤,早几日村中就排了人手守夜。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还真就涨水了!

    一村人携老扶幼上了村后的山。

    此时天光已经渐亮,隐隐能看到滔滔河水在往村子漫上来。

    村人们挨挨挤挤地靠在山坡上,有孩子被吓哭,又立刻被大人捂住嘴,彷佛生怕惊动了什么。

    这个时候,只能祈祷。

    不知是谁先开始跪下来叩拜上天,又不断地有人跟着加入。

    哪怕不见日光,天色也慢慢地亮起。

    终于,那奔腾的水势渐渐平缓,最后停在了村子前方。

    许多人都长长地吁出口气。

    老村长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叹道:“祖宗们把村子建在这,不是没有道理啊。”

    河水没涨上来泡屋子,至少家能保得住。

    只是,人群中很快又传出哭泣之声——

    “可田没了!”

    田地,此刻都在河水之下。

    一年的收成,全没了。

    第170章 受灾 江南受灾两路恢复生产的规划

    中秋之后,各地陆续进入秋收。

    姬安去年对此还没有多大的感受,因为报税粮有滞后性。到十月才开始有地方报上来,一直到十一月中下旬才全部报完。

    而今年,除了他更关注皇庄上的消息之外,还有最为直观的信息。

    八月下旬,系统开始不断结入大笔能量和国运值。

    来自于皇庄和上官钧的庄子,以及占据最大头的——河关军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时掏空了姬安的“投资”,现在带来令他头晕目眩的回报。

    初时信息量少,姬安睡前还会逐条看一看,再兴奋地和上官钧分享又有了多少收成。几天之后他开始麻木,决定等全部收完再让系统拉个表格。

    但也有坏消息。

    与此同时,江南水患的灾情在不断送回中央朝廷。

    江南六路近十个州因连月大雨受灾,又以江南东路与淮南西路最为严重。情况最好的地方都预计要收成减半,普遍估计只有丰年的二三成,最差的地方则是被泡得颗粒无收。

    其余四路虽受影响没那么大,但预计亦有减产,只能算个平年。

    对于江南东路与淮南西路,已经不是减免粮税的问题。现在摆在朝廷面前的是——赈灾,尤其是完全没收成的几个县。

    姬安在春天出会试策问题的时候,怎么都想不到,竟然秋天就应上其中一道。

    不过,姬安为了明年推广新稻种,本也重新做好了江南官员的布置。原打算年底再统一调动,此时根据各州县受灾情况,先换了一批他满意的人过去,其中就不乏会试当中交出优秀答卷的。

    赈灾实际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灾情出现之时救济灾民,二是灾情过后扶持灾民度过动荡的灾后重建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